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高考了,好害怕啊!”
后台有位朋友对熊说,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
恐惧感几乎把他淹没
:
害怕发挥失常,害怕父母失望,害怕结果不尽人意,恐惧感几乎把他淹没......
“熊,我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熊觉得,人的一生啊,有许许多多的“必经”关键词;
比如这位小伙伴正在面临的“恐惧”,还有学习、时间、责任等等。
只有学会与之泰然处之,甚至将这些人生的关键词,当作“情人”来看待、来爱、来相处;
在人生之路上,我们方能脚步带风~
所以今天,熊向大家推荐一本超级厉害的书。
这本书,堪称美国出版史上的奇迹,
从
1960
年首版至今,从未间断再版,影响五代美国年轻人。
通过化用书中的观点,来教大家如何与这些看似很难相处的“狠角色”,成为亲密无间的情人。
它就是来自“世界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生活教会我》。
这本书是埃莉诺夫人,在生命最后岁月里所写的一本书。
在书中,浓缩了她经过岁月沉淀后的人生经验;
“就像一个祖母、母亲、姐姐或挚友,字字质朴,句句有声。”
而在这些话语中,我们也能找到,与这辈子必须要有的“情人们”,如何相处的秘籍。
“这辈子,你必须要有这4个情人:恐惧、学习、时间、责任。”
第一个情人:恐惧
第一夫人说,恐惧是伟大的敌人,因为每一次克服恐惧的胜利,都会在下一次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而熊爷觉得,能给我们信心和力量的,不正像是我们人生的“情人”么。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恐惧,把恐惧当作自己的情人呢?
第一夫人,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放下自我。
“放下自我,不去想是否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全心全意做你的事,不去管别人是否在关注你。”
拿高考来举例:
高考是多数人人生的分水岭,亦是我们真正独立的开始;
因为承载着太多人的目光与期待,也会让它成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的人生大恐慌。
这时候我们能做的,便是放下肩上的重担,全心全意高考:
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道题,每一个字,每一次检查上,
而非别人的期望、自己是否能发挥好等等。
正如第一夫人所说:“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了解。”
当我们真正面对高考,或许会发现,它不过是个披着狼皮的小可爱呢~
第二个情人:学习
“学习应当贯穿我们的一生。生命总是在不断变动,要么前进,要么后退。”
第一夫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没有兴趣,没有探索精神,放弃学习,那人生无非是无聊地打发时间。
所以,学习啊,不仅仅针对于高考之后的大学生活;
我们更应该将其当作,陪伴一生的“情人”呢。
对于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夫人也提出了在她看来最有收获的方法:
通过别人,来激发自己的兴趣。
同时,这也是让人永葆好奇心、让青春永驻的不二良方。
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夫人说,可以多和
老师、同学、前辈们交谈,试着像孩子一样好奇地提问;
促使别人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自己则可以边听边学。
不仅如此,在第一夫人看来,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每件事情学习,从拥有的每段经历中学习,从遇见的每个人身上学习。
“用不着正襟危坐,刻板地规划兴趣爱好,
我们要做的只是保持好奇开放的心态,保持对于丰富人生体验的渴望。”
熊爷建议,不要抛下“学习”这位情人,相反,我们应该和他终生携手;
即便吵吵闹闹,偶有沮丧与困难,也要一起到老啊。
第三个情人:时间
“忙死了忙死了忙死了!”
“根本没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啊!”
有如此想法的人,想必是没有成功把“时间”这个调皮的小家伙;
收归为自己的“情人”的缘故吧。
而对于好好利用时间,与时间友好相处,
第一夫人可是有绝招的:
那就是,保持内心平静,以使工作时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第一夫人说,有时候吞噬我们时间的,并非我们做不完的某些事;
而是我们精神上的损耗,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流失了。
也就是说,吓跑“时间”这个情人的,是我们浮躁的内心。
因此,第一夫人建议我们,应该要学会保持内心平静,在心中保留一片绿洲;
行事忙碌的人,更必须学会这个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而不被琐碎杂事扰乱,不再内心烦躁或失去思路。
“比起分心的三十分钟,专心致志的十五分钟能让我们更快地完成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