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to Lead”(H2L)阶段是药物发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化合物中筛选出最有潜力的“Hit(苗头化合物)
”
,并将其优化为“Lead(先导化合物)
”
,是药物化学家们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欧洲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联合会(EFMC)发布的最新H2L最佳实践指南,揭秘药物发现中的关键步骤与策略。----「联系砌小智索取原文PDF」
H2L阶段是将初步筛选出的苗头化合物优化为先导化合物的过程。先导化合物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活性,还需具备合理的药代动力学(DMPK)特性、选择性和初步安全性。
H2L阶段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药物开发的成败。高质量的先导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后续开发的风险和成本。
通过SA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最具潜力的苗头化合物。例如,如果通过特定的结构改变能够将靶点活性调节2-3个数量级,那么该苗头化合物很可能与靶点发生了特定的相互作用。
获得经过验证的苗头化合物后,可通过多种计算机模拟技术扩展SAR、优化先导化合物或进行骨架跃迁(scaffold hop),例如结构搜索、化学相似性分析、基于形状或药效团的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模型等。
如溶解度、渗透性和代谢稳定性等关键参数同样需要被评估,确保化合物具备良好的体内暴露量。
苗头化合物需通过初步的毒理学和选择性测试,排除潜在的脱靶效应和毒性风险。
合成路线的简便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虽然通常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在优先选择化合物系列时也能提供帮助。
仅优化化合物的
效价
不足以确保其成为高质量的药物候选分子。理化性质(如脂溶性、溶解度、渗透性等)对化合物的行为、分布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性质共同决定了分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在临床中的成功概率。
脂溶性(logD)是影响化合物性质的关键参数,通常建议将其控制在1-3之间。通过减少脂溶性,可以改善除效价和渗透性外
大多数化合物的特性。寻找脂溶性理想范围的方法为测定一系列化合物的数据(如IC50,pKa等),从而达到
性质与效价的最佳平衡。
溶解度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脂溶性、固态相互作用和电离状态。如图所示,通过减少芳香环数量、降低熔点或引入增溶基团,可以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溶解度。
配体效率(LE)和脂溶性配体效率(LLE)是评估化合物质量的重要指标。LE衡量每个重原子的活性,而LLE则结合了活性和脂溶性。优化过程中应尽量提高LLE,以确保化合物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避免过高的脂溶性。
通过合理的分层评估策略(如图),在H2L阶段尽早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实验,可以验证化合物的靶标结合和通路调控效果,从而降低后续开发的风险。
在H2L阶段,活性和理化性质必须并行优化。仅关注活性而忽视性质可能导致化合物在后续开发中失败。运用合理的分层策略,结合体外和体内实验,才可确保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DMPK)特性符合预期。
通过识别分子中与靶点结合的关键元素(最小药效团),去除不必要的结构,可提升配体效率(LE)和亲脂效率(LLE)。即便缺少靶点的结构信息,也可通过迭代式的SAR研究(如图),基于对匹配类似物对的分析来确定药效团,从而指导优化方向。
在早期研究中确定分子的生物活性构象,可通过预组织分子构象实现对效价的显著提升。了解活性构象可加速优化进程,避免盲目修饰,提升分子效力。
利用高通量技术并行合成大量类似物,快速建立SAR和SPR(结构性质关系),并结合机器学习探索化学空间。这一策略大幅提高数据生成效率,加速优化进程,为分子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
除了优化取代基以外,还应关注分子支架本身的修饰,可通过计算方法来高效的排序支架修饰方案。支架修饰直接影响分子性质,在早期优化支架可以避免在无效的周边修饰上浪费资源,提升分子的整体质量。
在药物发现项目中,尽早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NMR)或冷冻电镜(Cryo-EM)等技术获取靶点蛋白与化合物结合的结构信息,可以为优化提供关键指导。这些结构信息能揭示分子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模式,助力高效优化策略设计。
利用计算技术来预测物理化学和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性质,可以在实验前优先筛选出符合目标性质的化合物。首先需要生成足够的数据以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然后利用这些模型优先合成符合理想性质的分子(如图)。这种“预测优先”策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合成和实验,同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优化问题,从而加速H2L转化过程。
持续监控构效关系(SAR)的变化,判断优化是否朝着预期方向发展。活跃且可预测的SAR表明化合物有优化空间,反之则需重新评估。
通过早期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实验,验证化合物的体内表现,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特性及药效机制,评估其成为候选药物的潜力。
若SAR进展停滞、关键问题无法解决,或体内数据不理想,应及时停止优化,转向更有潜力的化合物系列,避免资源浪费。
H2L阶段是药物发现中的关键一步,决定了后续开发的成败。在筛选出有效的苗头化合物后,化学家们需要系统地调整分子结构,
深入研究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SAR)和结构性质关系(SPR),
同时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获取更多关键数据。通过这些研究,团队能够更好地判断是否值得投入更多资源来推进候选药物的开发。在评估化合物时,
质量
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因此采用系统化的H2L方法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已经专门设立了H2L团队,这进一步证明了
H2L阶段在药物研发中的核心地位
。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
若有侵权,告知必删!
长按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