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天学点HR
每天姐,想做女侠的HR网红小姐姐,只为HR同行们分享最实操的干货,只用最平实的文字撰写职场,让高大上理论见鬼去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每天学点HR

真的,没人发现雷军太可怕了吗?他不沾酒色财气,人才哲学更是一绝:找对的人、扁平管理、"爽"字激励

每天学点HR  · 公众号  ·  · 2025-03-30 22: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小米这家成立15年的中国公司,用一支充满活力的精英团队,创造出了堪称中国科技界奇迹的商业帝国,让全球商业界为之瞩目。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也成为年度财富增长最快的企业家之一,他的财富增加了一倍多,达到2200亿元人民币。
小米的成功,不仅是产品与战略的胜利,更是一次人才观念的革命性实践。
人才招募:"痴迷"于找对的人
在中国的商业圈,"招人难"是许多企业家的共同感慨。但雷军却选择了一条极为特别的路径——他亲自深度参与招聘,不遗余力地寻找最适合的人才。
1. 创业第一年:八成时间都在找人
“我把80%的时间用来找人。”

这不是一句玩笑,是雷军在创业第一年干的真事。

当大多数创业者还在拼融资、卷产品时,雷军却疯了一样在“招人”——不是发发招聘帖、开开猎头 会,而是 自己亲自上阵。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今天回头看,小米的成功,或许正是从这个“反常识”的举动开始的。

一位小米早期员工回忆道:"雷总亲自参与技术人员的面试,问的问题极为专业,让我们感到他对技术的理解远超一般CEO。"这种专业度和投入,直接导致了小米早期团队的"小而精",也奠定了其后快速发展的人才基础。

2. 用诚意和愿景,而非仅仅靠高薪
雷军的招人哲学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诚意比薪水更重要。他曾为了招揽一位顶尖硬件工程师,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与团队轮流交流整整12个小时。
为了说服人才加入,雷军不仅描绘远大愿景,更以实际行动展示诚意。他曾"厚着脸皮"三十次拜访某位心仪的技术专家,最终成功将其招入麾下。"真正的人才不仅看重当下的薪酬,更看重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被尊重的程度。"雷军如是说。
组织与管理:如何激发人才的最大潜能?
仅仅招募到人才并不足够,如何管理和激发这些人才的潜能,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雷军给出的答案,是一套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组织方式。
1. "爽"字诀:激励的本质是成就感
雷军提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激励理念:"爽"。他认为,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爽",即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激发潜力的最佳方式。
具体实践中,小米采用了灵活的薪酬结构:员工可以在现金和股票之间自由调配比例。据统计,约15%的员工选择全额现金,70%选择部分现金和股票,另有15%选择少量现金和较多股票。这种个性化的激励机制,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一位小米中层管理者透露:"在小米,我们感到被充分信任和尊重,这种感觉比物质激励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2. 扁平化结构:消除层级阻隔
雷军坚信,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必须摒弃传统的层层汇报模式。在小米,研发部门仅设三层:员工、核心主管和合伙人。
"组织结构越简单,决策速度就越快,创新也就越容易发生。"这种扁平化的结构,使得前线员工的想法和市场反馈能够迅速传达到决策层,大大提高了组织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小米的产品经理可以直接向高层提出建议,而不必经过复杂的报批流程。这种开放的沟通环境,催生了众多创新产品和服务。
3. 价值观传承:组织建设的基石
在小米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雷军始终关注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2018年上市后,小米专门成立了组织部和参谋部,前者负责中高层干部的培养和考核,后者协助制定战略并监督执行。
雷军强调:"企业规模越大,越需要统一的价值观来引导行动。"小米的七大价值观——专注、极致、口碑、快、效率、敬业、担当,成为了团队共同的行动准则。
为什么是小米?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小米的成功,离不开一种特殊的组织氛围——工程师文化。在雷军看来,尊重技术、尊重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不同于许多将销售业绩放在首位的企业,小米始终将产品体验作为核心。雷军曾明确表示:"我们的出发点不是追求短期利润,而是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吸引了大批忠实粉丝,也让小米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公司的文化:
· 不迷信经验,而是相信数据和用户反馈。
· 不害怕失败,而是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 不固守成规,而是勇于打破行业惯例。
一位业内分析师这样评价:"雷军最大的成功,不是创造了多少产品,而是打造了一个能持续创新的组织。"
雷军的人才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科技创新的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不是技术,而是人才和激发人才潜能的组织文化。这一理念,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与借鉴。
推荐:关注“人机协同时代”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推动提升国人AI素养,让AI成为每位员工的提效助手,推动AI实战应用落地,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