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运营
网站运营学习,汇聚网站运营人的智慧,解读最好的网站运营途径,让学习网站运营的同学能够找到方向。从网站运营的基础到高级网站运营方法,这里都有您学习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爱运营

15天,0预算,30个500人微信群,如何做一场转化超千万的众筹活动?

爱运营  · 公众号  ·  · 2019-02-23 17:00

正文

导读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知乎网友onlykango的分享,通过结合自己做的不同众筹项目进行整编,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个进行裂变活动的方法论。

正文

作者: 知乎网友onlykango

来源:微电商之家

我最近花了一个多月,研究了18年最火的社交电商,尤其是社交电商初创时候是如何起盘的,以及为啥这些社交电商都要采用多级分销制度,我会在接下去的文章里做详细说明。


今天,我会分享一下如何通过众筹,实现千万级别众筹额的案例最本质的逻辑。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向切入,是因为18年有太多的类似社群裂变,公众号裂变之类的案例,或许,有些案例是值得学习,但绝大多数案例,其实没有可复制性或者叫可参考性。


比如,年初的网易公开课的刷屏,属于虚拟类产品,边际成本随着流量越来越大会变的越来越小,甚至可以忽略。如果你是卖衣服的,如何裂变?光衣服的成本,都可能亏的你底裤朝天。


为了让大家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微信裂变的本质,我结合之前做过的众筹案例,通过还原项目底层的运营逻辑,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个进行裂变活动的方法论。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知乎网友onlykango的分享,我通过结合自己做的不同众筹项目进行整编,做了更全面的方法论梳理,大家可以直接拿去用。


主要的逻辑框架如下:

1、明确社群定位是什么?

2、精准的锁定目标人群在哪里

3、精心的设计进群路径

4、完美的设置好进群诱码

5、迅速有效的传播推广

6、及时友好的社群维系

7、无声无息的社群转化

8、最后的总结


1

明确社群定位是什么?


我在运营众筹项目的时候,一般会在上线前3天建立微信群,我们叫预热群。由于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所以,每次建立群以及进来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个群是做什么的。


但如果是一个新平台或新项目单独做众筹,那么就要思考以下3个问题了。

1、这个是什么社群?

2、这个社群能给群员带来什么价值?

3、这个社群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通过这样一张表,其实已经很明确的看出来这个“社群定位”了。


这是产品交流群,聚集了大量产品支持者、行业发烧友。在社群里,大家可以了解产品的最新动态和参加福利活动,还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动态。最后,欢迎有兴趣的群员参加产品众筹。


2

精准的锁定目标人群在哪里


对于新项目来说,需要把这个项目做好,精准的前期种子用户或者首批用户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寻找这波用户呢?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 目标人群的基本特征——性别、年龄、学历、性格、喜好等

  • 目标人群聚集、活跃的地方

  • 目标人群的决策场景

  • 自身渠道的整理


1、目标人群的基本特征



2、目标人群聚集、活跃的地方



3、目标人群的决策场景

决策场景,意思是,目标人群决定使用产品的场景——促使目标人群对众筹项目感兴趣的场景。



4、自身渠道的整理

第四和第五,主要考虑的是依靠平台方众筹,需要思考的方向,一个是自身资源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比如身边的朋友圈之类的。



5、平台资源

另外一个是平台方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这个的话,一般都是平台运营会匹配好的。



3

精心的设计进群路径


综合前面整理的渠道,应该分别设计相应的进群方式。一般来说,以上所有的渠道,都会汇总到某个微信私人号或客服号上来。


由于某些项目的参与人数会比较多,所以,可以参考使用工具来辅助。 我们将通过工具实现进群的定义为:快速型进群模式。


官方发布图文——撬动种子用户/粉丝转发——扫码跳转到中间页——分配至各群——转发图文、截图给客服——审核通过,正式成为群员


快速型进群模式下,就是提高效率,但受尊敬感没那么强。


另外一种,就是手动一个一个添加以及拉群,定义为常规型进群模式。


官方发布图文——撬动种子用户/粉丝转发——扫码加客服好友、客服拉群——转发图文、截图给客服——回复关键词——正式成为群员

常规型的进群路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精力,看上去是比较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土方法”的效果差。


我们来看看“土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根据经历和观察,比较尴尬的是,快速型的社群裂变效果不管有多好,后续的社群活跃、维系、转化效果都很一般,甚至是沦为死群。


我们来看看“快速型进群路径”的优点和缺点



那么,如何选择进群路径呢?


如果是培养用户,需要转化达到最终的目标,可以选择“常规型的进群路径”


如果纯粹为了收割用户,没有长远的目标,可以选择“快速型的进群路径”


额外补充一下,跳转加群的中间页,可以用一些工具,如建群宝、爆汁、社群精灵。自动同意好友申请,关键词拉群等操作,可以使用wetool工具,免费的。


4

完美的设置好进群诱码


对于进群诱因,其实微商类的朋友圈以及海报,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所谓诱因,其实就是海报或文案最直击人性痛点的内容。一般来说,主要就是价格便宜,原产地直供,有大V背书等等。


那是不是意味着,诱因越多,越容易吸引进群呢?这倒未必,而且很有可能是反效果。关键在于,社群运营人员提供的诱因,能否击中受众的G点。


另外,优秀的运营人员,一般是自家产品的忠实用户。这种运营人员,能更懂目标受众的G点,也更容易发现目标受众不喜欢的事物。所以,如果你想充分把握进群诱因,最好是先把自己变为目标受众。


当然了,由于我们平台已经有成熟的众筹用户,所以,在前期的教育上会省去很多麻烦。同时,我们根据已有项目的整理,在文案海报亮点的提炼上有一套核心打法了。


但如果是新项目的话,就需要重新去挖掘用户需求了。在前面,我们已经锁定了目标受众:

  • 基本特征——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爱好,更易知悉目标受众的G点

  • 活跃地方——掌握目标受众活跃的地方,我们潜伏进去,融入目标受众

  • 决策场景——熟悉目标受众的决策理由,利于判断G点是否适合

所以,为了了解种子用户的需求,可以这样设置进群诱因:

潜伏其他众筹项目微信群——总结目标受众的G点——提炼进群诱因。


1

潜伏其他众筹项目微信群


如果你不了解目标受众,没有融入目标受众的氛围,又怎么可能找到目标受众的G点呢?


所以第一步,就是耐心、细致观察、融入目标受众。


2

总结目标受众的G点


暗中观察的正确姿势——拿出小本本,记录群内常见的聊天内容,并进行分析。

  • 聊天内容总结分类


通过这个聊天内容的分类,我们就能清晰了解目标受众最关心的是,众筹项目的一切利好消息。尤其是有大V站台、大批媒体宣传的项目,更受目标受众的追捧和支持。


另外一点就是,目标受众很容易跟风,所以不需要给目标受众太多的思考、干扰。一旦形成大规模的传播,很容易吸引大量目标受众进入微信群。


当然还有一些常见的了解用户G点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这类比较主动。我不采用的原因是,这类方法,需要由运营人员的主观意识来主导,被调研用户的意见容易受运营人员影响,进而导致调研结论不够客观。

举例:

①“你觉得XX产品的体验好不好?”

②“XX产品,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等等

即使你不是这些产品都是竞品,受调研用户都会察觉到竞争关系。


不管受调研用户偏爱你的产品,或是竞品,还是保持中立态度,最后的调研结论都难以保持客观。


3

提炼进群诱因


现在已经确定,最容易打动目标受众的诱因是“技术领先、大V站台、知名媒体曝光”,让目标受众相信,项目是值得支持的、投资回报率是高的。


对于运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大V为项目站台、找知名媒体为项目报道曝光。


这时候陷入了一个困境——如何低成本,找大V和知名媒体为项目宣传呢?相信不少运营小伙伴都会遇到类似这种的问题。


我的解决思路是,找破局点,利用已有资源,撬动大V和知名媒体。具体的流程如下:



拉拢大V之前,不要对大V有过度的崇拜。要知道,大V只是高级一点的用户,你要会发掘他们的需求,进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经过一番联系后,最终有8位业内大V项目站台,还有5个知名媒体的推广资源。知名媒体不仅可以强势宣传推广,还有就是在项目遭遇危机公关时,知名媒体的及时发声能很好地减缓外界的质疑,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口碑的损失。


事实上,如今的拉新、导流成本已经昂贵很多了,再也回不到前几年的低成本,很难依靠低成功率的内容专题策划、社群裂变等常规套路来获取大批用户。


运营应该关注的是,用户的G点,用户想要什么,这才是真正能驱动用户的内核,而不是学一大堆套路,硬生生地把玩法搬运过来。套路总会过时的,用户总会麻木的。只有真正地懂用户,才能不断延伸出新的玩法。


5

迅速有效的传播推广


现在,我已经有足够的资源了,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撬动目标受众转发项目信息,在圈子内形成大范围的转发背书,为官方微信群引入大量目标受众。


传播效果达到最优,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

传播效果=渠道+内容+时机


渠道: 确定传播渠道。哪里最多目标受众?哪里的目标受众最容易撬动?

内容: 根据传播渠道制定传播素材。什么传播素材最能打动目标受众?

时机: 目标受众什么时间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


针对“渠道、内容、时机”,如何把每个模块做到最优的呢?


1

渠道——决定了建群规模


这里有一个巧妙的地方,其他众筹项目的微信群,分为两类:达成合作关系、非合作关系。或者说以平台角度来说,分为平台掌握的微信群、项目方掌握的微信群。


  • 达成合作关系的微信群

这部分微信群是业内大V的微信群,要么是众筹项目的微信群,要么是业内媒体的微信群。由于我们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那么双方的资源就可以互相利用了。


针对这些微信群对应的大V,结合项目信息,量身定制宣传海报,利用官方在群里的号召力为背书,从而触发大规模的引流。

  • 非合作关系的微信群

这部分微信群是跟项目没有任何关联的,相当于要把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人转化为项目的支持者。那么,思路是:

找到共同标签——建立联系——确定宣传素材


这个共同标签就是,共同关注的业内大V。所以我在已确定合作的大V中,挑出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大V,并设计宣传海报。


· 平台方控制的微信群

由于平台方已经积累了很多项目,在这些项目里,平台也挑选了N多的优质投资用户建立了微信群,所以,一般都会根据项目情况推荐给这些用户。优质的微信群,转化率会高很多。


· 项目方控制的微信群

这个是指一些项目,由项目方自己建立的众筹群,一般来说,这些群粘性比较差,也比较杂乱,众筹结束后基本也沦为广告群了,所以效果较差,但也算是潜在用户,也可以利用。


2

内容——决定了分享人数


大V的背书, 能迅速吸引注意,但不能稳稳地大规模拉群的。要在吸引注意后转化为项目支持者,需要在宣传素材上设置进一步的转化诱因。


转化诱因的设置,从三个方面入手——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人性考虑

综上所述,物质激励能更好地转化加入项目微信群。


我们再来深入分析目标受众。实际上,目标受众是否大力支持众筹项目,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

  • 项目是否靠谱

  • 项目的发展前景

  • 项目的升值空间

  • 项目能带来的回报

于是,采用的转化诱因有:

  • 500人微信群,限时免费开放

  • 免费派送国际峰会VIP门票

  • 定期邀请大V分享业内动态

  • 项目发展进度披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