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公安  ·  悬赏执行公告! ·  2 天前  
河北高院  ·  纠正“小过重罚”,彰显司法温度 ·  3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北京17岁女生校内坠亡,一年30万,父亲哭诉:被贵族学校骗了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1-16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作者丨我是王耳朵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01



17岁的小田,本来是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的高三学生。


她成绩优秀,在学校小有名气。音乐、舞蹈、钢琴样样精通,还是学校女子篮球队队员。今年8月份托福考试成绩107分,正在申请英国的大学。


可10月13号,所有的一切都画上了终止符。


小田的父亲,在那天收到了女儿坠楼身亡的消息。



汇佳学校是国际学校,从小学到高中12学年制,属于全日制封闭式教学,学校有24小时监控。


官网宣传的信息里,离不开“高质量”“高品位”“国际化”“上乘的教育条件”等词汇,间接也意味着,学费不菲。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田父说, 小田高三开学前,自己便向学校缴纳了一年约30万元的学习费用。


在汇佳学校就读的这11年,自己先后为女儿共缴纳了约200万元的费用。


一位曾经在汇佳学校工作并参与管理的业内人士李承(化名),也侧面验证了这一消息:


“汇佳学校的很多学生非富即贵,比如王菲的孩子,李连杰的孩子,范丞丞、黄多多也都在这个学校就读过。”


可这样一所学校,对于小田坠亡的事故,一直含糊其辞。


小田坠楼的地点

图源@红星新闻




02



第一,是排查不力。


田父在知晓女儿坠亡后报警,警方根据现场情况,推测小田是12号晚上7点左右从四楼坠落的。


然而当晚8、9点钟,学校联系田父说“小田不见了”,当时校方不清楚孩子到底是在学校,还是已经出了学校。


按常理来说,全封闭式的学校,人员流动管理上一定非常严苛。


田父说:“孩子不可能出去,但学校还是派老师到校外去寻找。”


直到13号上午8点左右,清洁工打扫时,小田的尸体才在校内的小学部被发现。


发动人员去可能性极小的校外大范围搜寻,校内盘查却没有仔细落实,如田父所说,“如果学校早一点发现,孩子或许还有被救助的可能。”


等田父接到学校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小田在学校出事了”,却已没有机会见到小田最后一面—— 她直接被送到了殡仪馆。


从小田出事到通知家人,这中间的12个小时,学校到底在做些什么?


第二,是监管不全。


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区分局出具的死亡调查结论显示,小田系 高坠致颅脑损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其死亡不属于刑事案件,排除了他杀。


@红星新闻


出事的前一天是周一,小田下单买了一套学校冬季款校服,并且网购了一副耳钉。


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怎么还会有这种举动?


可小田是如何上的四楼,又是怎么从四楼坠落的?学校给出的答案是: 不知道,监控坏了。


学校对外号称是24小时监控管理,理应可以还原案发前的细节,可为什么独独小田坠楼的监控坏掉了?


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是缺少关怀。


小田在学校读了11年,田父希望通过与校方沟通,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可直到小田出事后第7天,学校才打来第一个电话,校方在电话里问:


“是自己来学校谈,还是律师来谈?”


态度冷漠至极,仿佛谈论的不是一个孩子逝去的生命,而是一桩冰冷的生意。


田父说:“我关心的不是学校后续对我们是否赔偿,是对我而言根本不是赔偿的事情,只是觉得这么大的事情,学校给不出任何数据。”


第四,是教学质量存在水分。


高中一年超30万元的学费,买来的并非等价值的教学质量。


高三那年,小田第一次托福才考了60多分,她发现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和校外的学生根本没法比。


小田和爸爸说学校教得太差了,能不能转校。田父觉得已经高三了,眼下再转校不合适,于是花了十几万,在外面找了补习班给小田补课,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托福终于突破了100分。


在经历了女儿死亡的打击后,田父对学校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最后发现:


学校的重点在于收费,而教学质量,并不如宣传的一样。


“有很多学生明明存在很多问题,但学校老师只会说孩子一切都好,使得家长认为孩子真的很好。


等孩子真的出现什么问题,才会觉得,是我们把孩子害了,怎么会把孩子送到这样一个学校。”


“我现在觉得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女儿送到了这个学校。”




04



在中国,国际学校基本上还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


以前觉得在几十万一年学费的贵族学校里就读的孩子,必定是从课本到身心百分百的健康、全能。


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当素质教育成了悬在普通家长头上的一把刀时,中产和富豪级别的家长因全封闭的管理,根本触摸不到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大家各有各的难。


ONE文艺生活曾采访过一位在国际学校任职的老师,她说:


“学校像银行,老师就像是银行的大客户经理,家长就是客户。”


学校要保证收益,老师就要尽全力留下“客户”。


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田父会说“学校的重点在于收费,于是绝口不提孩子负面的消息,让你感觉孩子一切都好。”


当然,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除去能力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看家长认不认可你。


面试老师的时候,190个人竞争,一天之内结束所有面试环节,只留下4个。


过程潦草,说白了,看的是你的形象,有没有亲和力,能不能博得客户的喜欢。


从1980年中国的“第一所国际学校”,到2017年中国以734所国际学校登顶“国际学校最多的国家”。


基建突飞猛进,可办学质量,还得打个问号。


插播一则两年前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吧。


上海中芯国际学校,一学年(两学期)学费十几万,一顿午餐费24块钱。



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的午餐十分简陋,不太符合校方收取的24元的餐费标准,于是与学校进行交涉。


24元的午餐


结果在查看食堂后厨时,发现了已经变质的食物,包括已经长出绿毛的番茄和不能食用的洋葱。



并且,还存在 食物生产日期作假的问题。


一些用来存放干贝、猪皮、鱼块的器皿,外贴的生产加工日期是10月20号,而当天是19号。


调料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是2017年11月2号,但学校贴的标签上,拆封日期是2018年6月4日,有效期变成了2019年5月3日。


还有那些生锈的餐具、泡发了好几天的木耳、沾着洗洁精的菜叶,简直惨不忍睹……



家长交着高昂的学费,却没想到,孩子最起码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校方高呼“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世界公民”口号,转过头来,自己脸都不要。


你以为自己终于打破阶层,为孩子买来了高质量的人生和圈层,可这一切,又成了他人权钱交易的把戏。


烂掉的西红柿可以扔掉,可烂掉的人心呢?


更多戴上“美好”面纱的国际学校们,真的从里到外都如同宣传的那般吗?



04




校外的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情况,校内的孩子也饱受内心的折磨。


公立学校里那些频出的负面新闻,校园霸凌、不良攀比、青春期问题等等,在国际学校里同样存在,并且加倍放大。


重压和封闭的环境,造成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作者@乔一瞧的采访里, 一个10岁的女孩,自残多年。


“她的脾气非常暴躁,一旦生气,就会控制不住地自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