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进出口银行  ·  助民企 赋新能 |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智能制造】10分钟洞悉数字制造的未来世界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11-22 03:03

正文

,万物更生,时代“新物种”正在苏醒。

关于明日世界的无限创想,让公众聚焦“技术”如何引领变革,重构未来。


今天的巨无霸来自于昨天的新物种。2017年11月5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管理盛会——《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暨甦盛典•新物种商业Talk上,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先生 在精彩的主题演讲中,勾画了 数字化制造的未来世界


点击收看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先生精彩演讲《数字化制造》


点击 【阅读原文】

可观看高清演讲视频



演讲精华回顾


在过去的近30年里,传统制造业在生产效率,质量,物流成本方面年均的优化效率是千分之几,而在接下来的5年内,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物流的效率将会大幅提升,质量也是如此,会超过平均10倍以上的增长,未来制造业将进入一个指数级飞跃的时代!



六大数字技术颠覆性创新

让传统制造业进入指数级增长时代


1999年,财富500强上榜企业到今天,有50%已经消失。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40%的企业不复存在。很多企业因为科技变革的原因,被兼并、重组、破产或者拆分。是什么样的科技推动了这一变化呢?六大数字化科技将会彻底的颠覆并推动传统制造业进入指数级增长的年代。

高性能计算。 今天一台手机的运算能力已经超过了10年前一台服务器的效率。


人工智能。 后面有很多的演讲都是关于人工智能,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传感器。 我们很快将进入一个万亿级传感器的时代。所有的物、设备、车辆、人员都会被传感器连接在一起。 传感器的成本在大幅降低,体积在快速减小,效率大幅提升。这一切都将彻底改变制造业,让产线、工人、设备、装备能够连接在一起。


机器人。 将彻底改变我们作业的模式。一方面让车间更加智能,全自动化,另外也会衍生出柔性制造,推动个性化定制。


人机协同。 无论是VR还是AR,包括现在热门的脑机接口的科技,直接把人和物连接在一起,大幅提升效率。


众包。 类似于另一种分享经济,未来生产会以小的单元,碎片化分布到各个领域。在硅谷的很多软件公司在承接新项目的时候,会通过社交媒体的形式把设计,代码编写,测试分包给其他企业。今天,有75%的五百强企业在用众包的技术来进行研发和设计的工作,预计到2025年,可能有50%的雇员不再是长期的雇员,众包将是未来生产活动展开的重要形式。



未来制造业的三大趋势

——大规模定制,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分布式制造


1)“大规模定制”成就哈雷摩托成功转型

绝大多数的传统制造业都是以“大规模制造”方式而展开的,流水线生产,按库存来销售,但定制化成本很高。在“大规模定制”的时代,怎么确保在成本没有大幅上升,而交货效率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满足个性化需求?


今年3月份,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哈雷摩托的管理层,高呼 雷摩托,美国制造 ”。为什么是哈雷摩托?因为哈雷摩托是美国制造业转型的典型。哈雷摩托是美国传统的经典品牌,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它的用户年龄老化非常严重,被日系的品牌打击得非常厉害。




他们做了一些变化来应对这样的挑战。他们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大量使用了机器人,制造了柔性生产线(即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他们给客户提供了高达1700多种选项来进行定制,能够做到90秒生产一辆摩托车,交货时间也从原来的21天缩短到了6个小时,彻底改变了效率,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生产面积也缩减。


2)“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

传统以制造为中心的企业是以生产产品为中心,根据产成品的成本,物流成本和一定的利润定价,以销售产品来获取利润。产品卖出之后,一般不干预产品的使用的过程和运营的效率。只是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提供运维和维保。制造向服务转型最典型的趋势是我们不靠出售产品而获利,而是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结果、数量和效能,按服务进行收费。从产品的供应商变成了服务的供应商,参与产品的运营,通过大数据了解产品实时使用的状况,提供运维检修的方案。

维斯塔斯。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商,但它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设定了新的战略,要做全球最大的风机服务提供商。2016年维斯塔斯的年报显示,它的服务订单收入已经超过新增产品 订单 的收入。今天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都是全球领先的,但是如果细分看一下,比如以工程机械为例,我们基本上占据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服务收入占比只有不到20%。而行业的领头羊卡特彼勒高达60%,小松高达40%。SAP怎样和维斯塔斯合作,完成制造向服务的转型?


维斯塔斯通过大量预置传感器,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时了解风机在用户端使用的情况。这些大数据被上传到云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的方式,来预测这些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提供预防性检修,运营效率会大幅提升。它们按照确保风机正常运行的效率来向客户收取费用,而不是零部件更换的方式。在维修过程中,一些新的科技也得到了应用,无论是无人机,人工智能,还是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

3) 3D打印驱动分布式制造 UPS将建上千家3D打印工厂


第三个趋势可能对整个制造业的冲击将是颠覆式的,那就是分布式制造。今天的“集中式制造”是把原材料部件从各地运到装备中心来进行生产,物流和生产周期长,对市场反应速度慢。“分布式制造”最大的推动技术是3D打印的跨时代发展。在用户就近区域建立3D打印工厂,就地生产,并且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的方式,用众包的形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它能够灵活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能够做柔性制造。

事实上,今天3D打印已经开始覆盖了所有的衣、食、住、行。如阿迪达斯的3D打印球鞋,通过扫描脚的形状来定制我们的鞋子。食物定制打印,把食物液化作为打印的原料,根据自己设定的菜谱,

打印任何口味(川菜、粤菜),根据不同的营养成分,甚至不同的热量来定制你的食物。第三个是住房,现在在美国,包括在阿联酋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开始引入3D打印,它不仅仅打印墙体,它能一次性打印涉及到的所有管道和线路。


汽车,这个超跑叫“刀锋”,目前在硅谷已经实地被打印出来了,它的百公里提速是两秒,大量采用轻质化的材料,在数天之内完成了制造。人体的打印,目前对于那些软骨组织、骨骼类的打印已经非常的成熟。很快在实验室里就将完成对人体器官的打印。它可以把患者的细胞进行培育的方式,以你的细胞作为打印的原料,来确保没有任何的排异。肝脏的打印,甚至心脏的打印在未来3-5年内就会实现。想象一下,可能过了五年之后,我们的白酒促销的广告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买十箱茅台,赠送一张3D肝脏打印券。


人工智能是推动3D打印发展的巨大的动力,因为人工智能在新材料,特别3D打印的材料的研发上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今天能够用于被打印的原材料900多种,但是在美国当利用人工智技术来做新材料研发,可能在未来的两年之内,会有超过两万种的原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会造成怎样的冲击呢?

UPS,是一家传统的物流企业。它和SAP在合作做什么呢?UPS在全美建立了30多个3D打印的工厂,按照计划未来五年将会在全球建立几千家3D打印的工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通过众包的形式来设计你需要的产品,包括使用的原材料的特性,而且所有的设计图纸加上对原材料特性的要求,会形成一个数字化的物料清册,并被发到当地的打印工厂。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传统的方式,我们把所有的零部件全部通过物流的方式,运送到当地进行生产或者组装。但是在分布式制造,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数字化的供应链,你只要把原材料的设计的要求、特性发送到当地的3D打印的工厂,他们就能够快速的打印出来。而这一系列对于整个传统供应链完全是重构的形式。今天我们只是打印某些关键的部件,但未来我相信,我们能打印越来越多的复杂类的产品,而且所有的产品都将是个性化定制的,而所有的制造都是在就近完成的,因此它能够快速的交付给我们的最终的客户,并且成本得到了大幅的降低,这就是3D打印对未来分布式制造带来的颠覆性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我们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从 制造向服务的转型 ,从大规模制造向 大规模定制 的转型 ,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如何在全球 布局分布式的工厂 ,及时在本地交付我们的产品;如何利用 人工智能 的技术推动新材料的研发来改变生产的工艺和流程,这将是数字化制造的未来。我希望所有的中国制造的企业,能紧握着这个时代的节拍,SAP希望与您一起能够为中国的企业来完成数字化的转型,谢谢大家。




延展阅读:

“智”汇东莞“数”享未来--数字化工厂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原创: PISX 湃睿科技

伴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数字化的转型是制造业升级必然之路。珠三角是中国电子制造业最密集区域,东莞更是有“手机之都”美称,是珠三角电子工厂最聚焦的城市。CMM展(原中国手机制造技术.自动化展)是由数十家中国领先的电子制造工厂联合发起,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展品最多、品类最齐的手机制造技术专业展。

5月17日,由CMM展与智汇工业主办的“智”汇东莞“数”享未来--数字化工厂应用论坛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集了行业领先企业与专家分享:工业互联网及3C电子产线数字化应用。与会嘉宾来自手机制造工厂,及其智能家电、智能穿戴、传统家电、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物联网电子、新能源电子等行业专业观众。

数字化制造(Digital Manufacturing),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制造业是如何实现?希望通过本次高峰论坛、进一步助力未来制造,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其中,上海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曾祥宇先生就此次活动主题分享了数字孪生助力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方案:

数字孪生的起源

数字孪生起源于NASA,采集在天上的卫星数据输入地面上的备份卫星,用于观察运行状态。中国的天宫一号上天时,地面也有备份,就是后来的天宫二号。当属于物理孪生,受限于信息技术不够强大。2003概念提出,2014开始受到企业关注,2017年大规模解决方案、应用落地。

数字孪生的最新应用

波音宣称2035年每交付一架物理飞机同时会交付一套数字孪生飞机。数字孪生技术(Digital Twin)让飞机的质量提升了 40%-50%,目前依然处于这项技术很早期的阶段

印尼狮航、埃航空难……,如何让飞机在制造、维修和飞行过程中更安全、可控?除了常规的检修还有一个被热议的技术方案——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关键点

1、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的数据产生与采集

2、数字空间

数字空间的模拟与展示

3、数据和信息交互

实现虚拟车间与物理车间的无缝集成、实时交互与融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