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十五个重大专项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青春期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关键的转折性变化。面对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情绪与社交方面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2021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和专项行动计划,提高班主任对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的识别和初步干预能力,切实提升班主任的育人实效,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共同推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班主任版)》。本书是适用于中学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书,分为上、下篇,共十一章。本书上篇为“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包括心理问题的成因,常见心理问题(入学适应不良、网络沉迷、焦虑、抑郁、校园欺凌、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成因及辅导与干预策略;下篇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包括班级管理中的积极语言与行为、学习中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处理中的家校沟通、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健康维护。
本书内容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聚焦了前沿研究对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及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又着重介绍了中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策略。本书从当代中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出发,从一线班主任关切的棘手问题引入,细致入微地描述、剖析、解答案例中的学生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设身处地地帮助班主任掌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正确应对学生已经发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推进家校合作。
本书编者既包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研究进展的国内心理学领域权威专家,也包括有着丰富一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这些一线教师真切地了解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和渴求。我们期待通过本书,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胜任力,为促进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