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小学,请尽量不择手段去搞好英语 ·  16 小时前  
常青藤爸爸  ·  晒一下小小常新学期都上哪些培训班 ·  昨天  
育学园  ·  尿里有泡沫,是因为肾不好吗?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性价比儿童卫衣、卫裤,69.9元/2件!纯棉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重庆大学晏鹏课题组CEJ:聚集形式对微藻光生物产氢及其代谢的影响

环境人Environmentor  · 公众号  ·  · 2024-10-30 12:33

正文

‍‍‍‍‍‍‍ ‍‍‍‍‍‍‍‍‍‍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 王旭
通讯作者 晏鹏
通讯单位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晏鹏课题组在环境领域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发表了题为 “New insights into microalgal photo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Potential role of aggregation forms in modulating the 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metabolic properties of microalgae during hydrogen production” 的研究论文。该文探究了不同聚集体形式(自絮凝、生物膜附着和凝胶固定)对原核和真核微藻( Synechocystis sp.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光生物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藻的凝胶固定聚集体具有更低的孔隙率和氧气扩散系数等优于其他形式聚集体的理化特征,为增强氢化酶活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其他聚集形式相比,凝胶固定聚集形式下微藻的氢酶活性、光合活性和胞内有机物消耗等代谢活性进一步增强,对微藻光生物产氢的促进效果更好



引言

微藻光生物产氢是一种无碳、绿色、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生产方法。然而,微藻光生物产氢易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微藻氢酶对氧气的低耐受性,导致其产氢持续时间短、产量低,限制了微藻产氢的工业化发展。在自然水体或工程设施中,微藻可通过自发或人为操纵的方式形成不同形式的聚集体,这不仅提高了它们对外部环境胁迫的抵御能力,更好地应对营养缺乏、酸性 PH 值等问题,且聚集体内部的厌氧微环境也有利于微藻氢酶的表达,促进微藻的光生物产氢。因此,聚集体的形成有利于微藻克服环境限制,提高其产氢能力。由于不同形式微藻聚集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光透过率等理化特征各不相同,不同的微藻藻种(原核和真核)对不同聚集体形式的生理代谢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因素影响了微藻的生长代谢和产氢能力。因此,有必要探究不同聚集体形式对微藻光生物产氢的影响,筛选出更适用于微藻产氢的聚集形式以提高其工程应用潜力



图文导读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微藻的光生物产氢特征

1.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s sp. 的产氢量、氢酶活性和氧气含量变化( a-c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C. reinhardtii 的产氢量、氢酶活性和氧气含量变化( d-f )。

在三种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s sp. C. reinhardtii 对氧气的消耗明显增强,光生物产氢量和氢酶活性因而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两种微藻对氧气的消耗速率更快,产氢量分别提高到 46.3 1226.4 µmol H 2 /mg Chl ,氢酶活性提高到 2.07 32.9 μmol H 2 /(mg Chl·h)


不同形式微藻聚集体的理化特征差异

2. Synechocystis sp. 不同形式聚集体的光透过率、孔隙率和完整性( a )和氧气扩散系数( b ),以及 Synechocystis sp. 不同形式聚集体的产氢量与其理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c )。 C. reinhardtii 不同形式聚集体的光透过率、孔隙率和完整性( d )和氧气扩散系数( e ),以及 C. reinhardtii 不同形式聚集体的产氢量与其理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f )。


相比于其他聚集体形式, Synechocystis sp. C. reinhardtii 凝胶固定聚集体的完整性更高,孔隙率和氧气扩散系数更低,具有 更有利于微藻光生物产氢的理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聚集体形式下微藻的氢气产量与聚集体的完整性呈正相关,与聚集体的孔隙率呈负相关,这证实了凝胶固定聚集体在理化特征层面强化微藻光生物产氢的优势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微藻的光合活性及其他代谢活性变化

3.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s sp. 的相对光合活性( a )、糖原含量和 ATP 含量( b )以及 TN TP 吸收( c )的变化。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C. reinhardtii 聚集体的相对光合活性( d )、淀粉含量和 ATP 含量( e )以及 TN TP 吸收( f )的变化。


相对于自絮凝和生物膜附着聚集体形式,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在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具有更高的光合活性和电子传递速率,光合系统能够以相对更快地速率为氢酶提供更多电子以进行质子还 原。此外,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的胞内糖原 / 淀粉消耗更多、 ATP 含量更高,可为氢酶提供更多的额外电子,并且更好地维持微藻产氢以及其他代谢的活性。与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更高的光合活性相一致,两株微藻对 TN TP 的吸收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微藻光生物产氢的电子来源比例变化

4. 光合抑制剂 DCMU DBMIB 对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s sp. 产氢的影响( a-c )。光合抑制剂 DCMU DBMIB 对不同聚集体形式下 C. reinhardtii 产氢的影响( d-f )。


通过添加两种不同类型的光合抑制剂,验证了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在三种聚集体形式下,由胞内有机物提供的额外电子供给占微藻所有产氢电子来源的比例升高。在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的额外电子供给占比更高,能够更好地弥补因光合活性降低而造成的电子供给下降,从而提高微藻产氢的持续性


不同形式聚集体下与微藻产氢相关的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变化

5.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与 Synechocystis sp. 产氢相关的代谢通路的上调基因数目和倍数变化( a )以及其他重要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倍数变化( b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与 C. reinhardtii 产氢相关的代谢通路的上调基因数目和倍数变化( c )以及其他重要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倍数变化( d )。


在三种聚集体形式尤其是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与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氢酶及其辅助因子表达相关的代谢通路中,不仅表达上调的基因数目更多且平均上调倍数更高,这有助于提高氢酶的活性。此外,在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与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光合作用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以及糖酵解和 PFOR 通路相关的基因,平均上调倍数也高于其他聚集体形式,这证实了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对微藻产氢电子供给更强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下, C. reinhardtii 的氧化磷酸化以及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上调更显著,使得其能量代谢和过氧化物去除能力强于 Synechocysti sp. ,从而具有更强的持续产氢能力。


不同聚集体形式强化微藻光生物产氢的差异及机制

6. 不同聚集体形式下与 Synechocysti sp. a )和 C. reinhardtii b )光生物产氢相关的生理代谢参数主成分分析。不同聚集体形式下与 Synechocysti sp. c )和 C. reinhardtii d )光生物产氢相关的代谢通路基因表达网络分析。不同聚集体形式促进微藻产氢的机制( e )。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微藻在不同聚集体形式下的氢气产量与聚集体的完整性以及微藻光合活性参数( QY QP ETR )呈正相关,与聚集体的孔隙率和氧气扩散系数以及微藻的胞内有机物浓度和氧气含量呈负相关。微藻的凝胶固定聚集体以其更高的完整性和更低的氧气扩散系数,以及该聚集体形式对微藻光合活性、氧气和胞内有机物消耗更强的促进作用,而被证明更适用于增强微藻的光生物产氢。网络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凝胶固定聚集体形式对微藻的氢酶、光合系统以及胞内有机物降解等相关通路基因表达具有更强的上调作用。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微藻在通过不同聚集方式形成聚集体后,聚集体内部的氧气和光传递等产生了明显的梯度差异。而随着微藻呼吸作用的进行,微藻的聚集体内部形成了有利于氢酶表达的厌氧微环境。同时,有机物的持续消耗进一步为氢酶提供了除光合电子以外更多的额外电子,从而促进了微藻的产氢。在三种聚集方式中,凝胶固定聚集体更有效地控制了氧气的扩散、提高了电子的供给和利用,从而成为更适用于增强微藻光生物产氢的聚集体形式。

‘’

小结

本研究揭示了自絮凝、生物膜附着和凝胶固定三种聚集体形式对原核 Synechocysti sp. 和真核 C. reinhardtii 光生物产氢的影响。在三种聚集体形式下 Synechocysti sp. C. reinhardtii 均表现出更快的氧气消耗速率,聚集体内部易于形成有利于氢酶表达的厌氧微环境,从而促进微藻的光生物产氢。与其他聚集体形式相比,通过凝胶固定形成的微藻聚集体对氧气扩散的限制作用更强,氢酶活性更高,受到的光胁迫抑制更弱,胞内有机物消耗更多,因而凝胶固定的聚集体形式对微藻光生物产氢的促进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为强化微藻产氢的工业化策略提供了新见解,提高了微藻光生物产氢技术的应用潜力

‘’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 晏鹏, 重庆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资源回收与能源化、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微生物群感效应行为及机制、污水处理微生物物质能量代谢机制与模型、微藻光生物产氢等。近年来在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 , Renew Sust Energ Rev , Chem Eng J , J Hazard Mater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 / 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主持国家级 / 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第一作者: 王旭, 男,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802


投稿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晏鹏课题组。投稿 、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