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5亿区县AA评级城投,可操作提升评级到AA+,业务合作添加微信ibonds2
A:
江苏数家AA+城投/青岛数家AAA城投寻找非标资金,信托/租赁/保理/小贷均可,有兴趣直接资金可以合作,当地一般预算收入均超30亿,大部分可以提供AA+担保
B:
寻找
城投点心债销代销机构(募集离岸人民币,预期收益6%起,2万美金起投,需要境外开户,用境外的钱认购)
,
公募基金产品
已经搭建好,有兴趣的私聊微信ibonds2,另承接点心债dtdj和dc,折价过券
今天看了最近的中债估值,和预期的不太一样
经历了8月的下跌之后,理论上市场都是在恢复的,估值收益率会有修复。
趋势是这样,从盘面上看,恢复的并没有到预期。
我以为的,大跌之后的大涨并没有来。
以前赎回,企稳申购,规模增加,配置发力,利率快速下行。
现实并不是这样子。
据我的观察,最近成交多的,基本在3年以内的券,更长期限的流动性并没有变好。
其次
低估值成交虽多,但也在估值附近,以前情绪高的时候,低个10BP大有人在,现在没有了
还有一个情况,3%以上的券,变得更多了。
这个不知是不是错觉。
能说明一个情况
配置力量没有预期的强,买券还是小心谨慎的。
但过去一个月,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政策,关键还是在交易降息。
在此背景下,市场跨过月之后,并没有想象的强。
其一就是9月的缴税大月,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但有解法,就是央妈再买债,就可以释放流动性,这个缺口,也可以降个准。
这也是大家在讨论的。
所以,资金面问题并不大,YM的操作也可以看出上面的态度,这两天放了2000亿。
资金还是紧。
我理解,这种略紧的平衡就是想传递一个信息:
YM不会搞大幅度的宽松。
呵护流动性,也是精准刀法。
这个从存单价格就可以看出来,最近上上下下。
资金会稳,但具体怎么稳,大家心里没数。
所以,不敢放开手脚赌。
CPI+PPI的数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能不能喊通缩,这里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市场有定价,不说,但可以做。
向内看,政策的空间和需求,都有。
从交易的盘面来看,似乎还是有顾虑,因为不知道YM后面会出什么牌。
市场还是谨慎
尤其是流动性不好的债,易受估值影响的债,那些资质一般的债。
看下面两张图,同期限的好券和差券的估值变化,很明显的。
差券如下:
好券如下:
差券仍然有一定的抛压,信用还在分层。
且有加剧趋势的感觉。
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于有信用瑕疵的名字,仍然是规避的状态。
卖差券,买好券。
本质对于后续的担心,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态度。
定价是清醒的,差的券利率虽有走高,但仍然不够,且没有人因为利率走高就忽视背后的信用本质。
价格因素对于差券的定价,在褪色。
怎么讲?
以前利率足够快的下行,稍微有点利差的券,就会被买掉。不管成色如何,在利率不断下行的趋势中,信用瑕疵就会被忽视。
8月的一波调整,把这个风险信号放大了。
原来烂券的收益率已经低成这样了,太离谱,市场会自主纠偏,开始退出差券的交易。
有资本利得的,就卖出。
但买方少了,供需关系逆转。
差的券利率只会越走越高,直到这个利差水平回到均值以上。
我称之为,市场定价清醒了。
最近一级也在传递这样的信号,认购倍数很少超过3倍的。发行的利率也没有显著的下降。
大家在有意规避。
好债仍然缺,好价格的好债,更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会是债市新的均衡么?
债市研究
专注于全国城投公司境内债投资和境外债主承销和投资业务,香港新锐券商,可做主承/全球协调人,也可以投资,助力城投全方位融资。
业务合作微信ibonds2
寻找全国各城市城投境外债券承揽业务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