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险科普这么多年,槽叔的观念,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我之前看不上养老金,看不上教育金,总感觉它们的收益率无法带来快感。所以我在写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时,关于养老金只有寥寥数语,教育金更是只字未提。
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整体利率走低),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转变(中年父母心态),我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去年我给自己和太太
买了养老金
,今年又给孩子
买了教育金
,都是对变化的回应。
除了养老金和教育金,槽叔还有一个观念也在微妙地改变:
这个略带男权主义的观念,影响了整个保险行业。
在保险从业者看来,定期寿险始终和顶梁柱、一家之主这类关键词紧紧捆绑。
略显讽刺的是,许多家庭的保险规划,往往是由女性牵头完成。指望男性去搞定全家的保险,估计要到猴年马月了…
按理说,像定期寿险这种包含身故责任的保险产品,监管的要求是:
只能自己买给自己,不能让别人买给你,除非获得你的许可。
所以,越来越多的定期寿险放开了投保权限,配偶也可以为自己投保。
受益人当然可以随时更改,但投保的时候,要初步确定。
你在给丈夫投保时,受益人不要默认为法定受益人。你要写上自己和孩子的姓名。这样即使离婚后,身故的赔偿也会属于你们娘俩。
当然,有个前提,就是你爱人一直没关注的自己的保险,而且后续也没有更改过受益人。
听到这,她往往若有所思,对我表示认同和感谢,转身离去。
你在投保时,受益人写法定就行,法定的意思是,妻子是继承的第一顺位,但至于妻子是谁,到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妻子是个角色,而不是个人名。当然,如果你对这个角色不满意,你可以写成自己的父母。
另外,如果你的定期寿险是太太给你买的,你记得关注一下受益人是谁,如果有必要,改掉它。而且你是被保险人,受益人改成谁,完全由你说了算。
听到这,他也往往若有所思,对我表示认同和感谢,转身离去。
面对不同用户,要力争使其利益最大化。这
和做律师是一样的。
不管是自己买还是妻子买,大多数男性都会拥有一份定期寿险。
把定期寿险的
保单数据清单拉出来后,
大部分被保险人都是男的。
现在,这个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女性也有孩子要抚养,女性也有父母要赡养,女性也有一路走高的职业发展,所以也理所应当有一份定期寿险。
同样的保额,同样的保障期限,女性买定期寿险几乎只需要支付男性一半的价格。
对于三十岁上下的女同胞来说,100万保额保到60岁,一年几百块钱就能搞定,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价格几乎等同于无感支付。
按理说,写到这里,槽叔应该拿出几款定期寿险,对比一下,做做测评,
只要你认识到身故的风险、规划出合适的受益人,并在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的情况下投保了定期寿险,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儿。
至于你买的是不是最便宜的、是不是所谓大品牌的,这些问题都没那么重要。
槽叔推荐过的产品,点击
阅读原文
就可以找到,不妨算算你的身价——
如果一定要总结几个定期寿险的挑选规则,那无非这三个。
如果一款定期寿险的除外责任很多,比如战争导致的死亡不赔,恐怖袭击导致的死亡也不赔,那实用性就会差一些。
同样的保障责任,同样的缴费方式,价格差距在10%左右,都是合理的。买定期寿险时,如果你想要个大品牌,付出的溢价也不会很多。
有的保险公司,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更改受益人,而且体验做得很好(比如华贵人寿),这显然是产品的加分项。
人生很长,说不定哪天我们突然对某人心生爱怜,于是就想把他添加进受益人名单呢?
买不买定期寿险,和你赚不赚钱、赚多少都没有关系。
只要你内心有牵绊,你就让定期寿险去保护这个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