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符合率=a/(a+c)×100%
阴性符合率=d/(b+d)×100%
总符合率=(a+d)/( a+b+c+d)×100%
③ 判断标准:
◆ 实验室性能验证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厂商或研发者在试剂盒或检测系统说明书中声明的性能指标。
2. 检出限:验证厂家试剂使用说明书等有声明检出限。
① 样本:
◆ 定值标准物质(如:国际参考品、国家参考品、厂家参考品)。
◆ 对于报告具体基因型的方法,其选用的标准物质需包括所有的突变类型。
② 验证方法:
◆ 使用定值标准物质的样本梯度稀释至厂家声明的检出限浓度。
◆ 可重复测定 5 次或在不同批内对该浓度样本进行 20 次重复测定(如测定 5 天, 每天测定 4 份样本)。
◆ 稀释液可根据情况选用厂家提供的稀释液或阴性血清,该阴性血清除被验证的目标物必须阴性外,所含干扰物质浓度必须在厂家声明的范围之内。
③ 判断标准:
◆ 如果是 5 次重复检测,必须 100%检出靶核酸;
◆ 如果是 20 次检测,必须检出 至少 18 次靶核酸。
3. 交叉反应:
对于病原体核酸检测来说,主要指与检测对象核酸序列具有同源性、易引起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病原体核酸,宜在病原体感染的医学决定水平进行验证。
① 验证方法:
◆ 对于病原体核酸检测,取一定浓度与待测核酸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病原体加入样本保存液或经确认为阴性的样本中,与常规样本一样处理,至少重复检测3次;
◆ 对于基因型检测,取一定浓度经其它方法(如测序等)确认为其它基因型的样本,与常规样本一样处理,至少重复检测3次。
② 判断标准:
◆ 结果应为阴性。
4. 抗干扰能力
分子诊断常见的干扰物质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红素、免疫球蛋白 G、类风湿因子和药物等。实验室可根据临床需求、厂家声明和样本特点(实际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及达到的浓度)选择需要验证的干扰物质及浓度。需要时,也应评估抗凝剂和样本保存液等对结果的影响。
① 验证方法:
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验证方案。
◆ 方案 1:实验组为在弱阳性样本中加入干扰物质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溶剂),使得干扰物质的终浓度与厂家声明的浓度相同,与常规样本一样处理,至少重复测定 3 次以上。
◆ 方案 2:选取含待验证的高浓度水平干扰物质且经确认不含被测物的临床样本作为实验组,选取含低浓度水平干扰物质且经确认不含被测物的临床样本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加入弱阳性样本(量小于 10%),与常规样本一样处理,每组至少重复检测 3 次。
② 判断标准:
◆ 方案 1:弱阳性样本检测仍为弱阳性结果,则验证通过。
◆ 方案 2:如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均为弱阳性,说明在验证浓度下,干扰物质对测定无显著影响。如果对照组结果为弱阳性,实验组结果为阴性,说明在验证浓度下,干扰物质对测定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