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如今在北京各大商场、影院里,娃娃机和迷你KTV已悄然兴起。在投资者眼中,二者俨然成为时下的新风口,既有“线下终端”,“线下流量入口”的时髦概念作为噱头,又有“躺着都能赚钱”、“一本万利”等接地气的口号鼓噪,在资本的推动下,市场规模快速往前涌动。
以娃娃机为例,从2013年开始,抓娃娃机出货量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的抓娃娃机总量已经超过200万台,年营收入约600亿元。
而迷你KTV作为新生事物,其声势也不容小觑。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而2018年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70.1亿元,增长率达120.4%。
2016年下半年,线下迷你KTV开始席卷全国。目前迷你KTV入局者已经达到10多家,主流KTV玩家目前有友唱M-bar、咪哒miniK、WOW屋、聆哒miniK、爱唱Love sing等。2017年,友唱和咪哒miniK等均获得资本融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还有若干小道消息充斥期间,“娃娃机套路深,一台娃娃机每年可赚30多万元。”“迷你KTV有逼格能赚钱,三个月包回本,月利润不少于两万。”这些消息让不少找不到好项目的创业者眼睛一亮,而张平就是这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但骨感的现实很快就给他丰满的想象重重一击。
张平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他觉得娃娃机都存在这么多年了,这个市场应该不太好做,而迷你KTV应该会受年轻人喜欢,玩的人肯定不少,市场空间也应该会比娃娃机好些。
“本来是快六万块钱买下的两台机器,买过来没多久就开始降价,后来两万多钱就能买两台,再后来又说不要钱了,只要交3000块钱押金就行。”事实上,张平的烦心事还不止于此,各大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始不约而同的烧钱抢位。
“我买的那两台机器,刚进入商场时,运营商跟我说有点位保护政策,也就是说我的机器放进这个商场后,运营商就不能让别的代理商进来了。问题是,商场不管这套啊,只要你给钱,其他啥牌子都能进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做迷你KTV的人来说,“点位”特别重要,在同一个商场,点位好的位置月收入能超过两万元,这些特别好的位置一般人很难搞到手,即使到手了租金也会特别高,而点位在犄角旮旯的机器月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很显然,张平属于后者。
痛定思痛后,张平一咬牙,把两台KTV机器转让给了别人,扣除各种折旧费用后,这笔生意,他亏了两万多,张平说他准备在娃娃机上把损失找补回来。
但娃娃机真的就是“躺着数钱”的买卖吗?干这行将近十年的赵先生听完张平的经历后,感慨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这哥们不过是运气好,商场的负责人估计也不太懂,白给了他两个好点位而已。”
赵先生说,10年前,他就在广东番禺经营娃娃机,这个地方生产了全中国90%以上的娃娃机,要是娃娃机那么挣钱,那些工人不都早就发财了?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娃娃机大多还是游戏厅的娱乐设备,直到这两年才开始从游戏厅往外搬,能否抢到好的地段,才是娃娃机能否盈利的关键。
赵先生说,在他经营的娃娃机场地中,最贵的租金一个月要5万元,最便宜的也就1000多元。“早先我一个朋友通过我拿到接近成本价的娃娃机,前前后后大概有两百多台,如今一个月平均摊下来也才挣三万多,挣钱哪有那么容易。”
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张平买的娃娃机算是此类产品中极其廉价的,实际上,娃娃机的产品价格极其悬殊,从不足千元到5万左右,各种价位的娃娃机应有尽有,而价格昂贵的机器就相当智能了。“你想让娃娃什么时候掉,就什么时候掉,啥都可以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不能调的,只要娃娃吸引人,三个月肯定回本!”生产娃娃机的厂商坦言:“就是要让人抓不到,才能挣到钱啊!”
对于娃娃机背后的猫腻,赵先生透露道:“娃娃机的那个爪子,你知道吧,是可以通过调整电压来控制手抓力度的,一般都有强抓和弱抓,设定成弱抓的话,差不多四五十次才能抓中一个,另外,娃娃抓起来的时候,一般就是强抓,时间是两秒,两秒后,娃娃被抓到空中时变成弱抓,娃娃就掉下来了,总有一种让人差一点点就成功的感觉,引起顾客连续投币非要抓回来的欲望。”
“当然,这个尺度要控制好,毕竟概率太低也就没人玩了,所以,我给客户的建议是设置成30次一个娃娃,这样的效果最好,另外,商家也经常遇到玩娃娃机的高手,遇到这种人,就算倒霉了” 赵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