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新闻不会太联播,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幸福生活的三个秘诀 ·  昨天  
新华社  ·  回升明显!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来了 ·  昨天  
人民网  ·  晓华理发店,周围连夜扩路! ·  3 天前  
新华社  ·  广西发现新物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Weekly周末画报

记忆中的街边小吃,它们还好吗?

iWeekly周末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9 20:58

正文

中国人很喜欢吃,尤其喜欢吃小吃。我们常常调侃自己有一颗“挑剔且坚强的中国胃”,一来,是因为习惯性的饮食文化,去国外呆上一段时间,会格外想念国内的食物;二来,目前国内食品安全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就拿街边小吃来说,很多小商小贩并没有经营许可,有时就会引发相应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论在一线国际大都市,还是在五六线小城镇,街边小吃都有大批的拥戴者,大家一边声讨着“黑暗料理”的脏乱差,一边又忍不住自投罗网。




以上海为例,正经的餐厅并没有“龙卷风”似的吸引力,反倒是接地气的街边小吃,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强大的社交网络传播,形成“排队三个小时”才能买到的“网红小吃”。


△2月底在上海来福士开业的喜茶,应该是目前最火的一家奶茶店,高峰时期基本要排3个小时才能买到传说中好喝的“奶盖茶”。


△另一家在上海人民广场爆火的鲍师傅,排队人群成为了一大景观,甚至出现了“黄牛”高价代购,但真正吃过的人,评价总体来说是失望大于期望。


从1992到2017,一碗馄饨的美味延续



25年前的上海,没有微信朋友圈、没有强大的传播性,一家小小的馄饨店成为街头人气美食,靠的是真材实料,宋根兴一家开在在梦花街19号的馄饨店,口味好、用料足、价格实惠,虽然连个正规的名字都没有,但这么多年来,“梦花街馄饨”的名号一直都在,一家普通的馄饨店,让一条街也跟着名声大噪。



时间来到2015年9月,因为证照问题,梦花街馄饨关门歇业,上海越来越高的店铺租金,让小小的馄饨店很难恢复营业。而在今年2月中旬,在上海黄浦区市场局牵头和饿了么扶持下,梦花街馄饨在中华路光启南路交界的地方,找到了正规店铺。



重新开业的梦花街馄饨,原本弄堂里局促的空间变得宽敞,但店铺不会过大,最多坐18位顾客,保留了馄饨小铺的家常感。新的厨房不再是黑暗潮湿的棚户,符合餐饮经营的后厨设备,让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令人欣慰的是,搬新家的梦花街馄饨,继承了老店“料足”、“味美”、“实惠”的基本标准,当曾经熟悉的味道回到嘴边,那些细枝末节的情怀,会带来无法言喻的感动。


可能是全世界最出名的“葱油饼”



一个城市,要有高楼大厦,也要有胡同弄堂里的传统美食文化,这样的城市,才有“温度”,才有“味道”。在上海茂名南路南昌路,有一家卖了三十年的葱油饼铺子,不久前因为证照问题宣布闭店。刚闭店那会儿,还有很多人慕名前往却扑空,期待着它重新开张。



在过去,阿大葱油饼只是简简单单的弄堂小吃,存在于老街坊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弄堂小吃正在逐渐消失。有人会有疑问——普普通通的葱油饼怎么会有如此高的人气?或许正是因为阿大的坚持,他把人们记忆中的味道保留下来。



当阿大葱油饼找到新门店、即将重出江湖的消息在网上传播时,就惹来了很多人的期待。新店位于永嘉路上,简单装修后的小隔间里,阿大一如既往埋头搓面团、煎饼,不怎么说话,偶尔抬头看看排队的情况。媒体采访时他的话也不多,简洁明了地说到:“到了这个新地方,会继续帮大家把老上海的味道搞好。”



饼子滋滋拉拉地在铁板上煎着,待到两面金黄就可以拿到手。一口咬下去,焦脆的面饼、葱香和浓郁的猪油香混合在口中,实在美味。

编辑:YAO

撰文:SJ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夜读|幸福生活的三个秘诀
昨天
人民网  ·  晓华理发店,周围连夜扩路!
3 天前
新华社  ·  广西发现新物种
3 天前
冲蒌老伍  ·  条女甘索,D麻辣佬流西口水
7 年前
Python新手营  ·  当大数据广告学会了读懂图片......
7 年前
CatCoder  ·  不务正业的程序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