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六局
中建六局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六局

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丨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地铁超深基坑及长距离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中建六局  · 公众号  ·  · 2024-11-27 16: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建 六局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转型升级,近年来创新研发了一大批代表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工程局官方微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专栏,全面展现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成果。 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地铁超深基坑及长距离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解决问题: 首先,天津第一超深地下连续墙,深达70.3米,易致成槽质量差,超长超重钢筋笼起吊难度大,对接时间长,拼接精度要求高;其次,超深基坑中的传统钢支撑会受温度变化、应力松弛和塑性变形等影响而出现轴力损失的现象;最后,地下负四层始发即下穿地铁5号线、6号线交叠区域,最小净距离仅有2.14米;软土已经多次受到扰动,土体易失稳;盾构半断面穿越土体加固区,盾构机姿态控制难度大。


创新方案: 第一,针对天津第一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难题,项目创新性研究出超深地连墙泥浆质量控制技术、成槽控制技术、钢筋笼对接下放技术、接头控制技术等,抓斗式成槽垂直度刷新国际纪录。第二,针对超深基坑变形控制严格的难题,项目运用钢支撑轴力伺服技术,实时对钢支撑轴力进行监测,及时自动补偿支撑轴力,达到控制基坑支护系统变形的目的。第三,针对天津首个地下负四层始发即下穿既有地铁线的施工难题,项目采用MJS加固外设单排钻孔咬合桩的“坑外坑”始发端头地层加固配合钢套筒盾构始发的方法,并引入自主研发的长线性隧道沉降智能无线感知系统,实现盾构机掘进全过程智能感知、施工调整和风险控制。


项目应用: 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肿瘤医院站项目的施工建造中。


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肿瘤医院站


肿瘤医院站是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的换乘站(与地铁5号线、6号线通道换乘),车站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与宾水西道北侧,于卫津南路路下南北向敷设。车站西侧为天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东侧为天津市肿瘤医院。车站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繁忙。工程包括共1站2区间,建筑面积约2.67万平方米,全长约3669米。车站和区间均为地下线路,其中,肿瘤医院站为岛式站台车站,地下四层,全长约187.3米,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丽江道站至天塔站区间总长约3481米,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设四处联络通道。


特色亮点


超深地连墙施工: 实现70米超深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成功率95%,垂直度控制0.5‰,顺利入槽100%,地连墙质量评估达到100%A类墙的成效。


伺服钢支撑系统: 实现不同深度土体的位移精准恢复,将变形控制由被动变主动。


BIM+GIS融合模拟: 实现既有线最大相对沉降为2.1毫米,后行线(右线)穿越过程中,既有线最大相对沉降仅为0.9毫米,且均未超既有线变形控制指标。


钢套筒始发工艺: 创造了天津市地下四层始发即下穿既有线,建造三层叠交隧道的先河。



责编:周   亮,李   娟,王想兰

校对:杨玖霖

审核:杜三聪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建六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素材来源:局党建工作部,局科技与设计管理部,交通公司


更多精彩阅读↘


聚焦中建六局2024年“科技创新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