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昨天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刚刚发布:延长至2月28日!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四大名著一气读完!这套连环画,太经典了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多人被处理!微信最新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易经》:人的一生,只有这三个字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8-12-01 06:06

正文


1


《周易》里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奋进的心态。


不是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但却一定要活得热气腾腾。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老了就只剩下后悔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世界很公平,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付出足够的努力,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终点。


人不自救天难佑。


人生总有波折,遇到困境如果失却了希望,放弃自救,那么谁也救不了他。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2


《周易》: 亢龙,有悔。


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再无上进的位置,这时候就要开始思考退路,否则就要遭到祸患。


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气,却也要有“止”的心态与智慧。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有些卑微,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从不趾高气昂。


周国平曾说,内心有一点自卑的人,反而能走得更远。


因为他们懂得止。


在心态上,他们永远不会自满,在生活中,他们永远谦逊低调。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止,也是一种智慧。


范蠡助勾践复国,事了拂衣去。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主动裁撤湘军。


二人功高震主,却都得以善终。


急流勇退,是大智慧,更是大魄力。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要根据时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人生有进,也要有退。退一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获得新生。



3


《周易》: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无论是“上”还是“止”,都要上面加一横,这就是“正”。


这一横是约束,是底线,是生而为人,就不能突破的良知。


中国人常讲,慎独。


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这样才能做到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孟子说:不虑而知,良知也。


人的良知,人的底线,其实是自然而然存在人心中的,但是因为欲望遮蔽,很多人才会遗失掉。


换句话来说: 能知足,就能守正。


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


去山西旅游,那些富丽堂皇的百年大宅,主人早已无处可寻,如今拿钥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想要的不要太多,清茶淡饭,内心安宁,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时失意,遭遇不公,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不然只会遗憾终身。


锦衣华服,内心却惶惶不安,这样的人生就算得到也不会幸福。



一个人,如果可以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朝气蓬勃地活着,不气馁、不颓废,那么这一生必然不会白费,这是“ ”。


在时机的变化中,能够知进退,能舍得,谦逊低调,不会遭受祸患,这是“ ”。


无论何种境遇,都不曾动摇底线,活得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这是“ ”。


能进、能退、能守,能做到这三点,人生又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文章内容来源于儒风大家。



数千年来, 《易经》 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 《易经》 有着密切的联系。


跟着 贺伟老师 一起学" ", 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适变之法,你也可以天机神断,人生从此无大过。



点击试听▼

主讲人


贺伟 ,笔名一苇,齐鲁书社编审,首席编辑,资深出版人。专长佛学、易学、文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创作。


主要著作有《100字读懂周易》《 金刚经集注(校点)》《人间诗画》《宋词 故事》《一字禅》等。


《100字读懂周易》荣获2016年度全国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


课程介绍


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时时研习的生命规范和生活指南。


《周易》讲的是知变与适变, 象、数、理、占 ,是易经指导我们的生活的工具和方法。

,是探讨宇宙人生之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

,是从现实世界万事万物中,寻求变化的原则。

:是由现象世界中形而下的数里,推演变化的过程。


《周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