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告文案  ·  春晚之外,还有22张非遗海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酸谈

科研误区:很多人把科研变成了体力活

酸谈  · 公众号  ·  · 2024-09-28 12:00

正文

HELLO SEPTEMBER

科研不是体力活!

>>

01

HELLO

当下科研圈,许多人埋头苦干,却始终未能创造出优质成果。究其原因,不外乎他们不自觉地将科研变成了体力活。

思考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憋论文”的科研现象。许多人认为这种工作方式是“脑力活”,实则不然。因为头脑无法被长期压榨,一使劲反而成了体力活。这种长期高负荷的状态,不仅难以产出佳作,还极易耗尽个人精力。


HELLO SEPTEMBER

我常被问到为何能做出一些好成果?其实答案很简单:我是个懒人,从不逼迫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研应该是脑力的激发,而非体力的机械重复。很多高校采用“非升即走”制度,实际上将青年教师们逼成了计件工。这种环境下,做科研更加趋向于数量导向,而非质量。这无疑将一些有潜能的科研工作者逼入绝境。

真正的科研应当像树懒般懒散。 在最悠闲、最放松的时候,头脑才能展现其真正的灵光。 逼迫、疲惫导致的卡壳甚至死机,绝不利于科学创造。 例如, 最近有消息称到2025年将大规模扩招博士生。 这种模式让人不禁想到工厂招工,缺乏门槛则招来的大多数是没有特别技能的普工。 同理,在科研领域,没有严厉的筛选和高标准,扩招的结果可能是科研质量的下滑。


科研生涯一向遵循懒人的哲学。事实上,成功的学生并非依赖老师的教导。什么“桃李满天下”,多半是夸大其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