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昨天的《过剩产能出清之日,就是真正拐点到来之时》一文发表后,一些朋友表达了不同意见,我都精选放了出来(可见昨天文章后的留言评论)。其中相当一些看法,我也很认同,昨天文章的表述特别是题目确实有问题,现将当中的几个问题澄清如下。当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有的问题也无法做进一步解释:
第一,过剩产能出清之日,就是真正拐点到来之时,这个说法确实不准确,应该表述为:过剩产能出清之日,真正的反转才有可能。
第二,过剩产能出清,只是反转的一个前提。真正的反转或拐点是否能够到来,还取决于那时的条件和选择。本文只是就经济本身而言,更深层的问题,文末曾给出了我之前两篇文章的链接,可以参考。这也算是索引性表达的情况吧,见《真理越辩越明?其实有时是越辩越糊涂》。
第三,之所以发表该文,主要是有两种担心。第一,在面临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用供给端来解决需求端的问题,也就是用增加供给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见《用供给端来解决需求端的问题,用增加产能来解决产能过剩,其结果一定是产能的进一步过剩》。第二,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10万亿刺激的方案。我知道他们的用意是好的,也特别强调了将其用之于社会保障等。但老实说,即使通过印钞发债有了10万亿,我不太相信最终会是这样的用法,说不定又会用到产能的增加上。
第四,本文是我月底要给一些企业家做的两次讲座的一部分,目的是想回答他们当中很多人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的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那篇文章是想从产能的角度给出一个答案。也就是说,针对的是一些做企业的朋友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判断问题。也可见《有人还在不断问: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见底了吗?什么时候反弹?》
第五,经济本身的问题与经济之外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看?我觉得两方面的问题既有联系也有不同,或者说是同时存在的。就这里讨论的问题来说,下面这段我以前说过无数次的话,大体可以代表我的看法:
现在有两个相当流行的说法。第一个说法是,为什么企业不贷款不投资,原因是企业家的信心问题;第二个说法是,为什么居民消费不踊跃,是因为消费者的信心和预期问题。我承认,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我本人过去也曾无数次强调过这个因素,信心和预期确实是大问题。但我还是要说,这后面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从投资的角度说,就算信心的问题解决了,你让他去投资什么?现实是,房子房子过剩,汽车汽车过剩,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过剩,生活用品生活用品过剩。举目各个行业,不过剩的行业有几个?有人会说,那还有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啊。但且不说这些行业中已经存在的拥挤和过剩,就算有机会,空间能有多大?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染指?从消费的角度说,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超前、过度、透支的消费之后,一部分人的消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另一部分人无力消费,有信心有什么用?所以我说,历史往往不是由问题决定的,而是由对问题的应对方式决定的。
第六,讨论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我非常重视留言和评论的原因。讨论的过程也是我改进和完善自己观点的过程。前面说过,那篇文章是我本月底要给一些企业家做的两次讲座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我在讲座中的表述会更为准确】
下面是昨天文章的原文,为了尊重讨论的过程,就用原文而不加修改了:
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这是我在《有人还在不断问: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见底了吗?什么时候反弹》一文中讨论过的一个问题。
那次的讨论,主要是逻辑意义上的,目的是为了分清周期性危机与阶段性瓶颈这两种不同的经济起伏波动。因为在这两种不同情境之下,对反转问题的判断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文章发表之后,还是经常有网友问,孙老师您能不能说得更明确点更具体点?老实说,如果具体到时点,可能只有算命先生才能给出答案。但如果在指标的意义上,我想可以这样说:
过剩产能出清之日,就是真正拐点到来之时。
我想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我最近曾关注过碳酸锂的行情变化。
大家都知道,碳酸锂是制造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碳酸锂的价格扶摇直上。仅在去年下半年,碳酸锂的价格就从9万元/吨飙升至50万元/吨。但不久之后,碳酸锂的价格就步入了漫漫熊途,前些天一度跌破7万元/吨。一次吃饭时,我问一位业内人士会跌到哪里?他回答说6万。
碳酸锂价格的起伏,很简单,就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结果。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处于加速的阶段时,碳酸锂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其价格的节节攀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纷纷扩产,新的项目不断上马,甚至大量在国外收购锂矿项目。这样一来,市场中的碳酸锂,严重供过于求,这时候价格的走低不是必然的吗?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吗?
这时,如果有人问,碳酸锂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反转什么时候会到来?答案不是很明白吗。
就是过剩产能的出清。所以我们看到,各大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缩产或者停产。只有出清了过剩产能,才能实现市场新的均衡,才能迎来真正的反转。于是我们看到,本月11日,一家头部企业计划停产的消息传来,当天碳酸锂期货的价格大涨8%。这时,才有分析人士战战兢兢地分析说,反转可能到来。其实,是不是真正的反转,还要看接下来产能出清的进程。
说到这里,我想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我这里不是要讨论碳酸锂的问题,我要讨论的是碳酸锂价格的波动对我们思考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启示。
对于当前经济的低迷,人们已经有许多的讨论。但在最近的几天里,话题越来越聚焦于通缩的问题,越来越聚焦于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加以刺激。
其主要论据显而易见,2024年8月份我国CPI同比仅上涨0.6%(其中主要还是食品价格的拉动);出厂价格指数自2022年10月份开始同比下跌,到今年8月份已经持续了23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可能会延续目前五个季度的跌幅至2025年;长江商学院对300名公司高管的一项调查显示,8月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是自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于是,就有了人民银行前行长易纲的呼吁:中国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尤其是在消费和投资方面,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缩压力上。易刚的呼吁引来国内外众多论者的响应。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是,中国的通缩危机已经不能再回避了,应该尽快出台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解决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的问题。
应当说,通货紧缩是一个客观现实,其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有目共睹。就此而言,我没有不同意见。我想说的是,问题的真正症结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仅仅是内需不足的问题吗?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1-8月,稀土出口量增长6.4%,出口额下降40.2%,出口价下降了43.8%;肥料出口量增长4.4%,出口额下降13.9%,出口价下降17.5%;箱包出口量增长9.4%,出口额下降2.1%,出口价下降10.5%;鞋靴出口量增长3.9%,出口额下降5.3%,出口价下降8.9%;套餐产品出口量增长4.5%,出口额下降14.5%,出口价下降18.2%;钢材出口量增长20.6%,出口额下降6.8%,出口价下降22.7%;铝材出口量增长15%,出口额增长10.8%,出口价下降3.7%;手机出口量增长4.6%,出口额下降1.7%,出口价下降6%;家用电器出口量增长23.6%,出口额增长14.7%,出口价下降7.2%;汽车出口量增长27.5%,出口额增长14.7%,出口价下降5.9%。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中国产品的价格,不但在国内持续走低,在国际市场也在走低。如果我们从需求端可以解释国内市场价格走势的问题,那国际市场中的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如何解决?这提醒我们,我们在需要正视需求问题的同时,更要正视供给端的问题,即严重的产能过剩。
前面我们讨论了碳酸锂的问题。碳酸锂价格的走势告诉我们,在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出清过剩产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的供需失衡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所以我说,过剩产能出清之日,就是真正拐点到来之时。
我知道,这样说,人们可能感觉不舒服,但问题就在那里,是回避不了的。
当然,经济的问题非常复杂,至于那些更深层的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下面的两篇文章:《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及其过程》、《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推荐阅读:
孙立平:我最近在想,如果没有钢铁,今天的世界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八面来风】经济现处萧条阶段,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孙立平:为什么说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第一次有力冲撞,可能不是一场我们期待中的产业革命,而可能是一场慢性而温和的经济衰退
孙立平:有人还在不断问: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见底了吗?什么时候反弹?
孙立平: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孙立平:几个有意思的数字,一边看一边想
孙立平:两个脱节:历史给人们的一段教训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两款龙珠,大雪山和老曼峨,各有千秋
挖茶俱乐部,五周年,半价谢茶友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