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商高低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你讲话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
比如说,最近被人怼得很厉害的“明学”。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这句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从“我”出发的,
从我出发,就很容易忽视其他人的感受。
黄渤曾因为被记者问到:“你认为自己是否能够取代葛优?”
那黄渤是怎么回答的呢?
是骄傲地夸赞自己的成就,还是连忙自谦呢?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老一辈都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不敢造次。”
他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就没有只考虑自己,
而是先考虑到了其他人的感受。
突出自己的同时,也不会贬低他人。
这就是情商高的例子...
02
日常沟通中,把视角从“我”替换成“你”。
是不是马上沟通的效果会好很多?
例子:
“我想要你帮我个忙.”
改为:
“xx同学,感觉你在excel方面特别厉害,能不能花你10分钟帮我一个小忙?”
再比如和客户沟通:
“我觉得这件衣服很适合你。”
改为:
“你穿上这套衣服,感觉气场提升了一大截呢”
比如和老板要资源:
“老板,我想团队加两个人。”
改为:
“老板,你一直很在乎客户满意度,最近客户抱怨我们发货太慢,我们是不是可以加2个人?”
03
在沟通中,把“你”改为“我们”。
如果你是员工,你想让老板感受到你对公司的归属感。
就可以把:“老板,你说的是真的吗”
改为:
“老板,我们要多久可以成为市场第一?”
如果你是领导,你想要让大家能感觉到我们是一起的。
就可以把:“你们干的不好的人,会被干掉。”
改为:
“我们一起加油干活,希望一个都不要掉队”。
如果你对客户说,客户会觉得你是站在他的角度来说...
“你多买一点这些产品,可以送给家里人”
改为:
“我们在中秋这样的节日,谁还没有几个想要感谢的人呢?给他们送点礼物吧”
04
先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你会更容易和别人合作。
比如说在与他人合作的场景当中,
一般人都会想着说我要什么,对方有什么我想要的资源。
但是如果你这么考虑,十有八九很难跟别人合作成。
有一位情商很高的朋友,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他很厉害的一点就是:
会给合作的大咖,比市场更高的价格。
我当时想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后面他跟我解释了,人家的选择很多,为什么要跟你合作不跟其他人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