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前沿人  ·  刚毅坚卓 | ... ·  3 天前  
北京大学前沿人  ·  刚毅坚卓 | ... ·  3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听说,诗词里的郑州真的很“中”(二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天下奇才”诸葛亮怼上老谋子司马懿,孰胜孰负?(连载1)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23 07:57

正文

“天下奇才”诸葛亮怼上老谋子司马懿,孰胜孰负?

 


曹魏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东吴嘉禾三年(234年)二月份,诸葛亮率领蜀汉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十万蜀军,兵出斜谷。四月,抵达郿城。


吴国应约,派出十万人分三路入寇曹魏。洛阳的曹叡总揽全局,显然对西线的战事更为关心,派出征蜀护军秦朗率领步骑两万,增援司马懿,司马懿的关中兵团也增加到十万人以上,大约有十二万人。



魏、蜀、吴三方参战兵力总计三十多万,这是赤壁之战以来汉末三国动员兵力最大的战役。


曹叡高度紧张,如果此次应对不好则将是一场亡国之战,蜀、吴若干年前划定的两分天下的盟约将从纸面成为现实;诸葛亮拼了,他身体越来越差,曹魏边防的可乘之机也越来越少,如果不抓紧此次机会,兴复汉室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成为泡影;孙权照例搂草打兔子,看可以捞多少油水以决定对这场战役的投入程度。


所以毫无疑问,本次战役的主战场和天下人关注的舞台焦点,仍然是魏、蜀交界之处,领衔主演仍然是光芒万丈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这两个男人的宿命对决,牵动着天下人的心。


司马懿不敢有半点儿怠慢。他接到秦朗带来的两万援军之后,就已经清楚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么重了。他知道,皇上已经把曹魏能够动员的机动兵力都交给了自己。

司马懿留下部分兵力留守后方,亲率主力大军赶赴前线。在布置防线的问题上,魏军内部发生了争议。参谋们主张把大营驻扎在渭水北岸,以渭水为天然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防守将变得容易;而一旦蜀军冒险渡河,也可以遵照兵法“兵半渡而击之”的古训,迎头痛击。


司马懿力排众议。如果以渭水为界,那岂不是等于把整个渭南都让给了诸葛亮?司马懿说:“边疆百姓和粮食积聚都在渭南,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必争之地不争,而守不必守之地,岂是用兵之法?”


司马懿指挥大军,抢先渡河,在渭南深沟高垒、背水扎营,死守渭南绝不后撤一步!


诸葛亮率领蜀军赶到渭水附近时,发现魏军已经把一座牢固的营盘扎在这里。


诸葛亮本来心中思量,在这里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出武功、依山而东,直逼长安三辅,威胁关中心脏地区;二是西上五丈原,扎牢营盘再作打算。如今看来,曹魏重兵驻扎渭南,循武功而东的要道早已经在魏军军事力量威胁之下。直接逼迫长安三辅地区,本就冒险,再被魏军一威胁,更难成功。罢了,还是西屯五丈原吧。


诸葛亮思量停当,指挥大军西上五丈原。



司马懿扼守渭南,得到探马消息,对手诸葛亮的大军已经出现在前方。司马懿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将士们面容严肃,分明都有些紧张。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不容有任何闪失的战役,因此心理压力格外大。


司马懿皱了皱眉头。要想打好这场决定性的战役,首先必须解决心理问题,振作士气。如果上来就被诸葛亮的威名压迫得喘不过气来,那可以说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败了。


司马懿笑着对众将士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发,依山而东,那确实值得忧虑;如果西上五丈原,那他就完蛋了。”


众将士一听这话,立马眼巴巴地等待前方探马的新消息,心里个个在祈祷:诸葛亮西上五丈原、西上五丈原……


前面风尘滚滚,探马远远地跑来了,翻身下马,呈报军情。众将士紧张地竖起耳朵倾听。


报!蜀军已经悉数西上五丈原!


三军欢腾!大家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似的额手称庆:皇天开眼,我曹魏此战必胜!


只有司马懿,表面微笑,而心底暗暗思忖。刚才那番话,只不过是拿来稳定军心罢了。前往武功的道路早已被我切断,诸葛亮平生谨慎,自然只会上五丈原。但即便他上了五丈原,我也并没有破敌之把握呀。仗打到这个份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冷静的人还有一个:郭淮。


郭淮驻守西北十余年,对这里的地理形势相当熟悉。他也在积极思索着诸葛亮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五丈原的西边,成国渠与渭水之间有个北原。倘若我是诸葛亮,我就会派出军队抢占北原,从而与五丈原掎角相应,对我军形成西北合围之势。不行,必须抢占先机!


郭淮向司马懿提出:“诸葛亮一定会占据北原,请在他之先抢占。”


司马懿看看郭淮,脑子一下子还没转过来。周围的参谋们已经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否定郭淮的意见了。司马懿制止参谋们的议论,示意郭淮继续说。


郭淮说:“如果诸葛亮横跨渭河两岸、登五丈原而占据制高点,再在北原布置军队,隔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煽动羌胡造反,对我军大大不利。”


司马懿一听,心头大震,恍然大悟,吩咐郭淮率领一军迅速抢占北原,务必在蜀军到前建好防御工事。郭淮领命而去。


诸葛亮在五丈原安营扎寨,同时叫来一员将领,吩咐:此去渭河北面,有北原。你速速率领一军前往北原,务必在魏军到达前建好防御工事。蜀将领命而去。


英雄所见略同,赛跑开始。


事实证明,蜀军带队将领没有跑得过久镇雍州、熟悉地理的郭淮。郭淮率领军队,一路奔波来到北原。天佑魏国,蜀兵还没到来。郭淮下令:抢在蜀军到来之前,迅速建设防御基地!


然而,蜀军的行动力也并不弱,很快就强渡渭水出现在郭淮的视野之中。此时,魏军的营垒刚开始建,无险可守。


郭淮望着来势汹汹的蜀军,咬牙下令:北原若失,魏国难保。我们的前方是屡次犯我边疆的蜀汉侵略军,我们的身后是急待我们保护的美好家园和弱小妻儿。儿郎们!誓死守住北原,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


三军将士士气如虹,同仇敌忾,奋勇拼杀。蜀军难以得逞,不得已而退却。郭淮利用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时间,加紧修筑防御工事,使得北原成为蜀军北面的一枚极具威胁的棋子。


抢占北原的蜀军铩羽而归,诸葛亮顿感形势不妙,看来魏军有高人啊!诸葛亮没有办法,只好先在五丈原建好营垒,再作长远计。


五丈原南挨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有深沟,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五丈原之名,据说是因为该原高出平地五十丈,最初叫作“五十丈原”,后来讹传为“五丈原”。五丈原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一片面积十二平方公里的高地平原。诸葛亮将大军屯驻于此,正是守正之道。然而兵法“以正合,以奇胜”,要想对付魏军必须出奇兵。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这样的老乌龟一定会坚守不出,绝不肯轻易应战。对付这样的对手,只有调动其奔命,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诸葛亮计议已定,留守部分将士驻扎五丈原,自己亲率主力军,奔袭敌军西面的西围。



诸葛亮大军西进的消息传到司马懿军帐。司马懿心头一惊,西围虽然已有重兵把守,但恐怕不是诸葛亮主力的对手。一旦被攻取,则北原、渭南对于五丈原形成的合围之势,将不复存在。不行,不能让诸葛亮占有西围!司马懿下令,大军驰援西围。


郭淮不同意。郭淮觉得,诸葛亮诡计无双,惯用声东击西之计。西围已经有重兵把守,以诸葛亮审慎持重的性格,绝不会冒险攻打徒自损兵折将。蜀军大张旗鼓前往西围,恐怕其意不在西而在东也。


郭淮对司马懿说:我估计这是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蜀军的目标恐怕不是西围,而是东边的阳遂。在这关键时刻,我军不宜分军往西围,而应加强阳遂的守备。

司马懿一听,大有道理。西围已有重兵把守,即便蜀军强攻,一时半会也难以拿下,到时候再增援不迟。而阳遂兵力单薄,倘若失守,则大好形势将遭破坏。司马懿看看郭淮,心想此人果然智勇双全,乃一代将星。诸葛亮啊诸葛亮,我司马懿一人之智或许不能敌你,但我能人尽其才、群策群力;而你自恃才智过人,单枪匹马、事必躬亲,哪怕智者千虑恐怕也必有一失了。


司马懿当机立断,派将军郭淮、胡遵前往阳遂,抵御蜀军。



暮色深重,一支军队形同鬼魅,静悄悄地行进在前往阳遂的道路上。领军的,正是诸葛亮。诸葛亮以大军佯攻西围,实际潜往阳遂,以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指望能够一举拿下阳遂,给渭南的司马懿大营打入一个楔子。


蜀军人衔枚马裹蹄,随风潜入夜,行军静无声。这次出师以来屡屡不顺,但是蜀军依旧士气饱满。因为他们极度信赖带领这支军队的诸葛丞相,他们相信在丞相的率领下一定可以歼灭一切敌人,像往常一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是残酷的现实又一次打破了他们的梦想。


距离阳遂还有一段路,前方积石原出现了大量的魏军。诸葛亮大吃一惊,没有料到自己的计谋居然又被看穿了。

摘自《老谋子司马懿》,秦涛著,经重庆出版社授权。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海浪(微信:13714009527)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

道德经解读

荐语: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纪晓岚赞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四书五经赏析

荐语: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儒林佳话,旷代经典!

三十六计

荐语硝烟无声,谋略无形,三十六计,诲汝谆谆。这本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