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
六局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转型升级,近年来创新研发了一大批代表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工程局官方微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专栏,全面展现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成果。
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地铁超深基坑及长距离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解决问题:
首先,天津第一超深地下连续墙,深达70.3米,易致成槽质量差,超长超重钢筋笼起吊难度大,对接时间长,拼接精度要求高;其次,超深基坑中的传统钢支撑会受温度变化、应力松弛和塑性变形等影响而出现轴力损失的现象;最后,地下负四层始发即下穿地铁5号线、6号线交叠区域,最小净距离仅有2.14米;软土已经多次受到扰动,土体易失稳;盾构半断面穿越土体加固区,盾构机姿态控制难度大。
创新方案:
第一,针对天津第一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难题,项目创新性研究出超深地连墙泥浆质量控制技术、成槽控制技术、钢筋笼对接下放技术、接头控制技术等,抓斗式成槽垂直度刷新国际纪录。第二,针对超深基坑变形控制严格的难题,项目运用钢支撑轴力伺服技术,实时对钢支撑轴力进行监测,及时自动补偿支撑轴力,达到控制基坑支护系统变形的目的。第三,针对天津首个地下负四层始发即下穿既有地铁线的施工难题,项目采用MJS加固外设单排钻孔咬合桩的“坑外坑”始发端头地层加固配合钢套筒盾构始发的方法,并引入自主研发的长线性隧道沉降智能无线感知系统,实现盾构机掘进全过程智能感知、施工调整和风险控制。
项目应用:
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肿瘤医院站项目的施工建造中。
肿瘤医院站是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的换乘站(与地铁5号线、6号线通道换乘),车站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与宾水西道北侧,于卫津南路路下南北向敷设。车站西侧为天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东侧为天津市肿瘤医院。车站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繁忙。工程包括共1站2区间,建筑面积约2.67万平方米,全长约3669米。车站和区间均为地下线路,其中,肿瘤医院站为岛式站台车站,地下四层,全长约187.3米,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丽江道站至天塔站区间总长约3481米,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设四处联络通道。
超深地连墙施工:
实现70米超深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成功率95%,垂直度控制0.5‰,顺利入槽100%,地连墙质量评估达到100%A类墙的成效。
伺服钢支撑系统:
实现不同深度土体的位移精准恢复,将变形控制由被动变主动。
BIM+GIS融合模拟:
实现既有线最大相对沉降为2.1毫米,后行线(右线)穿越过程中,既有线最大相对沉降仅为0.9毫米,且均未超既有线变形控制指标。
钢套筒始发工艺:
创造了天津市地下四层始发即下穿既有线,建造三层叠交隧道的先河。
责编:周 亮,李 娟,王想兰
校对:杨玖霖
审核:杜三聪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建六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素材来源:局党建工作部,局科技与设计管理部,交通公司
更多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