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退而求其次的爱情,是自欺欺人?还是与命运的和解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04 20: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7月27日,周国平老师在爱智书院的必修课平台,回答了学员们关于人生、爱情、生活等问题,精彩的问题与哲理的回答解开了不少朋友的困惑,小编摘取了其中一部分问答,或许能给你些许启发。



问:我觉得幸福这个东西要靠自己找到答案才是最靠谱的,自己想要什么幸福只有自己最清楚。寻找幸福的这条道路注定是不平凡的,有苦,有甜,有欢笑,有泪水,但是幸福从来不拒绝到来,有时候只是会晚到。这样理解对吗?


周国平: 你对幸福的理解说到了两点,一是清楚自己要什么,有这种自信非常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争取你想要什么东西,得到了那些东西你就会感到幸福,这是非常好的状态。


另外一点是,你目标清楚了,但你追求幸福的道路是不平凡的,幸福有时候会晚到,但也只是晚到而已,你相信你争取的那个东西迟早能得到,这样的心态是很好的。


当然了,具体来说,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但这里面还是有一个评价标准的。有些人要的目标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平庸,或者比较功利的目标,到手了之后未必会感到幸福。


所以我强调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应该更多的是内心的,精神性的目标,它的实现才能给你带来真实的幸福感觉。



问:周老师,您认为幸福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吗?是否有些东西,比如追求真理,是高于幸福的吗?


周国平: 这里面牵涉了对幸福概念的定义问题,如果我们把幸福看成是人生中一种圆满的状态,那这种状态不仅使我们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在世俗上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包括世俗的利益也能得到满足。


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圆满,我觉得是值得追求的。亚里士多德也特别强调这一点,幸福就是人生的圆满。圆满包括很多方面,有灵魂上的满足,也有外在的,身体上的一种很好的状态。很多哲学家都强调了这一点,康德说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还是道德,是德行,但是呢,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来说,道德和幸福都得到才是圆满的。


但是你真正比较起来,如果说我们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的话,那么追求真理这种精神性的目标肯定比包含世俗利益的满足这样一种幸福的概念要高,所以尼采就嘲笑过,他认为幸福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只有英国人才那样追求幸福,他实际上是嘲笑英国的快乐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觉得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比较平庸的。


其实很多伟大的灵魂,你要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们并不幸福。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肯定,精神性的目标,追求真理,要高于幸福。但是,两者都得到是更圆满的。



问:有些人生经验和勤于思考的人幸福的理论能力与获得幸福的能力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认为缩短这距离需要训练,周老师可以分享下您在追寻幸福的训练中的体会吗?


周国平: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思考幸福的理论能力和获取幸福的实际能力肯定是有距离的,关于怎样缩短这种距离的训练,问我有什么体会,其实我真的是没什么体会,我这个人就是理论上思考得多一点,但是我想是这样的,其实有些问题,你真正想明白了以后,你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不觉你就会了。


比如我强调要珍惜平凡的幸福,这个观点其实不是从纯理论上去思考出来的,是在生活过程中我体会出来的,其中已经包含我在这样做了,当然有时候会可能做得不太好,我就会提醒自己。


我讲幸福是种能力也是这样的,这种能力就是享受精神层面的幸福,这其实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体会,不完全是理论上的思考。


你真正说起来,像这种人生问题,你很难靠一个纯粹的理论思考去得出一个结论的,它一定是有自己的一个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的,光靠这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去推导是不太可能的,反正我是不这样做的,所以对我来说,我的理论思考,与我的人生体会,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之间,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没有很大的距离。



问:请问周老师,精神差异很大的人,比如甘地夫妇,甘地夫人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幸福的爱情,这是否证明了精神层面的相近不是爱情的必要条件呢?


周国平: 我想是这样的,一个人精神层面的高度、纯净度、丰富度,和他识不识字,是不是知识分子,我觉得没有必然关系,像胡适夫人也不识字。这种情况会有一些,尤其在东方国家。


当然,在我看来,这可能还是一种遗憾吧!因为如果有精神上的相近,能够有特别积极的交流,我觉得会更好。这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问:若爱情没有修成正果,仍旧安心于一种退而次之的状态,是自欺欺人?还是自我和命运的和解?


周国平: 现实是爱情和自己的理想,我想是会有差距的。当然啦,如果自己对这个爱情不满意,但是呢,仍然在这样一个爱情中生活,我觉得不是自欺欺人,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对这种状态是不满意的,你只是采取了一种和解的态度。


这是和命运和解,但不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其实不满意,但是使劲的为自己打气,说这个我多么满意,那才是自欺欺人。我觉得人生中很多时候是需要妥协的,不能用理想的标准去衡量现实中的东西,包括你的爱情。




注:由于今天文章内容为问答精选,故不适合朗读,期待音频的朋友,可以等明晚高昂老师的朗读哦~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来吧,一起来听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开讲《道德经》。






讲师介绍


李辉


李辉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人文与自然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分子人类学,曾经研究过曹操家族基因等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等发表论文百多篇。


李辉教授涉猎颇广,研究精深,悉通百科,出版过一系列科技著作、史学著作,《道德经古本合订》等哲学著作。他在复旦大学开设的人类学课程广受欢迎,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程时间


八十一讲 每周一讲

(每周三晚19:30)



课程费用


81元/81讲


报名方式





长按如上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收听 《道德经》八十一讲



阅读往期经典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不过是世事无常

一个好母亲都具有这样的特质

过好每一天就是大智慧

“己所欲,勿施于人”是更高级的修养

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幸福…..

没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上快感

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看他度过闲暇的方式

异性之间的友谊有性的吸引才纯洁

生活的目的

最令人反感的莫过于男人缺乏内在的力,女人缺乏内在的美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 |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点击 阅读原文 ,马上报名《道德经》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