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
百度搜索
官方账号声明,为丰富多元化搜索体验,已全面接入
DeepSeek
深度搜索功能。
目前可在百度APP首页点击
“AI+”
进入,打开提问框中的DeepSeek-R1按钮即可开启。
继微信、华为、OPPO、机械革命、吉利等众多行业各品牌、产品后,百度也官宣加入了
DeepSeek
大军。
只是在默默无人的角落里,
文心一言
该怎么办?
此次百度搜索接入
DeepSeek
,也是某种无奈之举。
早在2023年,百度就被
必应
顶下了中国搜索引擎头把交椅,加上更适合聚合搜索的AI出现,说百度没有紧张感是不可能的。
可奈何自家的文心一言实在不争气,只好引入外援
DeepSeek
。
面对这一决定,李彦宏或许依然会想起,自己发布文心一言时那个壮志满怀的下午。
单就时间而言,百度在AI赛道绝对算是先行者之一。
早在
2019
年,百度便发布了文心大模型“ERNIE 1.0”,仅晚于ChatGPT一年,可以说得上紧随其后。且当时国内乃至全球同类竞品都尚未出现,豆包、Kimi、
DeepSeek
还无处寻觅。
但抢跑的百度昏招频出。
在众多AI大模型竞争最激烈时,选择先寻求变现,推出付费使用功能,一举将用户群体拱手让出。
且文心一言尽管启动早,后续却略显乏力。发布
一年后其性能便被商汤、vivo等公司的模型反超,与OpenAI跑分差距更是拉大至35分以上。
更不用说如今各路免费开源模型,文心一言对比起来并无突出优势。
百度最大的危机,其实还不在于AI。
或者说文心一言的落魄其实更像是百度深层次问题的缩影。
曾几何时,
文心一言发布后百度股价连续冲高。
但六年过去,如今百度整体
市值已
从峰值缩水超60%。
从曾经贵为中国互联网
“BAT”
三巨头之一,到如今市值滑落到尚不如携程,百度其实非常心有不甘。
如果是早早躺平认命,摆烂摆到这番地步,那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
可关键就在于百度近些年没少折腾,始终尝试创新、找寻新增长,且还都踩中了风口。
纵观前几轮互联网风口,
电商、短视频、外卖、支付系统、AI、智能驾驶
种种,百度每次都精准的看到了未来,但却又总是虎头蛇尾地草草收场。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似乎成了近十年百度创新产品的公式。
例如智能驾驶领域,百度早在
2017年
便已建立智能驾驶研究部门,且早就试图与北汽、比亚迪、广汽等进行智驾合作。
但在八年烧掉
1500亿
后,唯一落地的极越汽车也最终宣告倒闭,只剩下
萝卜快跑
这一无人出租车产品,远没有得到与投入相匹配的成果。
以至于如今百度的支柱业务依然是搜索引擎,但面对越来越封闭化的移动互联网,这显然不是什么有前景的未来。
2024年百度
在线营销收入为730亿元,同比减少3%,已连续数年下滑,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当然百度自身肯定也明白这些问题。
更明白创新可能失败,但不创新必定失败这个简单道理。
何况近些年
也并非完全
没有任何成功的
新增长点开发
。
例如
百度智能云
就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劲增长势头。
其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已经成为驱动百度整体业绩提升的关键因素,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但对于百度这个巨人来说,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目前在国内上市互联网企业中,百度市值已经落后至第九,仅高于第十名快手五百亿。
下个十年,百度如履薄冰。
百度和文心一言的未来模糊不清,但AI行业整体越来越明朗。
从几年前笨拙的初代AI,到如今已经能言善辩且免费开源,AI更普及、更下沉无疑是大势所趋。
但这也是一体两面。大量重复、机械的工作,正在逐渐被AI所取代,典型比如有不少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到真人客服了。
当然,罪非在器。
聪明的人学习AI利用AI,落伍的人逐渐被AI淘汰。
时代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扫码加入星球,学习AI玩法、AI技巧,给自己在下个时代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