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
【互联网+功夫第一媒体平台】
大家好,我叫吴晓东,是无极太极第35期的微信课学员。练习微信课两个多月后,我亲身体验到了内家功法的真实与强大。首先是精力充沛了许多,再有就是在疗伤和祛病方面非常有效。多年来,我的颈椎、右肩和右脚都有旧伤,练功之后,这些旧伤逐渐产生的康复效果,让我惊喜不已!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亲身体验到了内家功法产生的舒经活络的神奇效果。在年轻的时候,我的右脚跟腱曾经受过伤,比原来略微短了一点儿,脚伤后的心理阴影,导致我平时很少做大强度的韧带拉伸练习。一直以来我做不到双盘。
在练功的第七周,我在练习坐功时无意间发现双腿能够盘坐了,当时吓了一跳,能做到双盘或尝试过的人都知道,保持双盘的姿态绝不仅仅是脚的问题,对髋、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和韧带都是考验,那么现在居然能自然出现双盘了,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练功让我的身体变软了,气血充盈让筋骨重新发育,自然而然地开关节到最合适的角度。
而如果不懂老祖宗的道家智慧,自己强行开关节拉筋骨乱来,因为本质上没有增强气血 ,却强行乱拉,违反了道法自然的原则,关节开大了合不上,伤身而不能实战,甚至导致关节炎,内脏下垂,所以内家拳要学正法。
有时候,我在想,除了那些自嗨的套路比赛和影视明星的表演,到底还有没有真功夫呢?我相信,大多数人心里都没底。其实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人并不偏执,但我们对待对真实的东西更加渴望和珍惜。可以说,无极太极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
微信课吸引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特别注重实战。中国传统武术产生于实战,随着时代变迁和搏击技术的发展,很多套路的体系已经落后而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失去了实战性,武术就成了空中楼阁、花拳绣腿。在课堂上,我能感受到赵老师对重塑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和重建国民尚武精神的渴望,现在我有幸能学到真功夫,倍感珍惜。
我年过半百,身体状况在走下坡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以及繁忙的工作,需要我保持良好的状态来面对,因此在关注实战的同时,我也注重养生,这也是我选择无极太极的原因,真功夫必须是能实战而且能养生的体系。
参加见面会的时候,我有幸见到了无极太极的“皮带英雄”张凤杰师兄,他学了微信课2个月后,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使用微信课上传授的“皮带功”打跑了正在侵害一位女士的2个歹徒。当时,两个歹徒分别手持砖头和木棒。皮带便于随身携带,在师兄手里成为一个凶狠的兵器。
加入无极太极后,我逐渐了解了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武学思想,感觉大道相通绝非虚言,庆幸自己能结此善缘。另外,每次分会活动时和那么多年轻、有追求、充满活力的师兄弟们在一起切磋、交流,感觉自己的心态也年轻了许多,真是非常的开心,在此我要感谢他们,同时更要感谢无极太极这个大家庭。
我来自北京,出生在部队大院,那个年代,部队家庭里,家长对男孩子打架这种事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强,因为他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有些还是从野战部队下来的,所以即使已经被和平年代“腐蚀”了十几年,他们对鼻青脸肿这种级别的刺激还是不太敏感,只要孩子们不挂“重彩”他们都懒得问。但是,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的。
举个例子吧,类似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种事情,一旦让老爹知道了,那顿挨揍要远比在外边打一架厉害得多,所以一般没人愿意以此来考验自己的“铁布衫”,更何况还丢人现眼。对于这一点,我可以自豪地说那时我挨的揍都属于外伤。总之,当时本院子内部的孩子之间动手大多遵守不动家伙的潜规则,对外就是无限制级了。
我快三十年没动过手了,回忆起来,当时我打架主要靠的还是胆量和经验,要说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话,一是下手狠,二就是快,当时部队孩子标配之一的常规武器——板儿带。板儿带有很多种,这里特指军用“五五式”武装带和“五八式”腰带,其中最和手的上品是由真牛皮制作的“五五式”校尉军官武装带;“五八式”腰带是进口人工皮革做的,手感有点硬,打到目标后反弹回来不太好控制。
最近好像很多人喜欢和羡慕“战斗民族”俄罗斯的男人,觉得他们够爷们儿,可是真实情况并不尽然。我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工作原因多次往返俄罗斯,其间与多个“毛爷”打过交道,我只想说两国文化差异巨大,在我们儒释道的思想体系中是不能打造出他们那种民族性格的。
我们中国爷们儿有自己的风范,比如我们拥有举世公认的聪明头脑,有谦逊平和的良好性格,有灵活务实的处事方式等等,当然,我们还有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来的文化底蕴,如果再会点儿中国功夫,那魅力简直就是无法抵挡。总体来说,我感觉儒雅而又不失豪爽应该是我们中国男人的最佳状态。可是话说回来,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就戏说一下,有得罪之处还望老少爷们儿原谅。
假如留学时一个俄罗斯姑娘看上你了,闲聊时问你课余时间都做什么,如果你也喜欢她就应该这么说,我平时喜欢练非常棒的中国功夫,要不要我教教你呢?那姑娘肯定既开心又崇拜地看着你说她也喜欢中国功夫,于是你们就开始在校园里出双入对。一个月之后,姑娘的学妹也跟着来了,成就了跨国恋情;可如果你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不但佛道双修,还喜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我估计那姑娘就是再喜欢我中华文化和东方单眼皮也想抽你了。
问题就出在这,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是跨越文化和国界的,而真诚要远比任何装点门面的伎俩都更给力。另外,保持理智是好的,但行动之前过多地考虑结果会让人变得缺乏自信和犹豫不决,没有姑娘会喜欢这样的男人。同样道理,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武者,在动手之前没完没了地考虑我能不能打得过对手,那比一个失败的结果更可悲。所以我觉得谈恋爱和练功习武的道理倒有几分相似的地方。
我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很好,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一直是群体活动积极分子,小学参加了乒乓球队,高中是足球队,大学是棒球队。我记得大一入队体测时百米速度是12秒6,当时队里最快的是11秒8,因为不是田径队,所以我这个成绩也将就了。在计划经济体质下,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我去了银行,依然是靠体育积分。
1993年,在参加一次系统内的足球比赛时我的右脚跟腱断裂,手术后经过1个多月的疗伤开始尊医嘱做康复锻炼,那时我才知道28岁的男人要把人体最粗的一根“筋”拉长3cm有多难。幸运的是,一个来探病的朋友直接把我拉到了他干妈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中医的神奇。
那是一位当时60多岁的老阿姨,她看过我的伤情之后给我配了一种泡脚用的药,并让我按照她的叮嘱用药、按摩和锻炼。果然,以往生拉硬拽痛苦大大减轻,而且七周之后伤脚的各种功能就基本恢复如初了。记得复查时大夫说,我是他治疗过的病人中恢复最快效果最好的,已经可以开始原本应该在二到三周之后才能进行的肌肉力量锻炼了。
出于对老阿姨的感激之情,伤好之后,每年春节我只要在家,都会和朋友一起去给她拜年,有时赶上了还在她家吃个饭,这样接触多了之后我逐渐发现有些事情不太理解。比如,她只给身边的人看病,而且除了药钱不收任何费用;还有就是她这么好的医术为什么不开个诊所呢?最奇怪的就是她有儿有女,却没有一个人继承她的医术。不但如此,在她家里根本就看不出一点儿和中医有关的痕迹。在我的追问下,朋友告诉了我他“干妈”的故事
她出身中医骨伤科世家,后来做不下去就改行了,上世纪80年代曾有意传技于长子,但不幸家中出了意外变故,她就此心灰意冷再无它念。老阿姨87岁了,两年多前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症状,今年春节去看望她时已经完全不认识我了,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微信课上,当赵老师谈到传统武术的现状时,我不由得想起了这位老阿姨和她的身世,那一刻颇有些感慨!
世事变迁和天灾人祸,让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更可怕的是让人们的头脑对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衰退,并逐渐失去了自主判别能力,变得不再去关注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而是有意无意地、主动或被动地去迎合世俗或权力。当精神上成为侏儒之后,有些人就会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面对这种情况,赵老师为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做出的努力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我带着85岁的老母亲去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我仔细看过体检结果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给自己放一个长假,期限是母亲有生之年。倒不是因为母亲得了什么大病,而是我觉得她真的老了。我父亲去世得早,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让他原本旺盛的生命力毫无征兆地在某一时刻突然衰竭了,从那时起母亲独自走过了20多年,现在看着她和我在一起时开心的样子,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
在做通了组织(妻子)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开始迅速地办理离职的各种事宜,那时才发现自己真的没那么重要,充其量也就是个有点责任心的老同志罢了。我的退休生活计划中有几项重要的内容,照顾母亲自不必说了,练功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今年是我的大学母校成立60周年,时隔五年后我再次返校参加这次盛大的甲子庆典,在与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之余,却得知一年多前又一位同学因病离世了。我们班一共40人,这已经是第三位了,看着合影回忆起往事,同学们都唏嘘不已,痛哉惜哉!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专业方面的观点和经验,我是学经济的,现在都知道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如果不爆发战争或退回到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那么即使中国放缓发展速度,在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的未来中国经济总量也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当然是好事,但在此我只想说一个人讲过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句话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谁讲的就不用说了吧,他这两句话一句是在1977年讲的,另一句是在1988年讲的。
可见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和先行者们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如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科技是一个巨大的引擎,源源不断地产生并输出新的动力,也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么抛开管理和制度的因素,标志着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的是核心技术的创新,核心技术又来源于科技研发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诞生于“实验室”,“实验室”大多又在高等院校,而高等院校呢?
人民网2014年9月在强国论坛上曾出现过一组数字,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 70% 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按对世界自然科学的贡献程度计算,在全球最顶尖的 20 所大学中,美国占了 17 所,而中国大陆排名最靠前的清华大学大约排在 600 名左右。
科技转化能力方面呢?具体成果就不谈了,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中,美国占据了八家。有些人可能不太接受诺贝尔和西方主导的所谓排名,那么可也以看看工信部长苗圩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是怎么说的。反正我看了之后感觉就四个字——“任重道远”。
如今我们国家经济领域正在进行又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大变革,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历史进程。“两个一百年”、“创新型国家”、“供给侧改革”、“双创”、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说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旧的增长模式向新的增长模式的转型,在这个转型中危机与机遇并存。
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未来的中国将再次经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只不过舞台是新的,人也换了几茬儿,而且再也不用 “摸着石头过河”了,因为我们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中国梦。真要感谢这个时代,谁知道又会出现多少英雄豪杰呢?总体说来我觉得自己是个乐观、开朗的半大老头儿,退休前业余时间喜欢旅游、运动、电影和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了让自己独处时有一个精神家园,我信仰佛教。由于慧根浅薄,我无法超脱佛祖教导的“戒定慧”三学而直接“明心见性”。
师父曾说持咒诵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把三个桶里的半桶水倒在一个桶里还要补短板,就别折腾了。我听完后立马消停了,从此不敢再妄论佛法,也对正法传播的不易略有所悟。我感觉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到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就足够了。风景可以很好,但不能因贪恋风景而耽误路程。这句好像有人说过,反正大家懂的。
在本文将要结束的时候,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起点,想起了两位“大师”曾经说过的话,一位是去年北京大学新任校长上任时说的,大概意思是要争取在2030年左右使北大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旗手”鲁迅(原名周树人,取百年树人之意)先生听到此言不知作何感想。
另一位大师则是北大前任校长王恩哥在上任时讲过的话,他当时一共讲了十句话,在第十句中他勉励同学们努力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我愿意把这句话作为结束语,与我亲爱的老师和兄弟姐妹们共勉。
编辑:小正
来源:无极太极
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无极太极官方商城就可以进行课程挑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