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2日早上,中纪委网站发布了题为《深度关注丨规范招标投标市场 打击违法乱纪活动》的头条文章。其中指出,
招标投标领域面广环节多、政策专业性强,
也是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
紧接着便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
医药
、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更表示直面这些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将采取针对性措施
纠治制度规则滞后、主体责任不落实、交易壁垒难破除、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顽瘴痼疾。
并
依法加大对
排斥限制潜在投标人、规避招标、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等
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而关于招投标腐败,
实际上,
过去一年
中纪委已经多次点名”医疗器械领域“,
这也正是因为目前医疗器械领域招采违规和腐败现象泛滥。
去
年4月,
中纪委官微发布《别让“萝卜坑”坑了自己》,剑指药械「定制式」招标。
文章指出,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
刘某某量身定制招标标准,将医院的药品及耗材供应商从200余家压缩到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7家,
并帮助其中5家供应商多次变更公司名称规避监管。
紧接着5月,
中纪委官网又曝光医械经销商陈某虎向普洱市人民医院销售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时,
通过“借款”方式向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某俊行贿1600万元,原本进口价仅是1500万元,但医院进价却是3520万元,价差达到2020万元,远远高于同期市场价格。
在这起案件中,该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明确反对,但杨某俊执意购买并通过
“定制式招标”
最终达成。
7月
,
中纪委官网发布《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定制式”招投标》的动画视频,视频中以某地开展的
新院区新院区建设催生出大批医疗设备需求为背景,详细揭露了医疗器械采购“定制式招标”的细节。
到了9月,
中纪委重点通报了
“鄂东医疗集团原党委书记、总院长张杰插手干预医院采购招标问题”
的典型案例。
经查,其在医院医用耗材、医疗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默许纵容违规行为,打招呼帮助多家公司承接相关业务。
官方屡次点名在前,而后打响“发令枪”
,
意味着
针对招投标领域集中
整治的大幕正全面拉开!
进入2024年,针对医院耗材、设备招标采购的监控和检查,已经开始在全国密集落地。
从年初开始(1月25日),重庆市渝北区卫健委印发《采购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便明确进一步加强
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采购监督管理
。
自
2024年1月-6月
,为期半年,
聚焦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采购中品类确定、招标文件编制、违规插手干预招标等方面易发的腐败问题,
整治全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中的不正之风,杜绝采购中的腐败问题。
到了近期,包括
北京、福建、江苏、四川
等多地也都纷纷加入了整治大军的队伍。
如4月24日,北京门头沟区审计局启动
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采购管理情况专项审计
,覆盖
3个医药领域主管部门、4个区属公立医院及9个社区服务中心
。
审计行动
聚焦医疗药品、耗材、设备的采购管理情况,围绕“决策——采购——资金支付”这条主线开展“穿透式”调查,
揭示公立医院在药品、耗材及设备采购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医疗服务规范化运行。
5月17日,泉州市鲤城区审计局开展收费及采购审计,
计划对
7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区级妇幼保健院
的
医疗收费、药品耗材设备采购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
并先行采集了8家医院的
业务流水数据、采购明细、药品耗材出入数据、设备采购相关数据、财务数据
进行关联分析,提前锁定疑点,盯住重点……
随着国家及地方在医械招投标
监管
领域挖得更深更细,接下来,一场接一场深入院内耗材、设备采购及使用场景的严查,将在全国范围内揪出更多隐蔽的医药腐败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