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进改革试点 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正式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
无车承运人试点
工作,被物流企业称为
最为大刀阔斧的物流改革政策之一
。
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无车承运试点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截至目前,29个省、市、区共筛选确定了
283个
无车承运试点企业并报部备案。
公路货运市场包含物流园区、信息部、车队、三方物流、专线、个体司机等经营业态,卡车保有量近
2000万辆
,卡车司机超过
3000万人
,体量达到万亿级别,
无车承运人究竟能给这个万亿级体量的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呢?
本文从无车承运人的
概念
、
来源
、
发展历程
、
核心价值
,
新技术
、
典型案例研究
等角度尝试分析。
1. 概念
无车承运人是以承运人的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货物运输和合同,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的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
2. 来源
无车承运人是
无船承运人概念在陆地上的延伸
。(无船承运人居于货主企业与船公司之间,为货主企业进行运输的组织优化,为船公司揽收充足货源,提高海运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无船承运人承担全程运输责任。)
无车承运人从美国的broker概念发展而来,并且从法律层面界定无车承运人的业务范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交通运输部公布的
283家
通过审核的无车承运人试点单位包括
三方物流企业
、
互联网平台
、
园区类企业
等。
3. 发展历程
1980年,美国出台了运输大解禁政策,大力支持“无车承运人”这一业务形态,明确规定承运过程中货主、无车承运人、司机的责任和义务。
1980年道路运输大解禁之后的15年间,美国“无车承运人”公司从70多家增长到了10000多家。
罗宾逊
就是在这期间成长起来的无车承运人巨头企业。
从表面来看,美国的无车承运人是政策驱动发展的;但
从实质上来看
,则
是市场倒逼无车承运人业态发展繁荣
。
二战后到1970年代,美国经济步入飞速发展周期,公路货运总量持续增长,卡车运输公司呈现分散化的发展态势。绝大部分的卡车运输公司拥有的车辆数量在20辆以下,在货主企业与卡车运输公司之间产生了运输组织优化的
市场需求
。包括
如何遴选优质的运输供应商
,
如何进行运输配载的优化和线路的优化
等。
在中国,1983年开始进行公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国营运输公司的垄断地位,大批的个体运输经营业态涌现到公路货运市场。时至今日,在中国,有近
87%的公路运输主体拥有的车辆数在10辆以下
,并且
有92%是个体户,多、小、散是公路运输的基本形态
。
在货主与实际的承运商之间产生了类似无车承运人的业态形式——
物流黄牛
,他们充当着运输组织者的角色,维系着庞大的公路货运体系的日常运转。但这些黄牛充当无车承运人面临很大的
问题
:偿付能力差、服务保障能力差、责任模糊不清、无序的低价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由政策推动一些大型的、有服务保障能力和运输组织优化功能的
无车承运人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
4. 核心价值
无车承运人实际上是有
两种客户
,上游客户是货主、托运人,下游的是有车承运人,车队或者个体散户。无车承运人的
核心竞争力
是
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组织精细化运输
。
无车承运人
对上游托运人
的
核心价值
是
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包括优化业务流程,遴选优质供应商、进行线路优化和配载优化等,促进货主企业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对于下游承运人
的
核心价值是增加货源
,尤其是获得大型货主企业的青睐,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让承运人专注运输,减少其他投资,防范财务风险等。
无车承运人
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
,
帮助上下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赚取价值的差价
,实现无车承运人的价值。
5. 无车承运人是公路货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从美国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
无车承运人是公路货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2015年,C.H.罗宾逊的营业收入突破119亿美元,营业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无车承运人共有7家。美国的无车承运人数量超过1万家,这些大大小小的无车承运人成为联系货主和中小运输商的纽带,成为促进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83家无车承运人试点单位不乏知名企业和优质的新兴互联网企业,
中国的公路货运市场规模超过美国,未来,中国同样有可能诞生百亿美金体量的无车承运人。
6. 新技术是无车承运人快速崛起的催化剂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物流研究所所长谭小平认为,
中国的无车承运人与互联网+没有必然联系
,
与车货匹配更是没有任何关系。
从实际发展结果来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却为中国无车承运人的崛起提供了
强大的技术支撑
。
新兴企业在智能报价、智能调度、运输轨迹全程可视化方面的能力更强,融入互联网基因和技术后,无车承运人在组织车源、货源,强化风险控制,形成服务和异常处理标准方面的能力更为强大。
7. 典型案例研究-福佑卡车
福佑卡车于2015年3月上线,截止到2017年6月,已拿到总计
5轮超过
4亿元融资
。在无车承运人试点单位中,风头正劲。接下来笔者将试图从福佑卡车发展的历程总结出关于无车承运人的一些方法论。
首先看
交易环节
,货主在平台询价后,将会立即得到由福佑卡车报出的价格,笔者实际的体验中发现运价较低,暗标操作的模式解决了大型物流企业内部存在的请车腐败问题。
在
运输过程风险管理环节上
,笔者在福佑卡车APP界面看到了运输协议,保险服务,回单服务,发票服务等内容,专业性很强,笔者尝试在APP上询价,输入系统5分钟报出了价格,然后立即接到福佑卡车400电话,跟笔者确认询价信息有没有异常,并且询问了笔者的心理预期价位,客服表示,如有没有异常,点击下单,系统将会马上安排司机。
在打开福佑卡车官网后,笔者看到了一串比较醒目的数字
“25000个经纪人”
。据悉,福佑卡车的经纪人主要包括信息部、车队等。这些是福佑卡车下游的实际承运人,他们连接着几十万的卡车司机和车辆资源。
可以看出,福佑卡车进行了
悉心的市场开发
和
长期的运力培育
,积累了
大量的运力资源
,为无车承运人业务的开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在
货源方面
,笔者与福佑卡车工作人员交流后得知,福佑卡车已经与顺丰、百世、圆通,德邦、远成、安能,荣庆、招商物流、日日顺、宅急送等客户达成了战略合作。通过交易环节透明化、竞价机制、为货主企业提供运输解决方案,并降低运输费用。
在
资金方面
,笔者了解到,在客户端,福佑卡车能为合同客户能够获得
10万元
左右的授信,提供后付费的结算通道;在运力端,能够为“经纪人”提供了运费应付款贴现服务,实现货到提款、账期设置非常灵活,让资金在整个交易体系中高速流动起来。
总体来看
,福佑卡车主要是在技术支持、货源组织,车源整合,资金支持等方面发力,实现了业务的迅猛发展。
无车承运人是公路货运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物流平台必须在技术支持、车源、货源、资金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注重细节、长期积累,才能在此次无车承运人重大政策改革中收获市场和政策的释放的双重红利,推动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