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的陈克俭(Hak-Kim Chan)团队
借助mIRage等设备,探究了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法用于药物干粉气溶胶的纳米化学分析
。该结果以《
Optical photothermal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nanochemical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dry powder aerosols
》为题发表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上。
在本研究中,该团队旨在分析药物和辅料在不同大小的固态药物干粉吸入(DPI)气雾剂颗粒中的分布。对颗粒化学成分进行常规湿法测定,无法区分复杂DPI制剂中颗粒的空间分辨形态和化学成分,该团队使用了基于光学光热红外技术(O-PTIR)的mIRage表征了从微米到纳米级的药物 DPI 制剂颗粒的化学成分。
这些制剂是通过喷雾干燥溶液或悬浮液制备的,该溶液或悬浮液包含吸入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长效β2-激动剂沙美特罗辛萘酸酯和辅料乳糖。活性成分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辛萘酸酯广泛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该团队通过mIRage光谱证实了与丙酸氟替卡松 (1746cm
-1
、1702cm
-1
、1661cm
-1
和 1612cm
-1
)、沙美特罗辛萘甲酸酯 (1582 cm
-1
) 和乳糖 (1080 cm
-1
) 相关的峰的存在(见下图)。
在从溶液喷雾干燥的各种粒径颗粒中,药物与乳糖峰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气雾剂配方中的药物和乳糖含量均匀。相反,悬浮喷雾干燥配方显示从级联撞击器第1至第7阶段收集的颗粒中的药物含量增加,而乳糖含量降低,表明药物-赋形剂分布比率不均匀。
该研究表明,O-PTIR 的定性化学成分与各种尺寸分数的传统湿化学分析相当,表明mIRage采用的O-PTIR技术适合用作筛选固态 DPI 物理化学性质的宝贵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