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媒记君走在路上,被朋友圈一篇刷屏文章惊到了。
六神磊磊的新作,题目相当刺激,叫《今年网上最蠢的一篇文章出现了》。事件起因是这样的:前天,著名博主周小平的老婆王芳,在公众号“今日平说”上发了一篇抵制电影《敦刻尔克》的文章。
文中称,最近有部英国战争大片,遭到了中国网民的自发抵制。这部大片就是《敦刻尔克》,表现英国在亚洲抵抗日军的英勇神武。
注:该文已被删除
亚洲?抵抗日军?英勇神武?Exuse me?恕我直言,整句话只有“英国”两个字是对的。首先全片讲述的是欧洲战场,其次对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最后影片表现的是“生存不易”,而非“英勇神武”。
难怪六神磊磊毫不吝啬,将“2017互联网智商含量最低奖”,颁给了王芳。
这场关于“民族虚无主义”的大讨论,不禁让人想起,诺兰粉和吴京粉从8月延续至今的撕逼大战。
撕逼原因很简单:两人都拍了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并且在国内撞档了。
两位导演是不会自己动手撕的。当然是两家粉丝,硬生生将自家爱豆推上了台。在他们口中,中国除了“无脑的爱国贼”就是“跪久了的卖国贼”,除了“做作的装逼范儿”就是“low到爆的脑残”。
而他们争论的两部片子——《敦刻尔克》和《战狼2》,明明没有丝毫可比性。如果说以前争的是脆苹果和面苹果哪个好吃,那这次完全是吃苹果的看不上吃梨的。牌面都没看清,双方就开始立稻草人,隔空放炮。
除了都是战争题材,两部片相似度为0
两部片甚至都不能统一归为“战争片”。
诺兰8月在国内宣传时,就说过他更愿意将《敦刻尔克》看成悬疑片而非战争片。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结局已知。
所有人都知道背景是二战前期,英法联军被困在敦刻尔克这个小镇上,等待撤退。原定只能撤退3万人,却因德军反常的“不行动”命令,10天内撤走了33万人。
所以诺兰把悬疑点设在小处,放弃Land的叙事,而把重心放在Home上。国内海报上,除了导演介绍,就只有一句话:当40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
《敦刻尔克》采用“空中一小时,海上一天,陆上一周”的设定,串起战争中小人物的逃亡史。观众可以清晰地听见大炮声、枪声,却不知它们从何而来,也看不见德国士兵的脸。有的只是伪装成英军逃亡的法国士兵、开着民船去救人的老船长、患有“战后创伤综合症”的逃兵、战斗到最后一刻被俘的空军。
当英国指挥官望着远处的救援船只,放下望远镜说出“It’s home”时,不少观众的眼角都湿润了。汉斯·季默的配乐把感情渲染到极致,不过有一点削弱了感情——国内把“home”翻译成了“祖国”。难怪字幕组的贾秀琰老师,再次引发众怒。
从这个意义上说,《敦刻尔克》其实是一部灾难片。
再来看另一方,《战狼2》。这部上映不到4小时破亿,直奔60亿票房的国产动作片,已经有太多讨论。嗯,虽然同为战争背景,但它也不是战争片,而是部好莱坞式的动作片。
第一部就已经奠定了“孤胆英雄”的底色。冷锋就是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路升级打怪:不正经的小人物,为了正义违抗军令被开除;受到更厉害的组织接纳,无意间卷入国家争斗;在破坏敌人计划、拯救百姓的同时,个人英雄主义和民族大义得以彰显。
第二部更是接着前集,已经很厉害的英雄人物为了私事出山,再次卷入敌人更大的阴谋中。国仇家恨一起让他火力全开,联合一批战友完成更大的创举,最终被封神。戏中的角色配置也神似小时候看的《冒险小虎队》,男女各司其职,整体效果达到最优。
无论是舰长那气吞长虹的一声“开炮”,还是冷锋拿着五星红旗迎风飘的场面,都足以点燃观众胸中压抑的爱国情,让人恨不得拎起步枪就上战场。这种炫耀武力的外露,和《敦刻尔克》书写残酷的克制,完全不一样。
引起人愤怒和自豪的电影,永远比让人冷静和沉痛的电影受欢迎。前者展现人的高大,后者却告诉你人很渺小。所以虽然《敦刻尔克》上周五上映后,终结了《战狼2》对内地市场长达5周的统治,但增长势头明显不如后者,最终票房可能止步5亿。
猫眼票房数据(截至9.7-10:00)
他们谈国家谈逼格,就是不谈电影
主题不一样,票房也相差悬殊,它们为何被频繁拿来比较呢?
你会发现,那些极端的诺兰粉和吴京粉,谈论的早已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民族主义和鄙视链。电影的艺术性,连同导演人品都成为他们攻击对方的武器。所谓的评分和票房,也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
民族主义,这最普遍的情绪,国内外网民都有。《敦刻尔克》还未在国内上映,豆瓣上就出现不少打一分的水军。他们不是谁的脑残粉,却表现得和脑残粉别无二致。明明是评价《敦刻尔克》,评语中却必然出现《战狼2》,还带上“国人”、“洋货”、“抵制”等这些闭关锁国时期的奇怪词语。
《敦刻尔克》的豆瓣短评
影片上映后,这股怨气更重了。中国网民想起亚洲战场上,英军抛下中国10万远征军,从缅甸撤退印度的往事。法国网民则吐槽说要不是4万浴血奋战的法国士兵,英军不可能顺利撤退。就连《印度时报》也刊文说,该片忽略了印度士兵在二战中的贡献。
事实上,《战狼2》在国外遇冷也和这种情绪有关。不少外媒也将《战狼2》称为“中国版兰博”,表示了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有人称,正是国外影院对《战狼2》的低排片,导致国内狼粉的报复性反扑。
如果说,观影观出“民族主义”只是狭隘,那么看片看出“鄙视链”的,可称之为“无脑”了。这次得集中火力,批判下自我感觉良好的“诺兰吹”。
本来加入战场的只有少数狂热的“爱国者”,可“诺兰对话吴京”的新闻,却炸出一堆诺兰的无脑吹。他们奉诺兰为神明,鄙视一切看国产片的观众。明明是诺兰为了中国市场,主动来京宣传,想见一下中国票房冠军吴京,却让部分诺兰粉“感觉受到了侮辱”。
一时间,“耽误诺兰时间了”、“堪比靳东对谈李健”、“世纪尬聊”等言论不绝于耳。仿佛诺兰是高过一切的大罗神仙,一切平民与之对话都会做低他的身份。这种“捧一踩一”的行为,连我一个路人都看不下去,更何况还沉浸在爱国情绪里,随时可能引爆的吴京粉。
骂战一触即发。诺兰疑似抄袭的黑历史被重提,《盗梦空间》和《红辣椒》的分镜对比图流传网络。已过世多年的日本动画大师今敏,竟也被拉进论战。有段时间,豆瓣小组“八卦来了”全版都在骂诺兰。
移步微博,刚从舆论漩涡中走出的郭敬明,也跟着躺枪。
捧吴京就是爱国,捧诺兰就是有品味。电影早就不是艺术,而是给人定性的标签。用它来划分阶层,比实打实上战场打一枪or来个万字的拉片分析,简单得多,划算得多。
不存在“审美无利害”,但可少些自恋和自卑
21世纪,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附带了多种功能。这不只是“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那么简单,起码这100个人的讨论范围只在中心思想和艺术风格。而现在人们评价一部电影,会从制作方、资本方、大众心理等多个角度谈。
涉及面越来越广的同时,社交媒体也给了大家极其方便的情绪出口。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几波人,被一部电影硬生生给连接起来。三观的碰撞越来越激烈,撕逼掐架在所难免。
所谓的“审美无利害”,在这种环境下根本不存在。当95%的人都无法把艺术作为纯粹对象看待时,剩下5%的人也就奢谈独立判断。所以我们经常在豆瓣上看到这种评价:为了平衡分数加/减一星。这些人极力避免受大众影响,却在打分的同时,已经让他人评价干扰了自己。
《战狼2》的豆瓣短评
那些真正影响评分的“水军”和“黑子”是什么心态?他们根本无意讨论影片质量,他们只想借此证明自己的言论。说到底,不过是自恋+自卑罢了。
这两种情结可以同时存在,而且人人都有,所谓“你炫耀的就是你缺乏的”不过如此。只不过,大部分人可以很好的控制这两种情绪,通过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少部分人却极度依赖他人评价,只有所有人都认同自己,他们才会安心。
看完《战狼2》感到光荣而伟大,这没问题。但因果倒置,以看《战狼2》为荣,就很有问题了。爱国只能通过看片的方式体现,这种民族自豪感未免太过廉价。
迷恋诺兰的叙事结构很正常,能说出一二三再好不过,说不出也无妨。但那种“因为我喜欢诺兰,所以我就是诺兰”的蜜汁自信,却来得蹊跷。
这两种人,把讨论变得越来越无厘头:
一是出现不是“诺兰粉”就是“吴京黑”的二元对立逻辑。路过的小兵很容易被两派的激进分子误伤,这种体验,怕是诺兰和吴京本人知道了也想打人。
二是很多激进分子并不是真粉丝,诺兰和吴京只是他们塑造自我形象的符号。由于他们有极强的煽动性,在“捧一踩一”的过程中,一些理性的“真粉”反而被打成“黑子”,被开除粉籍。就像狼人杀游戏中,一些好人被暴民扛推出去。
不过,强势站边的人毕竟是少数。虽然没人能做到“无利害审美”,但起码能做到“不带攻击性地讨论”。事实上,因为不能预设立场,不能有主观偏见,不少人发言越来越谨慎。四面八方的声音涌来,有人选择怼回去,有人选择内省。
所以这段时间,人们评价某部影片时总喜欢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敦刻尔克》和《战狼2》如此,《二十二》和《大护法》亦如此。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