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能不能放过我们这群笑点低的... ·  21 小时前  
一条漫画  ·  把男朋友藏蛋糕里的求婚戒指咬断了... ·  昨天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38丨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神典与壁画!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当89岁老人开始熬夜刷短视频……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5-30 18:00

正文

文 / 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几年前担心“数字鸿沟”造成老年人“脱网”,如今“网瘾老人”如何戒断却成为热点话题。

01

老年网民迎头赶上


近日网上一则“孙女给89岁的奶奶买智能手机,奶奶沉迷手机不能自拔”的网帖爆火,视频中年近九十岁的奶奶捧着智能手机刷视频,被家人“埋怨”的画面被不少网友大呼“眼熟”。



智能手机普及早期,老年人的“慢热”特点一度让“数字鸿沟”横亘在智能设备和老人之间,难以逾越。


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场景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特殊的发展阶段让仅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传统按键手机有了“老年机”的代名词。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近3亿,老年网民占比在近几年快速上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规模已达1.4亿。


当按键“老年机”也能刷视频,或是老人为了生活便利努力学会网上约车、预约挂号、生活缴费后,智能手机在老人生活中也成了“真香”的存在,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曾经总被嘱咐“少玩手机”的子女,和”网瘾老人”悄然换位,不少吐槽父母熬夜刷视频的评论在网上引发共鸣。

02

“网瘾老人”沉迷啥


本想让智能手机带领老人走入便捷生活的愿景在近几年越发尴尬。 不少老人刚越过“数字鸿沟”,便陷入“数字成瘾”的迷局。


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网购、打车、就医等,是智能手机成为老年人得力助手的初始愿景,但其娱乐属性则是每一个使用者绕不过的话题。


做着饭看直播、不睡觉刷短视频、化身网购“剁手党”、为打赏一掷千金。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青少年的专属形容词。


此前被封号的顶流网红“秀才”坐拥千万粉丝,被称为“中老年饭圈顶流”。他的粉丝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0%。然而该账号以分红为诱饵,诱导老年群体线上打赏线下分红,骗取了众多老年人的巨额钱财。


而相比“秀才”的真人出镜,“一眼假”的明星合成短视频甚至都能成功圈粉。此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假冒演员“靳东”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假冒身份,虚构事实,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已构成诈骗罪。但媒体调查发现,一个“假靳东”倒下了,一众“假靳东”仍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为中老年女性批量制造“爱情”。


除了短视频刷进“信息茧房”,网购也成为老年人沦陷的“事故多发地”。


今年央视3·15晚会揭露,有主播在直播间上演“苦情大戏”,打着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旗号,专门坑骗老人购买产品。晚会还曝光了直播间雇佣水军、制造火爆假象并诱导用户下单的现象。


“上海退休阿姨一年网购超百万”“70岁夫妇迷恋直播购物,60平房间一半被快递占满”,类似的老年人网购成瘾新闻成了直播间剧本的直接受害者,而归根结底这都是老年人沉迷网络的表现形式。

03

戒断靠谁?


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网瘾老人”话题,值得全社会关注。而无论是从家庭出发还是平台出手,互联网世界的“适老化改造”都将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5月24日,新京智库发布了《2024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现状与创新趋势》报告,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的应用程序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超过半数的应用程序没有提供长辈模式,且部分应用程序的长辈模式入口过深、不明显,不利于老年用户快速、便捷地切换到长辈模式。


而实际上,不少网民早已期待应用程序中可以专门设置“长辈模式”,功能类似“青少年模式”中的“防沉迷系统”,从平台角度对实名认证的老年人群的 使用时间和范围 进行控制, 划定敏感词、转账预警,去除产品的成瘾性设计, 提前堵住更多的漏洞,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相对干净又理性的平台。


除此以外,老年人“玩转手机”也并非全无益处。跨过“数字鸿沟”后,有深度“触网”的老年人将人生智慧注入社交平台,有的通过变装引发国风潮流、有的分享搞笑日常、教做家常美味,愉悦自我的同时,成为互联网上的一股清流,让不少年轻人“一键三连”。


随着老年人的深度“触网”,我们应当意识到,当“网瘾老人” 被看到、被理解 时,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不再是家庭以及个人的困境,真正的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这时才刚刚开始。



校对|赵琳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 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 ,去年开班13期, 合作单位包括 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 等, 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 ”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二期):

吉林省16家媒体,来了


>>石家庄日报培训班:

凌晨四点还在剪片子,这也太“摇滚”了……

石家庄怎样再摇滚一些,他们正在琢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