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较早follow我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我除了喜欢分享关于极简的生活态度给大家外,也提到过零垃圾。不熟悉“零垃圾”这个概念的朋友们,大部分也都知道Lauren Singer这个已经被多家知名媒体宣传过得“零垃圾”女孩。
她四年的生活垃圾,用一个500ml的玻璃瓶就可以装完,除了对环保事业的百分百热忱外,她强大的意志力也是让人非常钦佩。拒绝了所有曾经爱吃的带塑料包装的零食,买蔬果也拒绝带有粘性食物标签的。连平时的洗浴产品,也几乎都是DIY自制的,以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我承认做到跟Lauren Singer一样未免太苛刻了。每个人的生活重心本就不一样,实现“零垃圾”会牵涉很多额外的精力。但其实,减少垃圾的制造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容易,你不需要完全杜绝零食拒绝网购、不需要像Lauren Singer一样连洗浴产品都自己制作。只需要遵从以下简单的替换方案,就可以为我们的地球村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便当盒 VS 一次性餐盒
当我还是一个上班族的时候,为了严格履行自己的饮食+健身计划,我一般都是自带午饭,偶尔去食堂吃饭,也尽量选择少油少盐的菜品。所以,最开始的自带午餐并不是出于环保考虑,但当看到周围同事乐此不疲地图省事儿,几乎每日都叫外卖的时候,我会感慨自己的决定多么正确。我不想成为那个每日都制造大量塑料垃圾的人。
后来,我开始创业。不用带饭了,但也会为了节省时间,为了更好的营养配比,自己偶尔也备餐。准备好根据时长放在冷藏/冷冻保存,也特别方便,而且环保👇
除了给自己做饭,我也会给杨先生带减脂餐,前阵子他成功减重10斤~当然除了我的功劳,也因为他坚持运动:游泳+踢足球👇
试想一下,如果这一餐餐都变成“叫外卖”,会制造多少塑料垃圾?尽管有心的品牌,会选择环保的餐盒,但是能做到正确回收的消费者也是凤毛麟角。
外卖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而且我要承认,我也没有戒掉外卖,时间紧迫也偶尔会吃。但是我想呼吁的是,大家起码要有意识,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然后,尽自己所能,有所改变。❤️
束口袋 VS 塑料袋
当我有意识避开塑料袋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时刻,我是会妥协的,即:当我买带着泥土的蔬果的时候。因为很多带着大量泥土,我最后还是拿了塑料袋包裹住再放进我的布兜子里。然后我意识到,只要我买几个束口袋替代塑料袋装那些带着泥土的需要特殊照顾的蔬菜,买菜就可以跟塑料袋完全say goodbye了~(买肉类豆腐自带保鲜盒,如果实在避不开,就二次利用塑料袋)
而且用束口袋,比塑料袋简直精致好几个level
大概是我心里住着一个村妇,总向往着天天提着菜篮子在院子里收获自己种的蔬菜,然后隔三差五再去山上采点野菜做沙拉哈哈~估计那时候连束口袋都能省了。
不锈钢吸管 VS 一次性吸管
吸管的细节是最近注意到的。之前出去吃饭,给吸管也是从来不用,直接用杯子喝就好啦~主要是换季了,空气越来越干燥,睡前偶尔也想喝口水抵御一下干燥。
然后我会挣扎着探出被窝儿,抱起杯子,尽量直立起身子才可以喝到一口水~这时候心里想的都是“我要吸管~吸管是个好发明!哎?谁发明的吸管?” 然后就把我的梅森瓶配的不锈钢吸管拿来喝水用~不得不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现在我打算如果和朋友逛街,也带着我的梅森瓶和吸管去征战奶茶店了~因为还没有经历过自己拿杯子打饮品的经历,需要试试看来迎接一些侧目了😊 嗯 我会觉得我很酷~(减肥的小伙伴,奶茶选择用牛奶而非奶茶粉勾兑的哦~选择少糖或无糖...我也是操心)
蜂蜡棉布 VS 保鲜膜
第一次知道“蜂蜡棉布”这个东西是在外网看到零垃圾博主用棉布包裹食物野餐,那个场景简直太美好了!然后自然而然,我就开始了解这个对我来说还是很新奇的东西~之前我也在我的好物分享专题中写过“蜂蜡棉布”,它可以重复利用,清洗也是非常方便。不过,这款产品国内不易购买,价格也贵。我买了3张,200多人命币。其实,我们可以在家中自己制作,想做什么规格随心所欲。将干净的棉布浸透在熔化的蜂蜡中,晒干就可以啦!试错成本低,第一次制作出现问题也不会心疼。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我刚刚在youtube上学会,真的超级简单,想失败都难,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Step 1:
Ste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