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爱博士讲电影
国内首档电影评论类脱口秀节目《奇爱博士讲电影》公众号,文艺青年的聚居区,迷影人士的福音地;我们致力于开拓影迷间互动领域,请专业影评人解读电影,同时宣传艺术院线及艺术电影。微博请关注@奇爱博士讲电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7 小时前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7 小时前  
济南都市频道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昨天  
济南都市频道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昨天  
徐州新闻  ·  《哪吒2》海外首映,观众齐声高喊…… ·  昨天  
龙视新闻在线  ·  申公豹的代购药单里都有啥? ·  2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申公豹的代购药单里都有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奇爱博士讲电影

八婆学派 | 猎巫林生斌?

奇爱博士讲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1-07-06 11:00

正文


作为一个5G冲浪选手,很早就看到林生斌这次事件的微博,但是也没想什么。

直到后续,有朋友跟我说,你看了新的瓜没有?已经变成灵异故事了!我其实也没太多关注,但是这类消息就是会忽然密集性的出现,没有办法避开。

当然,我并不准备对他的行为作出任何评判,只是想讨论一下,为什么一个社会事件,最后会变成都市传说?


我相信近几年,“猎巫”这个词在网络上也并不少见,多用来形容被妖魔化的女性主义抬头。但是,追溯“猎巫”的本义,其实就是因为呈现出了未知的一面,而将未知视为欺瞒、威胁和恐惧而党同伐异式的绞杀。从种族主义、女性主义到LGBTQ运动,都难逃猎巫的环节。

林生斌这次的事件,最开始也是一种对他隐藏行为的“猎巫”,随着“井”的出现,好像做实了他“巫”的身份,从而疯狂被舆论推往了都市传说的方向。

故事流变的过程也是非常清晰,也就是“井”这样一个实物的出现,然后出现第一个流言头子解读,接棒下去的人不断添油加醋,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个形成模式,还挺像是“聊斋”,不也就是来一个听一个,然后加工成鬼怪轶闻。

大多数都市传说,似乎都是这样,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最后形成一个新的、固定的故事。像是前几年非常出名的重庆红衣男孩,我就看过各种五行八卦的解读。我相信很多人应该也听过北京的地铁最后要开一趟空车,送走一天搭乘的鬼魂。或者是上海高架桥的龙柱,一直打不下去地基,直到用了刻了龙的柱子。

更多的,还有明星养小鬼的故事。生孩子也是为了小鬼,抑郁症自杀也是因为小鬼。而且还有泰国白龙王,大陆某气功大师,等等传奇存在。

(电视剧《辛追传奇》)

我最近在写一本关于马王堆的书,就有发现在辛追出土后,也流传了不少都市传说。有人说她见人会笑,其实是因为尸体内部腐坏形成气体,将舌头冲出了口内,看上去像是在笑。

最离谱的是,有人编说郭沫若来长沙看辛追,辛追起来说了没有人听得懂的古汉语,只有郭沫若懂。然后郭沫若就跟她聊了起来,最后还给郭沫若吃了陪葬的水果,吃完郭沫若当场赋诗一首。

后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口头相传的小说——《郭沫若答日本记者问》,就是说他跟日本记者解释辛追的身世。把一个诸侯夫人,硬生生编成了“狸猫换太子”后潜逃出宫的皇帝生母。但这个说法,到现在还是不少人相信,我就有一个朋友言之凿凿跟我说辛追就是汉景帝生母,还有人在这个基础上改出小说、电视剧。

要具体说清楚这个问题,估计也需要更多社会心理学的引入,尤其是从众心理这一块。当然,这样太无聊了。


我最近在读一本《西方神秘学指津》,里面提出神秘主义有三种重要的原型:早期的附魔;(后)现代的隐秘知识;内在传统。

第一个原型意为在人类对世界没有科学的认知时,是用“魔法”、“魔力”等元素来构造世界的原理。第二个,则是在启蒙运动之后,科学普及,但仍然有不少神秘的组织流传着神秘的知识,例如共济会。第三个,则来自宗教,宗教本身就带有神秘学色彩。

这三者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像是阴谋论一样被认定存在,并潜藏在我们能看到的世界背面。


其实这又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为一种窥私欲。就像是希区柯克的《后窗》,你忍不住要去看,那些窗户里的人在做什么。神秘学就是开了一个口,让你窥探背后的事情,越看越想看。 “井 ”也就是一扇“后窗”, 打开了大家的想象力

我从小也很喜欢神秘的东西,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翻烂了《世界未解之谜》这一类丛书,但长大才知道,都是编的。连百慕大三角,都是一个编出来的旅游宣传噱头。

如果现在要我去理解神秘学,尤其是像林生斌的“井这样的一种都市传说,我觉得是一种生活逻辑。

在我身边也是有非常笃信神秘学的朋友,而且是自己投入其中修道的,甚至就是职业的。他们可以自洽的解释世界的运行,就能形成一种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更加笃信自己的理念。

像是我忽然获得一笔飞来横财,事实上就是结款拖延,正好到那天ok了,但我的朋友会说今天是某某日,本来就会生财。反正我收到钱了,开心的是我。

但似乎中国人,从传统上,就很容易去深陷鬼神故事。这也许是因为东方的神秘学,比较琐碎,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系统。从而,也就有了更多诡秘的部分,让人难以参透。


写成小说,前有卫斯理,后有盗墓笔记、鬼吹灯,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种故事很好看,太当真就有点过火。

我觉得鬼神的存在,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规训人性。犹太人有句名言,叫即便是口头承诺也有神在凝视,意思就是人要讲信用。如果真的相信世间有鬼神,那就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然就会让人守信、从善。

可惜,大多数人,都是很双标。只想享有神鬼的额外帮助,像是浮士德和道雷·格林的交易,却希望这种交易没有代价。 这些如暗网一般潜伏 神鬼之 事,可以这样轻易泛滥于网络,反而太破除神秘感了吧?

真的有那么多人相信“井”及其背后的神秘学吗?我也不觉得,大家只能生活无聊而已。

不过要我选,有鬼神的世界,肯定是会比没有鬼神的世界,要有趣很多吧!




淘宝店铺:奇小爱的异想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