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事件:
4月电动汽车销量数据发布。电动乘用车4月销量同比增长41.1%,4月电动商用车产量为3,589辆。
坚持“一带一路”产业大趋势不动摇,看好混改+国改带来行业变化。继续推荐组合:
特变电工
、
海兴电力
、
涪陵电力
、
三峡水利
。
“一带一路”峰会周末在京召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已经切实成为电力工程总包和电力设备相关公司再增长的重要引擎,对海外项目信贷的放松从根本上推动了项目的加速落地,为工程总包商提供了有力业绩保障。
我们仍持续重点推荐龙头
特变电工
,公司海外输配电订单15、16年分别达到12.3亿美元和39.3亿美元,资金来源均为进出口银行两优贷款,回款风险小,3-5年内按照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公司兼具民企机制以及央企实力,17年下半年开始海外业绩开始进入确认高峰,配股摊薄前17年动态估值13倍,无论是公司历史动态估值以及同类型公司估值对比,均为估值洼地,坚定推荐!
重点推荐
海兴电力
,优秀的电表供应商,海外业务占比50%,公司对系统集成进行了大笔投入,在海外开始配用电系统市场(毛利55%),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40%以上,远高于同类电表公司。市场存在较大预期差,是行业孕育的新白马,17年估值25倍,次新股。
继续看好“两改”带来的投资机会(国改+混改):我们推荐
三峡水利
与
涪陵电力
组合。重庆有望成为电改的突破口,三峡水利将承载三峡集团从发电企业进军配售电企业的宏伟规划,预计三峡电网成型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售电量及电力来源都将出现大幅度变化,重点推荐。涪陵电力是国家电网节能服务公司的上市平台,也是国网针对电改的布局和应对之策,配网节能空间400亿以上,公司具备垄断性质和高成长性,17年估值35倍,18年25倍,重点推荐!
特斯拉:
特斯拉最新车型Model Y可能于2019年底开始交付用户。Model Y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定位低于Model X,可以被视为是其较低成本的版本。Model 3于今年七月顺利实现量产的可能性极高,届时特斯拉将拥有总计三款在产的量产车型,凭借强大的设计能力和量产经验,预计Model Y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性价比继续提升。特斯拉已经完成了向平民化、大众化的转型,进入全面放量阶段。 建议三条主线寻找优质标的:(1)供需格局好、行业壁垒高的行业龙头,材料优先:
赣锋锂业
、
中科三环
、
天齐锂业
;(2)主流供应链核心零部件龙头,关注电机:
拓普集团
(汽车组覆盖)、
宏发股份
、
汇川技术
、
国轩高科
;(3)快速切入主流供应链的供货商:
亿纬锂能
、
方正电机
。
储能:
用户侧储能进入全面商业化应用阶段,除各类大型工厂等用电大户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也成为储能的应用场所。随着储能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削峰填谷的经济效应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17年,全国化学储能容量可达到500MWh左右,开工建设及交付项目进入高峰期,项目进入兑现阶段。推荐标的:
南都电源
。
燃料电池:
本周,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为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提供进一步的制度保障。燃料电池安全标准的明确,将有助于燃料电池堆研发企业及汽车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为全面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今年很可能成为燃料电池汽车初始爆发的元年。重点关注拥有稳定、成熟的核心燃料电池技术的企业:
大洋电机
、
南都电源
(参股大连新源动力)。
电动乘用车4月销量同比增长41.1%,其中,A00级别销13,520辆,占总销量比重达46.3%,主力车型北汽EC180与知豆D2分别销4,352辆、3,709辆,合计占据A00级别60%以上市场,今年A00级车型大放量趋势确定;此外比亚迪e5、吉利帝豪EV等A级车老主力车型销量也逐月恢复。4月电动商用车产量为3,589辆,同比-66.5%,环比6.2%,根据目前订单情况看,商用车放量时点预计在三季度。随着地方补贴加速落地,甘肃、江苏、江西、贵州等省纷纷推出地补细则,我们认为5月销量有望加速复苏,维持二季度同比增长40%以上,全年产销70万辆预期不变。
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日前宣布全面分拆旗下的动力总成部门。原公司将专注于电子电气业务,多家全球一线车企及零配件供应商已宣布全面推进在华电动车及在华设厂业务,汽车电动化浪潮已不可逆转,全球化趋势正在进行!
投资建议:
潜在的全球零配件产业供应链:我们认为海外车企在国内建厂,配套零配件大概率会转向国产,细分产业链龙头将具有较大的机会,全球一线车企供应链将成为下一阶段挖掘牛股的主战场。推荐标的隔膜龙头:
星源材质
;继电器龙头:
宏发股份
;结构件龙头:
科达利
;电机电控龙头:
汇川技术
;电池龙头:
国轩高科
、
亿纬锂能
。
受益周期需求回暖及制造业升级加速,工控行业下游复苏势头强劲,目前二季度在手订单饱满,预计整体增速维持20-30%。
分行业看,3C制造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传统装备制造业中的纺织机械与机床增速良好,汽车、城市工程等领域维持微幅增长,OEM行业呈现产业升级的趋势。
核心驱动逻辑变化:
(1)国内工控正经历驱动方式转型,从原来下游需求扩张拉动转变为人力替代型驱动,以及差异化需求倒逼的装备制造升级推动。(2)全球工控正经历经营方式转型,从制造型逐步转向服务型,从单纯的产品型竞争向产品应用级方案咨询和搭建过度。目前欧美龙头企业正在向解决方案甚至运营转型,本土企业抓住机遇快速提升制造能力进行中低端需求的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
(1)重点关注制造能力领先,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厂商,推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标的:
汇川技术
;(2)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升级大方向,核心逻辑长期看好:
信捷电气
、
蓝海华腾
、
弘讯科技
。
光伏:
2017年一季度我国新增并网光伏3.94GW,中东部项目规模占比80.6%。我们预计全年新增装机25GW左右,“领跑者”及分布式项目主导市场,高效化路径明确。我们预计下游运营下半年将持续好转,产业链成本的快速下降给产业带来新的希望,同时,电池、硅料等环节生产优势持续加强,逐步取代台湾、韩、美等厂商地位。建议持续关注高效产品推广促使成本下降带来的机会,推荐单晶龙头
隆基股份
以及高效电池生产商
通威股份
。
风电:
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3.52GW,累计并网151.39GW,同比增长13%。弃风问题有所缓解,“三北”地区弃风率同比降低8%。整体上,实现了并网风电发电装机与发电量高速增长。2016年我国风机招标量达28.3GW,2017年一季度7.4GW,均处于历史高点,指引2017年新增装机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目前,行业经历长期周期洗牌,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度电成本逐步降低,有望成为下一个平价上网的新能源品种,看好行业前景。推荐低估值行业龙头:
金风科技
。积极关注港股风电运营商:
龙源电力
、
华能新能源
、
协合新能源
等。
核电:
福岛核事故六周年之际,后遗症再次发酵,再爆残存核燃料烧穿安全壳。就目前的信息而言,不存在放射物大面积泄露的可能性,我们判断事故不会引发连锁反应,对国内核电建设影响有限。2016国内年没有实现新增机组审批,但主设备已经重新开始招标,AP1000机组调试完毕,未来长期内,核电板块以政策先导的主题投资为主,精挑细选技术壁垒高,转型军工和核电后处理市场的成长股,标的:
台海核电
。
风电运营商相继公布4月份发电量,限电持续改善,发电量维持增长,其中龙源电力风电发电量YoY+20%,华能新能源YoY+7.7%,重点限电地区改善显著,但云南受电网改造影响发电量同比下降,预计此影响5月会消除。风电运营商业绩向上持续验证我们之前判断,公司和行业基本面仍然向上,推荐配股完成靴子落地、估值较低、运营效率持续领先的
华能新能源
(958.HK),以及利用小时数持续提升的
龙源电力
(916.HK)和显著低估的
协合新能源
(182.HK)。火电企业受益于全社会用电量超预期增长(此前我们的推荐逻辑)、水电同比转差和煤价开始回落,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华能国际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火电企业未来环比预期大概率向好,我们持续推荐
华能国际
(902.HK)和派息稳定的
华润电力
(836.HK)。
中广核电力
(1816.HK)受益于核电保障收购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利用小时数向上,长期推荐。
信义光能
(968.HK)是全球光伏玻璃龙头,成本优势突出,产能持续扩张,业绩高增长,对应17年估值仅7倍,建议密切关注行业供需边际变化,配股后股价有望逐步探底。燃气板块受益于天然气行业供过于求利好下游、天然气改革推进和雾霾治理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17年工商业用气超预期、煤改气的推进,推荐
新奥能源
(2688.HK)和
华润燃气
(1193.HK)。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宏观经济低于预期带来的风险。
团队介绍
兴业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专注前瞻研究和深度研究,目前全面覆盖板块的A股、港股领域。感谢各位投资者大力支持,荣获2016年新财富第三名,我们将再接再厉,为各位投资者提供更加深度、前瞻、优质的服务。
苏晨:
团队负责人,5年工作经验,曾在公募基金研究部、券商研究所担任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侧重研究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朱玥:
负责电力设备以及核电板块,2年行业研究经验,曾担任《财经》杂志能源领域资深记者,侧重研究电力体制改革、核电军工等领域。
曾韬:
负责工业控制以及电动汽车板块,3年行业研究经验,侧重研究电动汽车产业链、工业控制等领域。
刘思畅:
负责新兴产业研究,2年行业研究经验,侧重研究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刘小明(港股新能源负责人):
负责海外能源板块研究,包括风、光、核、燃气以及电力板块,3年行业研究经验,曾在某香港中资券商担任行业研究员,侧重新能源产业链以及电力行业研究。
(苏晨:139-1653-1357 曾韬:186-2124-8856 朱玥:186-0068-7712 刘思畅:186-0076-2454 刘小明:139-2288-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