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个星期,高尔夫球星“老虎”伍兹,驾驶一辆现代汽车出了严重车祸,老虎伍兹也受伤住院!
伍兹驾驶的是一辆现代“捷恩斯”GV80型豪华休旅车,车祸后,车辆前部已经严重受损、难以辨认。
北美市场向来是国际汽车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各车企品牌围绕豪华车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捷恩斯”就寄托着现代汽车打入北美主流市场的希望。
无独有偶,就在第二天,韩国现代集团又因为电池起火危险召回了8万辆电动汽车,更引发了大家对现代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车型“现代Pony”。1974年参加第55届都灵车展,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能够独立生产轿车的国家,比1958年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诞生晚了足足16年。中国汽车行业还要加油啊)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车辆火灾约15万起,其中70%以上为行驶中的车辆,而
火灾扑救成功率却不足15%,人员伤亡率更是高达90%以上
。
比起汽车着火伤亡率更高的是汽车溺水。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近年来,因为车辆落水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
可能有人会问汽车不是有门锁吗?人们为什么会被淹死在里面?
大家都知道汽车内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市面上的绝大部分汽车密封性都是很好的,车体被玻璃和密封条隔绝开来。当汽车落水以后,由于汽车的密封性很好,水是无法快速流入汽车内的。
而且汽车落入水中之后,因为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最重的设备都处于汽车的前段,所以车头会首先沉入水中。
如果此时选择打开车门,除非你有非常强壮的身体,否则是无法打开车门的。因为内外压力差的原因,车外的
水压会死死地压住车门,导致无法开启。
再加上现在市面上汽车的车窗基本都是电动车窗,汽车掉进水里后,车窗的电路会因为浸水而失效,导致车窗也打开不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
被活活闷死在车里
的。
真的,老蒋没吓唬你!老蒋也是个有多年驾龄的老司机,每到夏天开到河边都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溜下去。
不是老蒋胆小,这种事真的很可怕!车头一旦入水,不到一分钟就会没过车顶,此时,驾驶员需要做的就是冷静,千万不能慌张。
这时电控系统有可能还没用,我们应当迅速解开安全带,打开主驾驶侧电子中控锁,打开车门迅速逃生。
如果安全带无法解开,要利用尖锐物品迅速割断安全带。
如果你发现车辆已经断电,无法打开车门和车窗,随着车辆继续下沉,车内外会有很大的压力差,这时要选择
砸车窗逃生
。
所以,为什么老蒋以前总是给大家推荐带破窗功能的手电甩棍等物品呢?
就是因为如此。
多年以来,老蒋不管换哪一辆车,遮光板上都一定会绑着一只安全锤和一个急救包——在车辆不慎落水的瞬间,击碎窗户,用最短的时间从车窗逃生。
但这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击碎汽车玻璃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的玻璃都是经过
特殊处理的钢化玻璃
,硬度和韧性都不错。老蒋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演示,修车工用6磅的大锤击打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没事。
而像老蒋以前玩过的带破窗头的手电、带陶瓷头的甩棍、专业的破窗锤这些玩意也是不行的,用过一次就知道这种东西打破汽车玻璃需要很大的力气,最起码老蒋这样的壮年男性都需要用上全力,身娇体弱的小姑娘们几乎很难做到。
那我们怎么才能击碎它呢?
老蒋建议大家备一把弹簧式的救生锤,这里向大家推荐弹簧蓄力式的破窗锤。
只要轻轻一击,就能击碎汽车的侧玻璃。如果您让老蒋推荐型号,老蒋比较推荐
瑞士科技出的那款汽车应急工具
。
SWISS+TECH 瑞士科技
,起源于1994年,创始人是个瑞士工程师,并非国内的一些假洋鬼子。
这公司虽不大,但出名就出在有个很钻牛角尖的特点,就是要把工具的各项功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体积里。
瑞士科技这款所谓的汽车应急工具,老蒋看就是个非常小的蓄力式破窗器。
体积虽小,但功能却多
,并且都很实用,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应急工具了。
第一主要功能就是
破窗
。
这玩意的结构是
弹簧蓄力结构,原理类似于电锤
,只不过动力源是一个已经被锁住的强力弹簧。使用的时候将破窗器顶住汽车玻璃,按动解锁按钮,里面的弹簧就会推动纯钢制成的顶针,击碎汽车玻璃,比需要用臂力驱使的传统破窗器好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