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问老兵:脱下军装,你还是个兵吗?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3-29 16: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真的脱下军装了吗?”老张望着窗户上缓缓流淌的雨滴出神。 都说退役军人都有“军装情结”,或长或短,要花不小功夫才能去“习惯”军营外的新生活。当然也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习惯不了”。

0 1

“唉,咋又这么早起来了呀?”老张的妻子眼睛都没睁,睡意十足的声音里带有些许不快。

老张刚准备起身,听完妻子的话又躺了下来,静静地盯着天花板出神。

他想,刚一睁眼还以为要集合出操呢。

士官老张转业已经快3个月了,可 六点准时起床、十二点半午休、晚上二十一点半熄灯睡觉,板凳坐前三分之一、吃饭只需10分钟、被子依旧“豆腐块”……这些曾经多多少少都抱怨过的“规矩”,竟然如同烙印般,在他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老张脱下了军装,但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火眼金睛”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他的“破绽”。

微信朋友圈里都是老张转发的军事题材的文章,每逢看到老部队在微信公众号刊发的新闻稿,他总是第一个向亲友们介绍推荐,自豪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落寞,那是一种无法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孤独。

每次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哨音,老张都会猛地一愣,随即思绪就飞向了“铁打的营盘”。有几次晚上睡觉说梦话,都梦到自己在演兵场上驾驭英雄战车。

老张曾经一次在梦中惊醒后,轻轻对妻子倾诉:“我们失去的越多,越明白曾经拥有的记忆,有多珍贵。‘215人民英雄坦克’、XXX军演经历、与战友一同训练生活……他们总是在脑海中浮现,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硬盘的内容可以删除,但我脑中的记忆将永不磨灭。”老张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老张发现自己变了,原来军营里血与火都不曾动摇他坚毅的内心,如今竟变得“多愁善感”。

但妻子说,老张没变,依旧热爱那抹迷彩绿。

0 2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在休假!”这段时间,老张总有这样的错觉……

是“退役症候群”吗?

“张班,车辆发动不起来,按往常的程序检查了好几遍,还是不管用……”电话那头传来小田焦急的声音。小田,老张曾经带的一个新兵。

“别急,坦克发动机发动时听一下是否存在断断续续的声音,检查排烟口是否出烟,依此判断油柱里是否有空气。”收到老张的“锦囊妙计”,小田很快排除了装备故障,“瘫痪”的坦克又飞转起来。

离开部队这几个月,老张时不时收到了许多战友的求助电话和短信,大多是技术故障问题和带兵组训方法,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一一回复、耐心解答,甚至他非常乐意接到这样的求助。

但有的时候,由于问题涉及装备秘密,老张只得欲言又止。

他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几个月前在得知自己没办法继续服役的时候,老张便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整理出来,手把手传授给连队的学兵们,并叮嘱他们,有问题随时给他打电话。只是在碰到这种不好直接说明的问题,他会选择迂回“点拨”几句。

“我转业了吗?为啥我觉得我只是在休假!”老张的突然发问让妻子有些心疼。

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张心系连队,几天接不到连队战友的电话,便忍不住打回去了解情况,并积极为连队的发展建言献策。

“搞得好像没了你,连队都不转了似的……”妻子偶尔拿老张开玩笑。

可是老张总是不好意思,“唉,我就是想连队了……”

妻子知道老张留恋这个终身难忘的英雄连队。

若有战,他必回。

0 3

“那不是张班长吗!”小田眼睛最尖,一眼就认出了讲台上的老张。也难怪,小田曾经是张班长最头痛的战士,当然也是老张转业时候哭的最凶的一个。

近日,在老单位的“联学联育”学习生活体会交流活动上,老张被邀请回来说几句。

老张听到这个消息,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再到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了,忧的是自己脱下军装后还没找到“感觉”。

虽说老张这次来交流没穿军装,但体型依然挺拔,目光如炬的眼神、标准有力地摆臂、端正笔直的坐姿无不透露出老兵独有的精气神。近3个月的社会都市生活,不曾在他身上带来一丝改变。

老张刚开口,看着台下密密麻麻全是认识的不认识的战友,有点儿紧张。

他深吸了口气,讲了一个故事。

一次在火车上,他偶遇了一名退伍兵小刘。闲聊中得知,小刘退伍后两年里四处奔波找工作,但始终没找到满意的,几乎都有点灰心丧气了。

“唉,在部队学的到了地方都没用……”小刘不禁苦恼地抱怨起来。

“小刘啊,你要看你如何看待这个有用与没用,”老张笑着说,“你要说在部队里学的舞枪弄炮,除了当警察能用上,其他工作基本上都不沾边。但在部队学到的坚毅品质,不服输的精神,这些都是财富啊!”

老张所在单位格外推崇王杰“两不怕”精神,这精神也是老张从新兵蛋子一步一步成长为优秀坦克驾驶员的不竭动力。火车很快就到站了,小刘又重拾就业创业的信心。临别时,他紧紧握住老张的手,激动地说:“老班长,谢谢你的开导,我一定牢记你的话,努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战场’。”

“有些学到的东西,不像技能那样可以摸得着拿得出,但却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你的一言一行,让你干一行就能干出样子来!”老张说的真的激动起来,音调不由得提高了几度,台下战友爆发出热烈掌声。

老张不由得身体一正,举起右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板寸的发型、简洁的言语是老张最有力的证明,转业不褪色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老张 的身上,抹不掉的是军营的影子,他脑海里始终是执着信念和坚定行动的军人风采。

不计小利穿征衣,愿将此身长报国。正如妻子所说:“晓磊天生就是块当兵的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老张郑重地写下了:永葆军人本色,闯出精彩人生!

【主人翁档案】

张晓磊 ,汉族,河北石家庄人,1985年05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2016年12月退役转业,党员,大专学历,坦克驾驶特级,原东部陆军第12集团军某装甲旅坦克驾驶员。历任战士、车长、驾驶员等岗位。先后被评为“优秀学兵”“优秀士兵”“优秀士官”,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者: 应学良、王 磊、王浩东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冲锋号”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jjqzgw)


冲锋号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刊期:803期

编辑:追风小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