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本账号归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所有,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行业宏观发展,企业管理案例,管理真知灼见,个人心智提升等相关信息,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w.adfait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刚拿下全球五个第一,又瞄上万亿大市场,这家公司根本停不下来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8-11-14 21:01

正文

物联网之于京东方,早已不仅是愿景、战略,更是战线、战场。


来源: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贾澎


“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京东方再一次走在了转型的关键之路上。



把平板电脑像折纸一样对折,就变成双面屏手机。



能手把手教人弹钢琴,还能随时向家长汇报孩子练习成果的智慧钢琴。


设置在玄关的穿衣镜,能轻松控制家中智能设备。


架设在浙江乌镇水上集市的摄像机,在5G环境下,把纤毫毕现的8K画面,实时展现在北京怀柔会场。



这些震撼感官的黑科技,只是2018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BOE IPC·2018)上展示的,数百种刷新认知的科技成果中的一小部分。


11月7日,以“赋能物联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18(BOE IPC·2018)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办。


在曾经举办了2014年APEC峰会的优美湖畔,全球众多企业界重磅人物,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医学、通讯、艺术等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一起,深度探讨了科技、商业、生活的未来。


大会中最受关注的部分,无疑是京东方创始人、董事长王东升的开篇演讲。他的演讲,昭示着京东方未来的走向。



王东升今年的演讲主题是——应用场景:物联之钥。


“只有聚焦场景,才能抓住需求的本质,更好地满足需求,实现更佳的用户体验,从而实现物联网价值创造。”


“因此,我们说应用场景是打开物联网价值创造之门的钥匙。” 王东升说:“京东方讲的‘ 芯屏气/器和 ’也就是这个道理。”


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正是BOE IPC·2016上王东升的演讲主题。


“开放两端”指京东方将开放应用端和技术端,与全球伙伴共创共赢。而“芯屏气/器和”,则是王东升对物联网形而上的理解:


软件和内容是无形的,如同空气一样存在或被传送,称之为“气”;各类功能硬件是有形的,不妨称之为“器”。


物联网就是将芯、屏和软件等要素和谐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价值创造系统。


这是一种新的包容性产业生态系统,王东升把系统及其形成过程称之为:芯屏气/器和。


京东方的名字一直与“液晶面板”强关联,然而王东升对物联网的思考,绝非心血来潮。


早在2014年,京东方就启动了有限、相关、多元的战略转型,由单一显示器件业务向显示器件(Display Device Business)、智慧系统(Smart System Business)和健康服务(HealthCare Service Business)三大板块转型,即“DSH”战略。


2016年IPC召开时,京东方正式升级企业定位,由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为物联网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到了2017年第二届IPC上,王东升的演讲从哲学思考具体到了战略观察。


他认为,物联网的驱动力是人工智能,当前我们正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就是物联网发展的1.0阶段。物联网刚刚开始,充满着机会。


“我们把京东方定位为一家物联网公司,是一家为信息交互与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 王东升对媒体说。再一次,京东方的定位表述升级。


今年的IPC,对于想挖猛料的媒体来说,显得不够刺激。因为,京东方只是在物联网的道路上继续向前,绝无丝毫的动摇。


而人们也能强烈感觉到,王东升已经找到物联网世界大门的钥匙——场景。


展示区中,那些全面融入场景的产品,也在印证着, 物联网之于京东方,早已不仅是愿景、战略,更是战线、战场。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9万-11.1万亿美元。中国物联网市场到2017年已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预计到2021年,我国物联网平台支出将位居全球第一。


一场范围波及全球,将导致众多产业重新洗牌的物联网世界大战,已是炮声迫近。而京东方,则暂时站在一个有利位置。



开战前占据有利位置,历史中的京东方也是如此。


京东方前身北京电子管厂,是国家“一五”计划中由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


当80年代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北京电子管厂由此陷入困境。到1992年,已连续七年亏损,濒临破产。


那年,年仅35岁的总会计师王东升临危受命,出任厂长。


对于一家资产负债率高达98%的厂子,银行不愿意放贷,没人愿意投资。王东升带头出资5000元,带动2600多名员工,凑出650万资金,让北京电子管厂顺利改制成了京东方。


改制后的京东方,主要产品是电真空和半导体器件以及为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配套的核心零部件。90年代中期,通过以不到50%的比例出资,先后与多家日本、台湾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以这种方式,京东方以较小的投入撬动了市场。到1997年时,凭着4000万的年盈利,顺利登陆深交所,募资3.5亿。


有了钱的京东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继续在电子产业深耕细作,还是直接转战高利润的房地产?虽然历史不能被架空,但如果王东升带领京东方转战房地产,中国很可能多了一家会赚钱的企业,失去一个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


1999年,京东方把CRT显示器做到了世界第一。但在CRT事业顺风顺水时,京东方却在1998年确定了以TFT-LCD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液晶面板行业是超高技术、超高资金门槛的行业,王东升的选择在外界看来,如同赌博。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那时,国内企业还在不断上马新CRT生产线。就连汤姆逊这样的全球电视机霸主,也没有预料到趋势的变化来得如此迅猛,只因从CRT到平板电视慢了一步,很快就落得被兼并的下场。


同时,尝过合资好处的王东升也深知,合资换不来核心技术。面对TFT-LCD产业已发展30多年的多处技术壁垒,王东升定了一个分五步走的20年战略计划,从追随者、追赶者、挑战者、领先者到领导者。


2003年,韩国现代集团负债累累,寻求出售旗下的液晶面板业务。京东方抓住机会一举拿下,以3.8亿美元将其收入囊中。由此,京东方进入液晶显示领域,主要生产中小尺寸屏幕。随后,恰逢全球液晶面板大涨,完成并购后的京东方年营收达破纪录的111.8亿,较上年猛增133.7%。


之后,京东方在中国的液晶面板制造领域,不断地创造着历史。


2005年,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正式量产,翻开中国自主制造液晶显示屏的新篇章。


2009年,在经济危机和行业低谷的情况下,京东方在北京开工建设国内首条高世代线——8.5代TFT-LCD生产线,并于2011年量产,结束了国内“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


到了2015年,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开工建设,成为全球最高世代线。


此外,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京东方也持续发力。


2015年,京东方兴建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并于2017年10月底提前实现量产,一举打破了韩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并成为继三星之后全球第二家实现柔性OLED量产的企业。



如今握有核心技术的京东方,已连续多年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业内第一,美国IFI Top 50,增速全球第一;连续多年,在WIPO全球国际专利报告中,位列前10。


最近《财富》杂志发布的全球未来50强,《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100强,京东方均位列其中。


在TFT-LCD领域,京东方已经是绝对的全球老大。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排名中,京东方以1250万片位列全球第一。


这是京东方继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四大领域出货量实现全球第一后,在电视显示屏细分领域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至此,京东方已拿下五个全球第一。


然而,与其他重资产、高技术壁垒、高成长性的企业类似,被投资者称作“烧钱机器”的京东方,成长中也一直伴随着盈利的压力。因为时有亏损,它也是颇具争议性的公司。


2017年,是京东方财务上大丰收的一年。当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了36.15%,归母净利润75.68亿元,同比暴涨了3倍以上。股价也是一改此前的颓势,最高涨幅超过了100%。


不过,受到来自于显示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今年京东方的股价走势并不理想。


面对各种压力、收获各种胜利的王东升,对于舆论表现得很淡定。


电子管到半导体、CRT到液晶两次技术变革浪潮中,他都引领着京东方,不但没有被凶险的市场所吞噬,反而乘风破浪不断向前。


在物联网时代来临的当下,与1992年以来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一样,王东升不断地深刻观察、积极思考、坚定行动着,并尽全力在大浪到来之前,让京东方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在BOE IPC·2018的众多未来感十足的展示品中,BOE画屏展示区似乎不是那么火爆。


这个带着画框的液晶屏,能完美还原画作质感,还能让用户从手机上一键切换优秀画作、摄影作品。但考虑到京东方在显示设备制造上的实力,这是理所当然。


然而,BOE画屏的背后,却又隐藏着全新的艺术品市场生态。



画屏的内容源来自海量艺术内容库。目前,已有国家图书馆、央美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内的40多家国内外顶级艺术机构,5000多名艺术家,100多万件艺术作品聚集在这个平台上。


同时,这块液晶屏还连接着更多的不同行业的生产者、分发者和使用者。


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画作上传到数字艺术平台进行版权交易;艺术教育者可以将教学经验,通过AI老师帮助更多人学习;摄影迷可以发布摄影作品,用于出售;孩子则可以选老师、选风格,得到绘画教育服务。


装饰公司可以将数字画屏融入到装饰设计;零售渠道商,可以选择成为京东方的代理商。


而作为平台方的京东方,则成为了《数字化艺术品图像展示系统》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


BOE画屏的定位,是京东方的新战略定位的缩影: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与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


而从设备制造公司,转型为物联网公司,打造一种围绕场景的生态,则是京东方的着力点。


正如王东升在本届IPC大会中所言,对全球伙伴而言,京东方是开放的。


在产品和技术端,京东方可以投资,也可以采购,也可以通过京东方OMO体验店网络销售。还可以通过联合实验室、联合项目开发等形式共同拓展新机会。


在市场和应用端,欢迎合作者与京东方一起开拓新市场、新应用,增加更多的客户/用户接触点,让更多人成为京东方产品和服务代理和OMO加盟店伙伴。


事实上,近年来京东方已在物联网的道路上走出很远。


如今,已有数千家合作伙伴加入到BOE物联网生态中来,平均日交易合同数百件。BOE共建物联网价值创造新生态的倡议,已开花结果。


以近年来,处于风口之巅的智能零售为例。


针对传统上门店物流、货品管理、人流等多处痛点,京东方研发了集成智能变价、信息发布和货架管理3大模块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智能变价模块可以实现1秒实时变价、产品溯源和真品鉴别,排除了缺/断货风险。


信息发布模块可以不间断播放广告,配合传感与人像识别等功能实现精准营销,为门店带来近20倍的广告收益提升。


货架管理模块实现了智能库存管理和OMO联动购物,门店整体坪效提升了17%。


通过赋能线下门店,京东方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业务已覆盖全球55个国家,入驻门店超1.6万家,从国际知名的沃尔玛、家乐福、Media Market等大型国际商超连锁,到7 Fresh、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的先行者,都可以看到来自京东方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再如智慧医工领域,是京东方2013年正式布局的业务板块,自成立之初就将“以人为本,数字驱动,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其中。


移动健康事业群以生物传感、H-IoT、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为用户提供便携式家庭检测设备,通过对健康大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管理、AI问诊、智能转诊等服务。


明年,京东方平台首要目标是推出多款移动健康设备,完善平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健康服务事业群创新性的融合医疗、信息、人工智能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聚焦数字医院、再生医学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合肥京东方数字医院是京东方自主规划和建设的首家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在BOE IPC·2018上,京东方首席执行官陈炎顺详细描绘了京东方在智能物联布局的版图:


京东方将依托显示与传感核心技术,发展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三大事业。


今年年中,京东方对组织机构做了相应调整,将DSH事业板块细分为7个事业群。


端口器件,分为显示与传感器件和传感器及解决方案2个事业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