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总部位于首都北京的文化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艺术创意产业企业。引领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产业,以艺术会展赛事、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意产业平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艺术产业多元化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周末有大风!滨海新区下周气温飙升 ·  昨天  
生态梦网  ·  无法取得资质!北塘国际学校将被盘活 ·  3 天前  
生态梦网  ·  大手笔!继航母之后,滨海再添旅游新地标 ·  3 天前  
生态梦网  ·  学生分餐!生态城第一中学就餐新体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市场

长春的地铁站怎么变成了艺术馆?

艺术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9-12 18:25

正文

点击标题下「艺术市场」关注我们


设计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一座城市之所以让人难忘,可能源于她自身厚重的历史,特色鲜明的建筑,某位著名人物,或者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这些性格或“特质”,让这座城市得以被世界各地的人了解、喜爱和向往。也有一些城市是因为美轮美奂的地铁空间让人念念不忘。

如果你曾经亲身感受过俄罗斯、斯德哥尔摩、柏林、纽伦堡等城市的地铁空间,一定会在心里暗暗期待,什么时候自己居住的城市也能有这么让人引以为豪的地铁公共艺术呢?

如今,在 十次蝉联“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的北国春城,春城百姓因为“长春范儿”十足的地铁空间更加幸福感满满了!

仅需购买一张地铁票,就可以在长春 地铁艺术馆 里享受一轮美美的自拍。着色浮雕、马赛克拼贴、高清瓷板转印、玻璃艺术,“长春制造”的装配站中的大型一体化装置艺术……长春地铁二号线17站的18件作品风格迥异,每一件都独具韵味。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殷小烽教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王中教授 最早提出了以公共艺术打造长春城市文化品牌的意向。长春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也是在团队多次出国考察,吸收国内外优秀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为春城量身打造的。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看看,继一号线之后, 他们带领的主创团队 为二号线的每一站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双丰《五谷丰登》


双丰站是我国首个地铁装配式车站。二号线的双丰站、兴隆堡站、西环城路站、建设广场站都是国内首批采用装配技术的车站,这些“长春制造”, 领先国际的装配式车站是用“搭积木”的方式建成的。



结合着独特的穹顶空间,这站的 作品以丰收为灵感来源, 用光和色调和装配站灰色清水的工业感。



圆形的照灯采用的是后工业时代简约的造型,构成了天穹的意象,灯罩内部和地面铺装以中国传统镶嵌工艺装饰着金色谷穗的抽象化图案,地铺中心篆刻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兴隆堡《摩登时代》


兴隆堡站的《摩登时代》让人一见钟情。设计师者脑洞大开,用 现成品放大的形式 整个站厅层做成 一个女士提包的内部。



顶部的混凝土预制结构设计成 了大 拉链造型,贯穿整个站厅层空间, 两侧的墙壁做成提包的内壁,头顶 拉链展开的部分 露出 年轻人的日常用品。



站厅层的 香水瓶、口红包都是趣味感十足的 艺术 化座椅 少女心萌萌的粉色和Blingbling的金属质感点亮了整个灰色的装配站空间,果然很接地气,很摩登啊!




顺便科普一下,《摩登时代》还开创了一个全国先河,是目前中国最大型的喷镀工艺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呦!




西环《太空之旅》



长春 “中国宇航员的摇篮” 杨立伟 费俊龙 聂海胜等 很多著名 航天员 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 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 突出 贡献


西环城路站也是装配站,站厅层的空间被 打造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太空舱 内部。


站厅的两侧端墙分别是太空飞船的操控台和一望无际的宇宙星空


这站的 设计 巧妙运用了 空间一体化的处理手法,乘客在通过其中时, 仿佛 自己正穿行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感受到酷炫的 金属感、科技感 未来感 身临其境的全景式体验。




和平大街《路在脚下》


这件公共艺术作品选取了不同功能和材质的路面,比如老长春特有的马蹄石 有轨电车路面、自行车道、人行道、盲道、铁轨等,穿插着不同的轨道交通指示标识,通过空间的相互叠压和错置,形成丰富的材料质感。


既呼应了 长春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在和平大街这个周围学校众多的区域,也体现了人生之路在脚下延展的主题



其实,说到轨道交通历史, 长春 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 城市 (1939年),是中国轨道车辆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在长春诞生 新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长春诞生 (实验) 长春客车厂是中国第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 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 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条轻轨线路 …… 在地铁空间里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向长春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致敬,实在是很巧妙的想法。



万福街《金色回忆》


早在1941年,长春就开通了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满载着春城人的亲情、友情、爱情与温馨的回忆。


AUTUMN


这站的作品用拼贴手法表现了金秋时节,一辆54路老电车在落叶中徐徐驶来的场景。

们从车窗向里望进去,还能看到不同年代的老票根。站在马赛克拼贴的作品前,就仿佛融入了这幅美丽而富有怀旧气息的画面当中。



景阳广场《追梦》


长春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景阳广场站的作品选取了老解放卡车的经典形象,将关键部件进行了艺术化的重构和演绎。


回溯了长春汽车工业的光辉历程,也致敬了核心技术与部件从进口到国产化,再到自主研发的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之路。


解放桥《地铁印象》

2017年,随着一号线的开通,长春正式步入了“地铁时代”。解放桥站的作品体现的就是在长春地铁中瞬间捕捉到的普通日常场景。


借用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透过车窗的反射、折射效果,将这些人们熟悉的影像采用拼贴重组的方式。



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色彩张力构成了一个动感十足,充满生活气息的长春地铁空间。




建设广场《时代乐章》

建设广场站也是装配站,整体风格欧式古典,典雅大气。


呼应着建设广场周边戏曲、艺术院校众多的区域特点,这站的设计将西洋乐器的造型进行了夸张变形,与站厅特色相得益彰。


作品的结构张力和金属质感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仿佛奏响了长春继往开来的时代交响曲。


文化广场《水墨春城》

如果说建设广场偏欧式风,那么文化广场站中沉稳的红色砖墙,古香古色的老长春路灯则是很中式的,与地面上长春市最大的城市广场——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风格很搭呢。


这件作品就像一幅展开的写意山水长卷,沿着通道行走,我们能在画中看到长春最有代表性的新老建筑,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伪满皇宫博物院、电视塔、太阳鸟雕塑、吉林省电视台 ……氤氲的水墨,唤起长春人的时代记忆。




解放大路


《童年梦想》(站厅层)

解放大路站附近有长春人最熟悉的儿童公园,站厅层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梦想。稚拙又富有现代感的线条,生动活泼的七色光配色,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天真与美好。




《构建童年》(站台层)

与站厅层的作品主题相呼应,站台层两侧110米长的墙面上,用多彩的积木搭建起了孩子们的无邪世界。


将一幅幅童年生活场景汇聚于窗口之中,仿佛时光倒流,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儿时梦想。



平阳街《美的维度》

平阳街站的作品是时尚活泼的波普风。以饱和跳跃的色彩和空间的夸张透视构成了一个“地铁中的艺术馆”。


站在作品前,仿佛画中人在看画,我们站在画面外看画中人;画中还有画,空间里隐藏着更丰富的空间。


作品中的空间是用色块重新组合起来的,这些重构的 “空间”,不仅是一个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空间,更象征着一个充满了人文艺术气息,承载着长春人美好生活向往的“共享空间”。




南关《繁荣市井》


南关站附近过去曾经是老长春著名的豆市、马市,是旧日长春商贸的集散地,也是东北亚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件着色浮雕作品采用的是具象写实风格,生动地描绘了老长春经济发展,市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作品中人物多达396 个,动物形象96个,如果仔细看局部,每个人物都面貌各异,场景生动有趣。


手抗肩挑的小贩,粼粼而来的车马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穿插在画面中的南大门、南大桥、关帝庙等等代表性的建筑一道,体现了集市庙会热闹的场景,是老长春商业文化发达的一个缩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