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层次低的人,习惯性插嘴 ·  3 天前  
洞见  ·  永远不要走进情绪死胡同 ·  5 天前  
深夜书屋  ·  人这辈子,什么时候开窍都不晚! ·  5 天前  
洞见  ·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比中国女性更需要独立的,是中国父母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1-17 18:59

正文


爱自己100分,爱孩子及格就好。

——智囊导读



文|林宛央 授权发布

来源|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01

这个月,陪爸妈去了三亚度假。

 

其实,最初的打算是给四个老人买好机票,订好酒店,让他们好好去享受一下。但,临近启程,却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因为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程度的恐慌。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提及这些问题:大半个月都在外地,我们会不会对那里的环境不适应?平时很少坐飞机,我们会不会晕机?异地他乡,我们会不会迷路?

 

以及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你们不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最后我只好放下所有工作,陪同他们一起出去。

 

但整个度假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他们四个一旦离开我和我老公,就或多或少会显得有些焦虑,不愿意去体验新的环境,也没什么兴趣尝试新的事物。

 

结果,仍然和在家里一样,四个老人围着我们两个团团转,复制他们一生的模式:为了儿女生活。

 

他们动不动会对我搬出这样一句话:爸妈这一生,都是为了你们,只要你们好,我们怎么样都无所谓。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提倡女性独立的当下,比中国女性更需要独立的,其实是中国父母。

 

中国女性尚且懂得为自己而活,只是过去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无法完全实现独立。但中国父母“为儿女而活”的意识,却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体系,且被他们津津乐道,并将其奉行为“伟大”。

 

每一个父母都把“为儿女牺牲”视为天然正确,而把那些真正敢于活出自我的父母视为自私。

 

比如王菲。

 

基本上如果你不能为了孩子牺牲自我,那么你就一定不是“好父母”。

 


02


在我们家的亲戚中,我表婶是一个被大家极其憎恨的人。

 

年轻的时候,她爱美,我记得那时去她家里做客,走进客厅,一整面柜子里全是她各式各样的衣服,我第一次见到高跟鞋,就是在她的柜子里,红色漆皮的,白色细高跟的……对七八岁的小姑娘而言,她的衣柜有一种华丽的吸引力。

 

那时我暗暗发誓,要活得像她一样绚丽多彩。

 

可是,我每每从她家里出来,得到的却是大人们的耳提面命:你可别学她,你看她天天打扮成那个样子,哪像一个当妈的。

 

然后他们会搬出一个非常“正面”的母亲形象来引导我,而那个所谓的“正面形象”却是黯淡的、隐忍的、牺牲的,只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模糊剪影。

 

像是作家张晓风笔下那个永远吃剩菜、穿粗布衣衫、守着家里最后一盏灯,拴好所有门窗的母亲。

 

这是人们对于中国式母亲的印象:灰色调的,忍耐克制的,没有自我的。

 

所以偶尔有一个像我表婶这样追求个性、注重自我的母亲,便人人得以口诛笔伐。

 

事情发展到我表婶离婚的那一天,她所面临的羞辱更多了。

 

她和表叔离婚其实没什么恶俗的家庭剧桥段,只不过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新式人物,一个比较传统,长久相处下来,三观不合以致怨怼渐生。

 

我表婶提出离婚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刚上小学。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天她婆婆将她所有的鞋和衣服扔了出去,说她不配做一个妈妈。

 

从此以后,我没有再见过表婶。因为大部分亲戚都恨透了她,所以渐渐地大家都不再来往。

 

当然还是会有人提起她,但那份提起里,全是鄙夷,而她所谓的“不配”做妈妈的理由,被他们翻来倒去说道的也不过是“爱美”和“不将就”。

 

在中国式育儿观中,牺牲是永远的关键词,你那份被彰显出来的独立人格,会让你变得格格不入。

 


03


最重要的是很多父母都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牺牲能够培养出来更独立更优秀的孩子。

 

我见过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节衣缩食,换了一套又一套房子,儿子在哪,自己就住在哪里,为此失去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渐渐地和其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又开始整日抱天怨地。

 

我也见过这样的父母:为了让尚未满岁的孩子睡个好觉,整晚整晚地抱着孩子晃来晃去。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自己也累整夜。即使是有别人帮她照看孩子,她仍然不放心。

 

但事实是:前者的孩子成绩最好的时候,是在妈妈尚积极工作之时;后者的孩子,在她不在身边的时候,睡得反而更好。

 

所以,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对孩子的那种关怀,或者说他们潜意识里享受那种被需要感。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词汇叫“Co-dependency”,即“关怀强迫症”。说的就是,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时那种感觉。在我看来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有这种“关怀强迫症”。

 

他们总觉得孩子是离不开自己的,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爸爸去哪儿》里,为什么那些明星孩子都会在离开家长独立执行任务时,显现出超乎寻常的潜力?是因为孩子本身的独立人格在父母的过度关怀下会渐渐退化,但一旦离开父母,那种独立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独立,不如先做独立的父母,有一种爱叫“放手”,不应该唱给失恋的人听,而应该唱给每一个中国父母听。


独立,是每个成年人的功课。

 

过度依赖“付出感”也是一种不独立,而且要警惕这种不独立。当父母付出了自己的关怀,他们势必渴望孩子实现某种期待,而当孩子实现不了那种期待,结果就变成双方都失望。

 

越失望,越逃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父母和孩子在成年后越来越疏远的原因。

 

心理学家丛非丛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爱的结果是连接,绝不是远离。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自由,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心理空间去感受世界。父母子女这一生,如果要避免渐行渐远的宿命,那么就都学会做独立的个体。

 

越独立,越自由,越自由,越亲密。

 

爱自己100分,爱孩子及格就好,比起女性独立,我更希望看到中国父母的独立。


*作者:林宛央,潇洒派小妖精,畅销书作者,影视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微博:@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智囊君个人号

为了防止和大家失联,

暂开放智囊君个人号,

名额有限,抓紧添加。

长按二维码负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