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置地通
置地通是中国地产投融资第一平台,专注于地产投资、融资、租售三类顾问业务,以专业服务提高房企、金融机构及资产交易方的投融资效率。置地通亦是专业的地产金融社群,公众号粉丝5万人,俱乐部会员4000人。建议置顶关注!欢迎业务合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置地通

拿地3个月开盘,行业变天,标杆房企快周转的制胜法宝...

置地通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1-19 21:58

正文



读懂中国地产,从关注“ 置地通 ”开始

导读 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快周转,则意味着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更多的利润。基于快周转的企业盈利模式,可以更容易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而有了规模,则意味着对市场的影响力,意味着在拿地与融资方面的优势。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 近年崛起的黑马,大多是快周转玩得很溜的。地产巨头碧桂园、融创就不用说了,2017年的黑马阳光城、中梁、祥生等房企,也是走快周转的路子。 地产下半场,快周转扩规模还将是市场的主流逻辑。

很多房企的快周转主要看3个指标,拿地多久开工,多久能开盘,现金流多久能回正。 比如某房企要求项目拿地2个月开工,5个月开盘,开盘当日去化要达到70%(100亩以内)。更狠的某房企要求拿地1个月就开工,3个月就开盘。

这些你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家却真的实现了,到底咋做到的?下面,笔者结合标杆房企的做法来梳理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1

低成本拿地、产品标准化

是实现快周转的重要前提


其实,对于怎么提升速度,套路很多房企都懂,但为啥就是做不到呢?排除执行力的问题,因为这还涉及到2个重要前提。一个是低成本拿地,一个是产品标准。

一、限价政策下,低成本拿地才能实现快速去化

现在政府限价,尤其一二线热门城市的价格基本都锁死了。很多过去一年拿高价地的项目,现在日子很难过,卖吧要亏本,不卖吧利息很高,左右为难。

但低成本拿地的房企就没这样的苦恼了,买得便宜就可以卖得便宜,不用突破政府限价,可以快速拿到预售证开盘,而且算下来还有得赚。

所以,如果本身没有能力,千万别拿高价地。

要想快周转,还有一些地也是不能碰的。比如产业地产、城中村旧改等等。

据笔者了解,深圳有一家知名房企为了拿到便宜的地,打着做产业地产的幌子去拿地,拿了地后还做的卖房生意,结果政府不干了,不给预售证,项目住宅2016年就做好了,原计划2016年底开卖,现在还没拿到证,员工都走光了。

还有一种是城中村旧改,拿地的时候很爽,可是拿完地以后可能就痛苦了,因为拆迁向来是非常难搞的。

总的说来, 拿到一块好地是实现快周转的重要前提。 未来拿地一定要按规矩来,否则出了事,分分钟拖垮你,更别说快周转了。

二、做好产品标准化,缩短设计周期


很多标杆房企之所以能那么快,是因为他们产品都标准化了,比如某房企的图纸据说是全国通用的,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缩短投资决策、项目前期定位、规划设计、招采这些环节的时间了,进一步提高效率。

克而瑞曾经做过统计,产品标准化的房企平均开发周期,相比没有做产品标准化的房企,大概要短7个月。

产品标准化对于快周转的意义主要在于:

一是降低拿错地的风险。比如你一旦做了产品标准化,你的产品线很成熟了,那你去外地拿地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依据,这块地的性质、项目状态是否符合产品要求,这样你就不会去拿一些莫名目标的地,大大降低出错几率。

二是大大缩短前期设计周期。设计图纸直接就是现成的,不需要重新来过,这样设计周期可以压缩3个月。

三是可以实现提前招标。什么产品线用什么材料都有数据了,可以提前进行招标,与此同时,采购可以由集团统一进行采购,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

四是有利于确保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和返工率。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反复修改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 很多房企之所以玩不了快周转,从项目一开始就慢半拍,很大原因也是在于没有对产品进行梳理总结,沉淀数据,形成自己的产品线。



02

6大手段

做到开工快、开盘快、去化快


除了上面说的2个前提,具体怎么才能做到拿地5个月就开盘?


主要突出2个关键词,一个是 前置 ,比如能提前干的活提前干了,或者穿插着干了;第二是 ,怎么快怎么来。最典型的是中南地产针对快周转提出的“六快六先”策略。


“六先”指“先获取土地信息、先开展第三方独立调研、先开始规划设计、先对设计及施工单位进行招投标、先找合作伙伴,明确共同开发主体等”。

“六快”指“快速匹配人力资源、快速完成规划报批、快速完成“四证”办理、快速实现开工建设、快速实现银行融资、快速销售回款”。感受一下他们的速度:



下面笔者选几个比较重要的点和大家分享。

一、快速组建战斗力强的项目团队

无论项目计划编得多完美,最终都要靠人落地。一有意向拿地,马上组建团队。项目团队越早组建、越早介入投资谈判,对项目风险识别、后续快速开发越有利。比如有房企规定10天内所有人员配置齐全。

1、老司机做新项目总

项目要快速开发,整个团队的能力要跟上,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搭配拼劲十足的年轻人会是很好的组合。比如碧桂园的新项目一般由有经验的老项目总出任新项目的总经理。

中南地产则特别强调“新老搭配”。 要求项目公司骨干员工中老员工比例不得低于50%,营销案场人员老员工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50%。特别是针对开盘去化这一重大事项,要求开盘前后半个月集团营销口必须派业务熟练的老员工进行帮扶工作,做好开盘的各项准备活动,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

2、跨部门项目团队

在拿地后,项目总、投资、营销、设计、工程、招采等关键岗位人员就要及时到位,最好是项目总牵头组成跨部门的项目式组织,并及时对项目进行论证并编排好项目的计划及工作安排。

二、快速做好产品定位

一个项目最后去化速度如何,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项目定位,项目定位是否精装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定位偏差,很容易会造成产品积压。比如碧桂园要求新项目首期出货量要达到8成,所以会对项目定位尤其重视。

碧桂园要求,区域、项目、投资、营销都必须亲自参与市场调研,在对当地市场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和营销一起,提出项目定位策划建议。 项目定位要以保证产品适销对路、开盘实现倾销为原则。

三、设计、报建报批、招标尽量前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