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出版
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锦缎  ·  宇树有点高攀不起了 ·  20 小时前  
知识产权界  ·  大疆招聘「中级知识产权管理岗(专利申请)」 ·  3 天前  
IPRdaily  ·  麦子家智享沙龙(北京站2025.2.21):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出版

3月值得读的书 | 4本新书,不可错过!

中信出版  · 公众号  ·  · 2024-03-18 15:20

正文

阿信带着每月的 重点新书推荐 栏目来啦!

照例,我们从本月出版的百余种新书中,精挑细选出4本最值得读的好书!

如果你对中信出版每月出的书有选择困难症,如果你时间有限,只想读几本最值得看的书,就照着这个书单来挑吧~

另外,文末依然有购书福利, 不满减、不抢券、不凑单, 直接 6 折套装优惠 ,热乎乎的新书第一时间到手~ (等不及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拉到文末下单)

《复杂》

[美] M.米切尔·沃尔德罗普 著

定价:98元


科学家的初衷是要刻画一个 简单而确定 的世界,从而 可解释和可预测 。但是,真实世界往往非其所愿。


于是乎,有一群研究者跳出“舒适区”, 对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进行了勇敢的探索 。这本书就是 这群探索者的学术小传: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群山沙漠间,一场科学与思维的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这场科学运动的神经中枢是一个名为 圣塔菲研究所 的智库。聚集在这里的研究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研究生,也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 探寻一种底层的统一性 ,一个 能揭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普遍复杂性的通用理论框架。


他们相信,从过去在神经网络、生态学、人工智能和混沌理论等领域的智识发酵中,他们已经掌握了 创建新框架的数学工具。


他们相信,对这些思想的应用使他们能够 以全新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并有可能对经济、商业甚至政治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他们相信,圣塔菲研究所正在打造第一个严谨的思维方法。


从对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颠覆到对进化论的再思考,从凝聚态物理到迭代囚徒困境,从气象学到地震分布,从人工智能到遗传算法......


书中以 群像传记的形式, 生动记录了复杂科学圣地圣塔菲研究所的诞生时刻,并启示我们:这个世界是无时无刻不在 动态变化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 理解并直面这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


《以讹传讹》

[美] 詹姆斯·欧文·韦瑟罗尔 等 著

定价:78元


人类的一个特别之处是 具有共享信息并影响彼此观念的能力 。正是这种能力使科学、艺术,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得以诞生并传播。


不过它同时导致了一系列难题: 我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呢? 为什么错误信息和观念对人们造成不利影响之后,依然会继续传播?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些情况?


皮尤研究中心对1002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 23%的人承认自己分享过假新闻 ,其中73%的人承认他们是无意中分享的,后来才发现这条新闻是假的。


对错误信息坚信不疑比无知更可怕。 信息时代, 我们该如何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书中指出, 社会因素、社会互动网络 才是影响信息传播的根源,是理解错误信息和观念传播的关键所在。只有了解社会因素是如何运作的,人类才能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从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借鉴模型和思想,并将它们应用于理解“ 认知共同体” ,提出新的方法来看待人类互动的复杂性。


《减压七处方》


[美] 艾丽莎·伊帕尔 著

定价:56元


有时,我们面对压力确实会束手无策,但若没有压力,情况必然更糟。压力本身并不是坏事,但 慢性压力对人伤害极大 。我们无法改变压力的到来,但可以 改变自身对压力的反应。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艾丽莎·伊帕尔 数十年压力研究,实操精华之作。 7天7个小练习,培养超稳定情绪内核!


第1天→接受不确定性

第2天→放下那些你无法控制的事

第3天→在挑战中寻找兴奋感

第4天→代谢身体压力

第5天→沉浸在大自然中

第6天→体验深度休息

第7天→创造“幸福书挡”


内含 心理状态图表、压力心态测试、减压处方图表、核心价值列表、压力盘点清单 。7个方法教会你“稳定情绪”、“转化压力”、“快乐起来”!


这本参考性极强的小书,适合想要缓解疲惫、克服压力之人随身携带。让我们 从摆烂到行动力爆棚,重新掌控生活,在压力之下过好每一天。


《尾随者》


默音 著

定价:59.8元


译者、小说家 默音睽违十年的中短篇小说集。


离婚后独居日本画插画为生的中年女性、工作之余只爱看书与喝酒的孤僻男子、不断与陌生经验相遇的返沪知青后代、剽窃别人的经历生产爆款的公众号写手…… 这些人有各自的问题需要面对,而原生家庭与早年生活留下的烙印,也一并影响着今日个体的抉择与行动。


小说集 以“尾随”为关键词 ,透过对个人记忆和家庭记忆的追溯,让萦绕不散的一切显现,也让读者在他者的经验里看见自我。


《镰仓雨日》: 挑衅,是我和妈之间的相处法则之一。

《酒狂》: 人都有想一起喝酒的人。对着那个人,不介意暴露自己的失态和黑暗。

《暗香》: 很多事都是后来才懂的。他活到近四十岁,保持着后知后觉的迟钝。

《尾随者》: 有时候,细想这份营生,我觉得自己贩卖的和收入的都是空无。

《附加值》: 妈和爸在一起是出于爱吗?是因为爱,才有了我这个附加值吗?

《最后一只巧克力麦芬》: 第一次吃到蛋糕酒号的点心时不受控的幻觉,是他严防死守的记忆角落。

《模仿者》: 没有人能证明微信账号背后必定是个人,不是吗?

《迷恋》: 做粉丝需要的不只是经济投入,更是大块的时间。


描绘又热闹又寂寥的当代城市生活,释放封印在时间深处的情绪和秘密。


在人潮人海中, “每个人都在包围他个人的潮水里努力生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