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奇麻麻在哪里
瓜妈,中科院发育学博士,看得懂脑电波,唱得响儿歌,做得精辅食。有两个高知不高冷的闺蜜,时尚辣妈土根妈和职场女神元妈,三个人将一起呈现给麻麻们神奇的带娃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高中生随便出手,做了个折叠手机?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五毛特效拍哪吒,我的笑点和泪点在打架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30岁母单和25岁早婚,婚恋观差别有多大?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马斯克刚发的地表最强AI,拉胯了吗?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奇麻麻在哪里

宝宝头总往后仰?腿总伸不直?走路踮着脚?是脑神经有问题?

神奇麻麻在哪里  · 公众号  ·  · 2018-08-27 09:24

正文



瓜妈说:


周末的时候和大家推荐了我和cindy非常心水的小蓝羊秋鞋,好多妈妈不知道怎么选尺码,团购还有半天的时间,今天文章开头赶紧再和大家说一下。


  • 轻软BB学步鞋,建议的尺码是宝宝的实际脚长+1cm,胖脚或脚背高的宝宝则+1.5cm;


  • 超轻赤足OG系列稳步鞋,建议的尺码是宝宝的实际脚长+0.5cm,胖脚或脚背高的宝宝则+1cm。


切勿按照平常给宝贝买其他童鞋品牌的尺码去购买 ,每个品牌因为鞋楦不同,尺码也会存在差异, 根据脚长选是最不会错的。


因为实在便宜,好些妈妈一口气囤了好几双,就像妈妈说的三四百买的鞋子,宝宝如果不爱穿,穿个四五次就闲置了,小蓝羊的鞋子好穿又便宜, 三四百块钱就能穿一个季度 ,就算是不喜欢,丢了也不可惜,关键是 每天变着花样穿,而且质量还杠杆的。

话虽如此,但还是要提醒妈妈们别光顾着囤哦,要真的穿起来,要不就不要买那么多哈。



没有看到团购文的妈妈赶紧点击了解详情哦,团购截止至中午12点: 有了这双小蓝羊宝宝鞋,娃每天能多走1/3的路,很轻很软很百搭。


今天的这篇文章欠了很久了,因为后台有好几个妈妈问我关于 宝宝肌张力 的问题: 小宝宝去体检,大运动检测结果肌张力稍高,回家上网查了下,看到“脑瘫”之类的词,顿时吓到了!


由于肌张力和神经、大脑之间的关系,很多爸妈一听到肌张力高就不由得紧张,然后怎么看宝宝的动作都会怀疑会不会有问题,心里七上八下:

比如: 宝宝怎么总是头往后仰呢?腿怎么总伸不直呢?刚开始学走路为什么总踮着脚


瓜瓜 2 3 个月时体检,也说肌张力高了点。当时我还没走出社区医院,就用手机上网搜,也被吓了跳。后来咨询了专业儿科医生,才把肌张力给弄明白,悬着的心放下了。



1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 是指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它维持着我们身体各种姿势、正常运动,表现形式多样:


》》 静止性肌张力 :身体静止比如睡觉时,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 姿势性肌张力 :身体站立时,肌肉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 运动性肌张力 :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 ( 无颤抖、抽搐、痉挛 ) 的重要因素。

肌张力异常包括过高或过低。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前,肌张力异常,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所以只要我们学会平时观察,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2


在家如何检查宝宝肌张力


肌张力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判断肌张力的高低,要在宝宝清醒、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紧张害怕会导致宝宝肌肉紧张,会捏拳头、用劲等),可通过 观察宝宝的关节活动度: 活动度小,说明肌张力增高,活动度过大,说明肌张力过低。

1 、肩、肘关节活动度观察


让宝宝的头颈保持在身体的正中线,将手拉向对侧肩部。



当肌张力过低时,宝宝的上肢会很软,像围巾样围住自己的颈,所以又叫“围巾征”。


当肌张力过高时,肘关节往往不能达到身体中线位,宝宝平时可能连吃手都困难,哪怕是穿着薄薄的衣服。

2 、膝关节腘角


让宝宝平卧,屁屁贴着床面,膝盖弯曲,把膝盖固定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小腿和大腿的夹角就是腘窝角。



一般宝宝的 腘窝角度数随着月龄变大而变大:

0-3 个月: 80~100 度;

4-6 个月: 90 ~ 120

7-9 个月: 130 ~ 150

10-12 个月: 150 ~ 170 度。


度数达不到,肌张力可能过高,度数超出较大,肌张力可能较低。


3 、踝关节足背屈角


扶住宝宝的腿伸直,一只手轻轻按膝盖,另一只 手掌紧贴宝宝足底,向小腿方向压,使宝宝的脚背屈向小腿,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就是足背屈角。



千万注意别硬压! 当感觉到宝宝在使劲 对抗大人的手掌时,马上停住,此时的角度是比较客观的(正常值为 60~70度 )。


当小腿的肌张力增高时,足背屈角就会增大,宝宝站立时会出现尖足,整个脚掌没法落地的异常姿势。


4 、髋关节股角


让宝宝平卧,双腿伸直,轻轻慢慢地拉开双腿(注意膝盖伸直),直到拉不动受到较大抵抗时,测量两腿夹角,这就是 髋关节股角。



一般宝宝的 髋关节股角 度数也是随着月龄变大而变大:

0-3 个月: 40 ~ 80度

4-6 个月: 70 ~ 110 度;

7-9 个月: 100 ~ 140 度;

10-12 个月: 130 ~ 150


如果股角小,说明股内侧肌肉张力高,宝宝站立时会出现并脚,迈步时出现交叉步;如果股角大,说明肌张力可能较低。


5、另外,我们还能通过这些观察判断:


》》3 个月以后,把宝宝放在床上 捏住双手把拉坐起,如果头还往后仰就可能是肌张力高。


》》4 个多月,宝宝 俯卧不能抬头。站在大人腿上时会跳跃,但肌张力偏高的宝宝只会直直地站着,脚趾还会使劲的陷进大人肉里。


当然,每个宝宝发育速度不一样,这些时间点只是大概。通过这些方法,如果怀疑宝宝肌张力异常,就去专业医院进一步检查确定。



3


大部分宝宝的肌张力异常是暂时现象


我那时咨询过小儿骨科医生,他明确表示: 正常新生儿由于神经功能发育不完善,处于不断生长发育期,可能再某个阶段出现一些肌张力异常, 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只有极少部分和脑瘫或脑部疾病有关。


比如, 1 个月左右,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都比较高,因此牵拉 宝宝 运动时会感到阻力比较大。


5~6 个月前,宝宝会有用力的 抓握反射 ,所以小手经常是紧捏着的。



最明显的表现是 9~12 个月左右宝宝学走路,刚开始会踮着脚迈步,这是宝宝发育过程中表现的踏步反射: 宝宝的小腿肌肉紧绷,身体的协调能力不足,重心不够稳,身体会向前倾,脚没法整只接触地面,加上宝宝好奇又害怕,大人再牵引着走,就会变成踮脚走路。


随着发育,宝宝走路技巧练习得越来越熟,踮脚走路的现象会慢慢消失,最终能稳稳走路。每个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有早晚,但这种现象消失一般不超过两岁。


另外, 一般社区医院医生 在给宝宝做体检时,宝宝可能会因为恐惧、不配合等情况出现双腿绷直、双拳紧握、肌肉强直等表现,也会造成一定的误判


如果 爸妈不放心,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小儿骨科和小儿科,给宝宝做一个肌电图检查。如果有异常情况,会提示波形不一样,并具体测出肌张力的数值。 这个检查原理和心电图类似,在检查过程中宝宝不会有任何感觉。


4


宝宝一直踮脚走路要重视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小宝宝体检提示的肌张力过高都是暂时的生理现象,但要是要重视的,我们神经太大条也不行。


曾经,有个妈妈后悔地跟我说:5个月前宝宝体检2、3次,医生都说肌张力高,建议考虑做一点干涉治疗。但是,她和宝宝爸都觉得没事,直到宝宝快11个月学走路,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踮脚走路,他们才慌了神。带宝宝去医院做了肌电图检查。


医生说虽然不是脑部神经问题,但要马上接受 肌张力康复训练。快一岁的宝宝已经懂很多,每次做康复训练都会反抗,哭得撕心裂肺的,大人的心都要碎了。



所以,如果一岁前没能发现宝宝肌张力异常,学走路后就能更明显判断。 出现以下异常,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超过两岁还是踮脚走;


》》睡觉或放松状态下,脚尖仍然向前紧绷;


》》要用劲才能拉伸宝宝跟腱和小腿肌肉,宝宝可能还会表示不舒服;


》》伴有发育迟缓和视听反应不灵敏;


》》有脑损伤的病史以及其它肌张力高的症状。



5


肌张力治疗越早越好哦


肌张力异常,越早发现越早干预越好。通常宝宝 3 个月能体检发现, 4 个月以内的治疗成为早期干预,一般治疗效果好,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最晚在一岁半前要及时治疗。


1、治疗方法


主要以按摩和康复训练为主,辅助以游泳治疗、电疗等。如果脑部受损明显,医生还会给针灸或打脑活素针等治疗。



2、家庭护理


天天坚持给宝宝做被动按摩操,上举、平举和胸前交叉双臂练习、双腿轮流蹬车轮式练习、手握脚踝转动脚和腿脚面贴小腿练习。



宝宝很娇嫩,做的过程千万要注意拿捏力度,动作轻柔,不要伤到宝宝。还可以放舒缓的音乐,帮助宝宝放松。另外,常给宝宝洗澡和游泳,作为辅助放松。



写在最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