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新版ChemBlender分子可视化插件初步 ... ·  3 天前  
科研圈  ·  Science一周论文导读|2025年1月17日 ·  3 天前  
科研圈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混一混,烧一烧!轻松实现高热稳定单原子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3-10 07:00

正文


第一作者 刘凯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芯田(西安交通大学)
通讯作者:乔波涛研究员、李为臻研究员、张涛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论文DOI:10.1038/s41467-020-14984-9

全文速览
近日,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团队 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方法, 经高温焙烧即可制备得到高热稳定单原子催化剂。 研究表明强共价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促进单原子的生成,该方法可实现单原子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

研究背景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均一的活性位点,对特定反应优异的活性和/或选择性,已成为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层出不穷。原子层沉积和质量筛选-软着陆法精确且可控,但成本高、产率低,仅适合实验室制备。湿化学法较为常见,然而过程通常较为耗时且繁琐,不利于单原子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此外,制备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热稳定性往往较差。因此,规模化制备高热稳定的单原子催化剂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出发点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Pt与FeO x 之间的强共价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用于制备高热稳定的单原子催化剂。鉴于Pt族元素之间存在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本工作中我们考察该制备方法的普适性,选取廉价的Ru元素,期望可以制备得到高热稳定Ru单原子催化剂。

图文解析
首先,我们使用等体积浸渍法,以含 Fe 的尖晶石(记为 MAFO )作为载体,乙酰丙酮钌作为 Ru 前驱体,制备系列负载型 Ru 催化剂。发现经 900 o C 焙烧后,可制得 Ru 单原子催化剂,与预期一致;而低温焙烧( 500 o C )样品中 Ru 物种发生烧结,出现几百纳米的 RuO 2 颗粒。考虑到高温焙烧过程包含低温的升温阶段, Ru 物种有可能经历先烧结后分散的过程。进一步的验证实验证明低温焙烧样品在高温焙烧后,可分散为单原子。
金属有机化合物价格昂贵,不利于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选取同为几百纳米大小的商业 RuO 2 粉末作为 Ru 源, MAFO 尖晶石作为载体,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方法,经过高温焙烧即可得到 Ru 单原子催化剂。图 1 a-c )是低温焙烧样品( Ru/MAFO-500 )的电镜图片,样品中存在亚微米尺寸的 RuO 2 聚集体,这与原料 RuO 2 粉末尺寸一致,说明低温焙烧未改变 RuO 2 粉末状态。图 1 d-f )是高温焙烧样品( Ru 1 /MAFO-900 ),样品中大尺寸的 RuO 2 颗粒消失,高密度的 Ru 均匀分散在 MAFO 尖晶石载体上,电镜图片表明整个过程是一个分散的过程。
▲Fig. 1. HAADF-STEM characterization of Ru/MAFO samples. a, b HAADF-STEM images of Ru/MAFO-500 sample. c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lemental mapping results of Ru/MAFO-500 sample. d-f AC-HAADF-STEM images of Ru 1 /MAFO-900 sample.

通过 XRD、XPS和XAFS表征(如图2所示)对上述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证实经过高温焙烧,RuO 2 亚微米粒子发生分散形成Ru单原子,且样品中Ru以+4价存在。

对Ru/MAFO系列催化剂进行氧化亚氮分解反应的测试(如图3所示),在高浓度以及低浓度氧化亚氮分解反应中,单原子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同时催化剂具备良好的反应稳定性,高温长时间反应不失活。相关表征显示反应后Ru单原子催化剂未发生Ru的烧结及流失。

对形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机理进行探究。不同于传统的高温气相原子捕获机制,本体系中呈现一个反Ostwald过程。综合对照实验、原位球差电镜(图4)和DFT计算,我们证实强共价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捕获和稳定Ru单原子,而且也可促进RuO 2 粉末再分散生成Ru单原子

▲Fig. 2.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Ru/MAFO samples. a XRD patterns of Ru/MAFO sample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b Ru 3 p XPS of Ru/MAFO samples. c Normalized Ru K-edge XANES of Ru/MAFO samples and references. d Fourier transforms of k 3 -weighted Ru K-edge EXAFS spectra of Ru/MAFO samples and references (without phase correction).

▲Fig. 3.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Ru/MAFO samples for N 2 O decomposition. a N 2 O conversion as a function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Ru/MAFO samples at low (1000 ppm N 2 O, solid symbol) and high (20 vol% N 2 O, open symbol) concentrations. b N 2 O conversion as a function of reaction time on Ru/MAFO samples in low concentration N 2 O decomposition tested at 550 °C.

▲Fig. 4.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RuO 2 dispersion. a, c, e, g In situ AC-HAADF-STEM images and b, d, f, h corresponding SE images of a RuO 2 +MAFO physical mixture after calcination at 600, 800 and 900 °C (0 s, 100 s) under flowing O 2 (2 mL min -1 and 3.5 Pa). Yellow dashed lines in the SE images silhouette the RuO 2 aggregate, and red regions indicate exposed RuO 2 surfaces.
本文中使用的物理混合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简单易行、易放大。采用 商业Fe 2 O 3 载体,可成功制备得到千克级别单原子催化剂。

总结与展望
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将商品 RuO 2 粉末与含Fe载体物理混合制备高热稳定Ru单原子催化剂的简便方法。在高温焙烧后,亚微米尺寸的RuO 2 粉末可完全分散为Ru单原子,Ru与含铁载体之间存在的强共价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促进此过程的发生。该方法简单、环保,便于扩大制备,为单原子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研之成理各版块内容汇总:
1. 仪器表征基础知识汇总
2. SCI论文 写作专题汇总
3. Origin/3D绘图等科学可视化汇总
4. 理论 化学 基础知识汇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