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作品展 | 亮相北京德滋画廊
近日,由吴绍婧策划,白洪担任学术主持的“浦博渊泉:宇宙中的山水——李楠作品展”在北京德滋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李楠既2012年的个展之后,在该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展,展览集中展出了他近些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李楠虽学院出身,但作品却摒弃了学院风格,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显得自由和无所拘束。在李楠笔下的山、水、树、木、宇宙等自然的物象都带有浓厚的东方美学韵味,细品后得其醇香,回味之处颇多。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5日。
展厅空间
德滋画廊负责人白洪(左) 艺术家李楠(中)
艺术家胡新(右)
李楠•自述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福楼拜说过:“艺术和科学总在山顶重逢。而艺术本身正是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一种体现,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与科学家都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的一体性,而中国山水文化则是中国人世界观与宇宙观的最直接与本质的体现,中庸上讲: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晨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3
无论是中国传统及西方艺术中,对于世界观及宇宙观的表现始终贯穿于艺术史中,艺术家通过艺术来阐释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艺术的基本追求之一,通过艺术所体现出的科学美学,正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庄严,优美,和谐的最本真地体验。
水之音 40x50cm 布面油画 2015 2016
电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
自20世纪现代宇宙观形成以来,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自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引力红移理论以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成为现代宇宙观中最核心的内容,而哈勃定律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宇宙学的发展。大爆炸理论揭示了宇宙的起源与演变,以及与人类演化的关系,终结了牛顿以来的动态宇宙观,
想象一下,在整个宇宙演化的历史中,由一个200亿年前的奇点演化成我们现有的世界万物,这个过程本身就有着无限的美学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宇宙美学,在道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世界演化的本质,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则存在于“山水”中,而“山水”的美学意义与宇宙观的科学意义互相吻合。
浮现 2013 布面油画 40x50cm
呼吸 100x100 布面油画 2018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火光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3
寂 100x100cm 布面油画 2015
这段话则是对东方宇宙观与美学的最优美与精确的阐释,而宇宙的演化规律,本身就带有着充满诗意与壮丽的美感,正是这种美学千百年来引导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对于宇宙的永恒秘密和世界的神奇结构,以及其中所蕴涵的高超理性和壮丽之美,总是感到由衷的好奇和惊奇。去探索“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所显示出来的崇高庄严和不可思议的秩序”,而这中被他称之为宇宙宗教情感的事物则是一切科学与艺术的源泉。
起源 2013 布面油画 40x50cm
山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3
对于自然界和宇宙中所体现出的令人惊异的美与秩序是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而我的作品正是想去体现这种存在自然界和宇宙万物中的森严的秩序,以及我们人类内心所应有的平和。
星云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6
星云 布面油画100x80cm 2017
关于•艺术家
李楠
1981年出生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二工作室
现为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教师
个展
2012《自然的箫声》 北京
2013《星空与海》 上海
2018《溥博渊泉》 北京
群展
2012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北京
2012关山月美术馆青年艺术大展 深圳
2013香港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 香港
2013山东国际艺术博览会 济南
2014北京德滋画廊展藏季 北京
2015《版画十三人展》北京德滋画廊 北京
2015《我在》北京德滋画廊 北京
| 微信编辑
:文蕤 |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