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嘲笑创业者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
可能是从资本寒冬开始的吧。这些年,死了团购、死了O2O、死了直播、死了VR……这些一波又一波的“投资风口”,都曾经吸引数以万计的创业者亢奋地投入其中。曾经在高峰期,全中国有超过一万家团购网站,但现在我们掰着手指头数,能留在印象中的团购网站,恐怕一只手就数的过来了。
刚刚,又死了一批所谓的“内容创业者”,以及即将要陆续走向死亡的各种花色的共享单车们。速生速死,快速试错,泡沫崩裂之后,“炮灰”们才蓦然发现:哦,原来冬天已经到了,噢,原来自己一直烧的是虚火。
相对于当年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喧嚣,我更喜欢“冬天”的凛冽。因为太热的环境,人很容易眩晕,凭借这风口上送来的热钱,被投资人吹捧几句就以为自己是下一个马化腾了。
冬天挺好的,因为寒冷冻毙了那些没有内功的虚胖者,且令所有人冷静。大家终于开始思考如何活下来而不是做上市敲钟的倒计时了,大家终于开始真正将注意力聚焦到用户和产品本身,而不是每天做花里胡哨的PPT追着投资人跑。
我觉得,寒冬的状态,更接近创业的本质。对于一个人来讲,选择创业,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了“寒冬”——你别再奢望温暖,只有寒意,以及更深的寒意向你袭来,能挺过去的种子,才有可能破土而出。
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有很多的“伪创业者”,人们的嘲讽,许多是砸向他们的。其实这事儿和行业骗子没什么区别,创业圈的骗子不比别的圈儿少,但是,也不比别的圈儿更多。
还有一种令人鄙夷的嘲讽,来自于一种弱小者卑微的心理动机:当自己犹犹豫豫,迟迟没有勇气去做出改变的时候,不敢迈出颠覆性的一步的时候,一旦自己身边有创业者出现,他内心就会升腾起无以名状的焦虑和恐慌,毕竟,大家小时候都是一起玩泥巴的。
万一他创业成功了,岂不是远远地将我甩在后面了?
他人这种本质上的嫉妒与羡慕,在创业者遭遇失败时,就会转化为讥笑和嘲讽。因为他们需要利用这种讥讽来安慰自己,创业者的失败,恰巧成为自己裹足不前,固步自封的借口。
“安安稳稳的多好啊,瞎折腾啥啊,你看那个谁,好好的工作不干,非去创业,你看,现在破产了不!”
(二)
的确,创业埋葬了不少人,但安于现状随波逐流的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似乎都没有资格去嘲笑那些渴望改变的人。
创业本质上是一场冒险,有个比喻很好:所谓创业,就是从高空跳下来,然后在下降过程中组装飞机。
有的人成功地飞起来了,有的人则摔的亲妈都不敢认了。
可是,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有资格,去嘲笑那些真正敢于改变和颠覆的创业者。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嘲笑冒险者的人,也永远不会收获冒险者的风景,永远不会发现那些可能被发掘的财富。
当你讥讽那些渴望逆袭的普通人,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自己永恒平凡的命运。
我尊重所有的创业者,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真正的创造者,是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渴望改变的人,无论这种改变是基于欲望,还是基于价值。
当大家都在谈所谓的“阶层固化”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抛开理想主义者的梦幻色彩,即便是单纯地聚焦在功利层面,创业可能是目前实现阶层逆袭的唯一通路了。
好走的路,从来都是下坡路。其实,在这个时代下,对于每一位竭力生活的凡人而言,即便“创业”不能成为一场行动,“创业”至少也应该成为尊崇的一种精神。
一种发自内心,渴望改变,渴望颠覆,渴望逆袭的信念。
(三)
不过,许多人都无法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创业注定是一个少数人的游戏,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适合自己创业。
比如,有时候,创业者容易犯一叶障目的毛病。自己在公司呆久了,对自己公司的业务模型了解的一清二楚,张嘴就是“嗨,这有什么难的?这种生意我自己干也能做好”。
然后就真的扛起大旗出去做了一家类似的公司,但是,他很快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同样都是零售模式,沃尔玛可以做成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超过银行、投行和能源公司,可是你就算把沃尔玛所有的运作模式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让你自己出去做一家小卖铺,可能半年下来,连房租钱都没赚回来。
说到底,又有什么生意是简单呢?
理论上能成和实际上能成,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
理论上赚钱和实际上赚钱,中间躺着一群先驱者。
很多从大公司出来自己创业的人,后来败的一败涂地,不得已,只能再包装一下自己,再找个大公司当高管。自我奋斗当然很重要,但人也不能高傲到忽视平台和资源所带来的增益效应,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牛逼的金光闪闪,但实际上离开现有的平台,拿掉你名片上的title,你什么也不是。
许多人只是学到了“术”,并没有悟得其中的“道”。很多时候,他们在精神上就没有准备好,他们想象中的创业是风花雪月一路荣光,然而现实却是暴风骤雨筚路蓝缕。
拿餐饮来举例,很多人一想到创业,立刻就想到做餐饮,觉得做餐饮特别简单,又是刚需,“就算赚不到大钱,也亏不到哪里去吧!”实际上,等自己一做,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事实上,餐饮是一个链条长、结构复杂、竞争烈度持续加强的行业。从原料到菜品,从选址到营销,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左右创业最终的结局。
比如著名餐饮品牌西贝,去年推出“10万+小店成就10万+小老板”计划,并以西贝燕麦面的形式做战略落地。但是没几个月,燕麦面就被西贝自我否决了。
在大公司层面,这是一个及时止损的好例子,但试图创业的人还应该看到:餐饮做的那么牛逼的西贝,都免不了在市场面前摔跟头,你又怎么敢说“不就是开个餐馆嘛,简单”!
何况,诸如西贝这样的优质平台已经有资本可以做到快速试错,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迅速调整战略,但对于个人创业者而言,一次战略失误,可能就是破产的后果。
许多创业者的问题在于,经常以理想化的视角看待市场,最终,被市场无情打脸。没创业之前,看到那些创业者所暴露的问题很可笑,但不料自己创业之后,却将所有的“坑”都摔了个遍——这就是许多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四)
如果真的希望将创业二字变成一场行动,我倒觉得,似乎有一条“捷径”可以尝试。
即与大公司协作,以创业者的角色和状态加入其中,借助“高跳板”实现自身价值质的飞跃。
依然拿西贝举例,燕麦面折戟之后,西贝迅速调整,在延续五小模式(小吃、小喝、小贵、小店、小老板)为基本商业模型的基础上,推出了西贝麦香村的全新品牌。在“一顿好饭”的Slogan之下,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外部需求来定位产品的全新战略。而这个全新的品牌,将开放给所有的西贝人。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梦想是“通过 10 万+小饭馆,成就 10 万+小老板。”他希望通过西贝麦香村这样一项员工内部创业战略,为西贝内部培养1000个小老板。最终目标把小西贝变成大西贝,把大西贝变成大家的西贝。
在我看来,能够在公司内部提倡“内部创业”“内部孵化”模式的公司,都是心存野心的公司。所谓的基业长青,势必要将种子洒遍各地,一片绿洲永远都要比一株大树来的更为稳固。
很多公司的老板也经常和员工讲荣辱与共,讲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但实际上,苦都是员工受了,钱都是老板赚了。员工不是傻子,这样的情况得不到改善,企业的效率和增长必然要迅速下滑。
在西贝麦香村新品牌发布会的现场,一些致力于成为“好汉”的西贝员工被隆重介绍。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农村出身,他们之前就是西贝的厨师、面点师、莜面妹。但如今,他们的身份是西贝的“好汉合伙人”。
30岁的西贝厨师长柳原发说:“我来自江西农村,我不怕吃苦,我特别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拼搏,为我整个家族树立一个好榜样”。当他成为西贝麦香村的“小老板”时,他的妻子告诉他:我就知道我不会白受委屈。
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朴素且打动人心的故事。许多餐饮店的底层员工都曾经有“自己出去开店,当个小老板”的朴素梦想,如今,这些底层员工,借助西贝平台与麦香村“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放机制,得以圆梦。
类似西贝这样,早早地推出合伙人计划,创始人毫不手软地稀释自己的股权,实行员工持股,进而,又推出了内部可以加盟的麦香村。不仅直观地提升了效率和创新动力,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许多未来可能茁壮的种子选手。
自合伙人制度以来,它就被认为是未来高效企业和组织的最终方向,没别的原因,因为这最大化地符合人性,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推动企业和组织的最终力量不是技术,也不是方法论,而是人,如何激发公司内部成员的“狼性”,光靠加薪升职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加薪这事儿,永远都横亘着一个天花板。
而依托大平台的内部创业,对于心存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借助平台的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到更多资源、资金与人脉,在背负最小压力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借助平台的经验和资源,年轻的创业者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你自己干必须要掉进去的“坑”,人家早已经从“坑里”爬出来了,不仅爬出来了,你跟着他走,他还把这个“坑”给你添上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种子刚刚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最后,祝所有脚踏实地的创业者能够走的更远。
这里是思维补丁的定制广告,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