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立德融金集团
迈企网(www.maiqi-ld.com):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迈企网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立德融金集团

资本正在追逐这些城市,A股上市公司区域大比拼

立德融金集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2-01 12: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哪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哪个城市拥有更多的上市“后备军”?这不仅影响各个城市的资金流向,也最终影响到一个城市的GDP。


北上深遥遥领先

《价值线》杂志日前发布的 《2016中国城市资本竞争力排行TOP 50 》 显示:

截至2016年10月31日,中国A股市场共有 2955家 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 274座城市 中。

其中有278家注册在北京,231家注册在上海,深圳有220家,前三城的上市公司数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

京沪两大直辖市作为强一线城市 ,是中国最具辐射力的两大中心城市, 不仅拥有大量央企、大国企,不少民营企业在公司发展壮大后也将总部迁至京沪。其中,北京因为中关村和科技创新从2015年起在上市公司数量上首次超过上海,名列第一,并且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突出的城市,未来的上市公司数量优势将更加明显

位居第三的深圳 也相当耀眼。

虽然无论是城市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京沪这两个强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但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深圳却紧咬京沪,达到了220家。此外,目前在证监会排队的806家拟上市企业中,深圳最多,达到了77家,占近1/10,这也反映了未来深圳上市板块的巨大潜力。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东省体改会副会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深圳靠近深交所,聚集了大量的PE、基金等金融机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成长快,也更容易得到机构的垂青。


从数量上看,北上深的上市公司数量都超过了200家,其他城市没有一个超过100家大关。排名第三的深圳(220家)是第四的杭州(95家)的2倍多。可见北上深作为第一军团,跟第二军团甩开了遥远的距离。

深圳之后, 第四名至第十名城市 的A股上市公司家数分别是: 杭州(95家)、苏州(85家)、广州(76家)、成都(62家)、南京(57家)、无锡(55家)、宁波(53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个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是说经济总量越大,上市公司就一定越多。

例如,虽然近些年来苏州、无锡、宁波这几个外贸明星城市GDP增速相对较慢,GDP排名在后退,但这些城市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上市后备企业都比较靠前。

这其中,苏州的GDP总量近年来先后被天津和重庆超过,退居全国第七,但上市公司数量达85家,稳居全国第5,并且后备上市公司也达到了28家,位居全国第6。

十年前无锡和宁波GDP总量分列全国第9和第11,现如今两个城市退居第14和第16。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上,无锡和宁波分列第9和第10。后备上市公司也分别有26家和20家。

这也说明,尽管这些外贸明星城市近年来出口受阻,人力、土地等各种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但这些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民营经济发达,资本活跃度更高。

此外,这些城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发展。

相比之下,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特大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位次却比较靠后。

例如,近十年来, 天津 重庆 凭借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高速发展,GDP总量先后超过了苏州,位居5、6位,并紧逼广深。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位次方面,这两个城市都在十名开外,都只有42家,仅为苏州的一半不到。在后备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重庆有13家,天津有9家,位次都比较靠后。

这是因为,天津、重庆这两个城市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仰赖一系列的大项目、大投入而形成的增量,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这些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培育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表1:2016中国城市资本竞争力排行TOP 50

已上市家数名次

城市

已上市A股家数

拟上市家数

总数

所属省份

2016上半年GDP(亿元)

GDP名次

1

北京市

278

66

344

北京市

11413.8

2

2

上海市

231

74

305

上海市

12956.99

1

3

深圳市

220

77

297

广东省

8608.88

4

4

杭州市

95

44

139

浙江省

5021.18

10

5

苏州市

85

28

113

江苏省

7557.36

7

6

广州市

76

31

107

广东省

8844.31

3

7

成都市

62

17

79

四川省

5590.18

8

8

南京市

57

25

82

江苏省

4876.08

11

9

无锡市

55

26

81

江苏省

4412.18

13

10

宁波市

53

20

73

浙江省

3915.1

15

11

武汉市

50

9

59

湖北省

5345.87

9

12

长沙市

49

19

68

湖南省

4280.01

14

13

绍兴市

45

11

56

浙江省

2151.49

33

14

重庆市

42

13

55

重庆市

8000.82

6

15

天津市

42

9

51

天津市

8500.91

5

16

厦门市

36

20

56

福建省

1641.65

41

17

合肥市

36

15

51

安徽省

2575.5

29

18

台州市

36

14

50

浙江省

1665.47

40

19

烟台市

33

6

39

山东省

3242.69

20

20

西安市

32

6

38

陕西省

2684.93

27

21

福州市

31

14

45

福建省

2499.49

30

22

南通市

29

6

35

江苏省

3336.69

19

23

乌鲁木齐市

29

4

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38.05

46

24

嘉兴市

28

8

36

浙江省

1683.81

38

25

佛山市

26

13

39

广东省

3766.91

16

26

大连市

26

2

28

辽宁省

3663.8

17

27

汕头市

25

9

34

广东省

946.9

49

28

哈尔滨市

25

4

29

黑龙江省

2412.2

31

29

郑州市

24

4

28

河南省

3537

18

30

沈阳市

24

2

26

辽宁省

3176.4

21

31

海口市

24

2

26

海南省

645.43

50

32

常州市

23

22

45

江苏省

2808.03

25

33

珠海市

23

8

31

广东省

1015.07

47

34

济南市

23

5

28

山东省

3100.15

23

35

昆明市

23

3

26

云南省

1864.47

36

36

青岛市

22

10

32

山东省

4520.3

12

37

长春市

22

3

25

吉林省

2381.5

32

38

金华市

21

9

30

浙江省

1673.65

39

39

淄博市

21

2

23

山东省

2118.94

35

40

潍坊市

20

2

22

山东省

2676.8

28

41

太原市

19

1

20

山西省

1349.24

43

42

东莞市

18

13

31

广东省

3153.92

22

43

湖州市

17

7

24

浙江省

1056.22

45

44

兰州市

17

2

19

甘肃省

995.68

48

45

南昌市

17

-

17

江西省

1809.88

37

46

温州市

16

4

20

浙江省

2142.42

34

47

泉州市

16

3

19

福建省

2832.94

24

48

石家庄市

15

2

17

河北省

2689.9

26

49

中山市

14

8

22

广东省

1587.87

42

50

贵阳市

14

5

19

贵州省

1312.23

44

数据来源:《价值线》

厦门、绍兴、台州、嘉兴表现亮眼

前十名之外,还有一些城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一些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规模都不大,但上市公司数量却十分靠前,这些城市包括 厦门、绍兴、台州、嘉兴 等。

例如,在《价值线》的这个排名中, 厦门 的经济总量位居第41位,但这里截取的是上市公司数量前50名的城市的GDP排名,如果放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GDP排名中,去年厦门位居第52位,但厦门的上市公司数量却高居第16位。
不过,厦门虽然经济总量小,但毕竟是计划单列市,也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属于二线城市中比较亮眼的城市。在福建省中,厦门不论是整体的城市环境建设,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都是福建最好的,不仅吸引了周边不少企业去设立总部,而且其新兴产业发展也颇具特色,所以上市公司较多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 绍兴、台州、嘉兴 的GDP位次并不靠前,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方面也是不折不扣的三四线城市,但这几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却着实不少,上市公司数量排名位次远高于GDP的位次。例如绍兴上市公司数量达45家,高居第13;台州36家,位居第18;嘉兴28家,位居第24位。

从地理分布上看,这几个三四线城市全部来自浙江。包括杭州和宁波在内,浙江共有5个城市上市公司数量高居前25名,占据1/5,这一方面说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更为均衡,另一方面也说明浙江板块的市场化、资本化程度都走在全国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无论在人口总量还是GDP总量上,均远不如江苏和山东。例如,浙江GDP仅为江苏的六成、山东的68%,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四,但浙江的上市公司数量却共达317家,仅次于广东,高居全国第二,比江苏多出17家,比山东多出150家。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浙江的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发达的,民营经济是就业、科技创新的载体,浙江是除直辖市以外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此外,浙江靠近上海,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资本市场。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省管县体制的省份,浙江曾树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但发展至今,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浙江中心城市弱小的弊端也不断凸显。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在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而要吸引人才服务转型升级、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化平台的支撑,都需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在这方面,目前 绍兴 已经开始布局发力。

2013年10月,绍兴进行了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绍兴县和上虞市,设立柯桥区和上虞区,并将原绍兴县其中三个镇划归主城区越城区管辖。绍兴也从一区五县(市)变为三区三县(市)。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绍兴地铁的建设,也有利于绍兴做大都市化的平台,提高聚集要素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相比浙江,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虽然上市公司数量高居第一,但深圳之外,其他城市并不算特别突出。

例如佛山和东莞的上市公司数量位次均明显低于GDP的位次。

佛山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26家,位居全国第25位,东莞上市公司数量只有18家,位居全国第42位。

这些地方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无论是东莞、佛山还是福建的泉州等地,都属于侨乡,有大量的“海外关系”。由于境外上市更容易,有大量的企业选择到境外上市。

另一方面,珠三角很多地方的企业老板,总体风格比较低调,很多老板怕企业的控制权受到影响而不愿意上市。

表2:2016中国省域资本竞争力排行TOP 10

已上市名次

省市

已上市A股家数

拟上市家数

总家数

2016上半年GDP(亿元)

GDP名次

人均GDP(万元)

人均GDP名次

1

广东省

453

171

624

37357.59

1

3.44

6

2

浙江省

317

122

439

20762.33

4

3.75

5

3

江苏省

300

119

419

36531.73

2

4.58

4

4

北京市

278

66

344

11413.83

13

5.26

3

5

上海市

231

74

305

12956.99

10

5.36

2

6

山东省

167

41

208

31688.29

3

3.22

7

7

四川省

108

21

129

14222.33

7

1.73

22

8

福建省

105

40

145

11815.51

12

3.08

8

9

湖北省

93

10

103

14114.76

8

2.41

12

10

安徽省

91

26

117

11028.49

14

1.80

20

数据来源:《价值线》

青海、宁夏、东北资本吸附力在下降

近几年,广东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目前广东的拟上市公司数量为171家,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数据显示,从省级看, 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 五地拥有最多的上市公司,五地共有1579家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的53.4%。目前中国各省份上市公司数量悬殊,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在上市公司数量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它们在GDP方面的差距。

在拟上市公司方面,根据统计,目前在证监会排队的806家拟上市企业分布在中国111座城市中,其中深圳最多,共有77家,占总数的9.5%,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分别有74家、66家、44家和31家。全国共有21座城市拥有超过10家拟上市公司。而这21座城市总共拥有572家拟上市企业,占拟上市企业总数的 70.1%。

相比北上广深以及江浙两省的资本吸引力, 青海、宁夏 以及 东北三省 的资本吸附力正在下降,806家拟上市企业中没有一家落户青海,资本正离开东北老工业基地,舍弃传统产业,涌向互联网新经济。

也就是说,未来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将可能进一步拉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突出的城市,未来的上市公司数量优势将更加明显。

你可能感兴趣

特朗普获胜 | 朴槿惠下台 | A股举牌 | 养老金入市 | 邮币卡黑幕 | 乐视市值蒸发 | 万科王石的结局 | 英国脱欧 | 券商讨薪 | 劳动法 | 小米 |  华为 | 谷歌VR | 上海迪士尼  | 最有钱城市  | 网盘关停


↓↓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精选留言会显示在这里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并购潮风起云涌,在线教育如何笑傲江湖?
8 年前
方远读书  ·  【一言】
7 年前
D5大生活  ·  捡到一双黑丝,进入一段孽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