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语天下事
用质朴文字,记录时代脉搏;用历史视野,看世事沧桑;用独立思考,写原创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知名巨头突变:暂停!拒绝内卷 ·  2 天前  
Wind万得  ·  DeepSeek席卷多行业,券商解析发展趋势 ...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官宣!六国总领事将来泉州过大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语天下事

随笔——打了几年,大家发现彼此都挺厉害......

龙语天下事  · 公众号  ·  · 2024-06-09 21:04

正文

打了几年贸易战,科技战,中美算是玩了一把“来吧,彼此伤害吧”的过程。

虽然没有完全脱钩,但是双方以前的产业分工和默契,实际上已经完全打破。甚至在国际上,大家都渐行渐远渐无言。

中国这边,不惜代价,全力以赴,就是要搞产业升级,就是要搞科技攻关,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被卡脖子。

美国那边,即使不能阻挡中国产业进步的步伐,仍然利用市场买家的地位,强行进行产业链重塑。逼着中国很多供应商,把产业链移到了东南亚,还有南亚地区。比如,越南和印度。

即使付出通胀代价,产业链不稳定不可靠,甚至要丢掉一些中国市场,冒着这些巨大代价风险,美国仍然一意孤行。不过,最近南亚的高温,怕是给点教训给他们了。

美国人相信自己能赢,所以赌注越下越大。实际上也对中国制造了相当大的伤害,包括就业、包括产业链(比如苹果供应商剔除中国供应商)。

美国人不仅是针对中国,还利用加息周期,在全球制造了美元荒,给中国在很多领域制造输入性通缩。 —— 因为很多国家没有了美元外汇,不得不低价出口很多东西,换取外汇,然后导致低价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牛肉价格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阿根廷的低价牛肉,用来抵货物款,被华为进口到中国国内,还顺便拉低了国内的牛肉价格,导致很多养牛户的亏损。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进行外汇管制,但是因为国际上美元缺货,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合适的结汇方式,只能以货易货,或者本币结算,然后我们只好买东西回来。美元流动性枯竭,很多国家为了获得外汇,甚至要低价出货 —— 反过来影响我们国内的价格,导致同类产品价格走低,形成输入性通缩。

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加上欧元、日元这些走狗货币,金融战的威力,确实相当巨大。我们即使是间接受伤,伤害力仍然相当大。

以货易货的效率也会低,出货麻烦,人民币出海数量既不够,应用范围也受限。

某种程度上,这几年的贸易战、加上美元加息周期,实际上是让我们挺难过的。加上劳动密集产业(特别是后端组装产业链)外移,其实是加剧了我们的失业率。

我总结过,每个美元宽松周期,虽然美国印钱挺不公平,但是在周期内,国内的就业还是不错的,而且整体增长率也不会差。

这几年出口额和顺差,甚至还在增加,这是因为更多高端产品出口,比如汽车出口,造船行业的全球接单,锂电池、光伏等等。但是在传统的其他产业,就业流失得很厉害的。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仍然能够感受得到,这几年外贸能够提供的就业是减少的 —— 滴滴司机增加,以至于饱和,就是一个间接证据。

就像富士康所在的河南省,由于相当一部分的组装已经移出去,富士康能够提供的就业,其实是少了很多。

有的事情,确实挺无奈的。我们又不能简单印钞买就业,这种事情,代价极大,货币自上向下流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但是,我们向上突破的能量,恐怕更让美国人心惊胆战。包括航天、军工、能源、汽车、芯片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