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讯社
【以价值之名,行投机之实】研报社是由一线券商研究员合伙创办,每日精炼3篇研报,为您发掘市场热点,分析行业动态,解读个股预期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研讯社

5年一次,大扩产!

研讯社  · 公众号  ·  · 2024-05-28 18:41

正文

为百万财经人士 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析宏观及政策、研判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午间一则消息: 据W面板公司公告,其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将投资建设8.6代柔性OLED产线,设计产能32k片/月,投资额550亿


OLED面板是LCD面板的升级,我国在LCD面板领域已经基本全球领先,占据70%以上的份额;OLED领域还落后于韩国,正在追赶。


面板里面的“代”指的是按照生产显示屏使用的玻璃基板尺寸来界定的,世代线代数越高,玻璃基板越大,所生产出来的屏幕就越大、利用率也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 OLED的8.6代线基本上是目前全球领先的水平了


了解下全球面板产业的格局变化, 基本上5年一次扩产抢份额

2013年-2016年,我国开建LCD的8.5代线,降维打击日本的低次代线,日本被迫退出全球LCD面板的竞争,玩家只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韩国。


2018年-2020年,我国大规模建8.5代线甚至更高代线的LCD,使得韩国也大规模退出LCD面板的竞争,转而发展OLED面板。


而今年1月10日,国内J公司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高新区,是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今天W公司第二条落地;业内预期T公司也很快将落地。 很明显, 国内OLED面板将进入新一轮扩产潮,进入砸钱抢全球OLED份额的阶段


当然,这个时机也刚刚好:


一方面, 国内财政政策进入新一轮扩张阶段,而高世代面板的扩产需要大量投资 ,国内 三家公司总投资就可能接近2000亿,这个时候扩产容易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 OLED正在加速往中大型尺寸上渗透,后续高世代产能的需求将迎来爆发 。OLED应用领域过去集中于小尺寸,在手机中渗透率达50%,在中尺寸渗透率仅2.2%,而笔电/平板从面积上看是比手机更大的市场,2024年供给需求共振下OLED有望进入中尺寸第二渗透曲线,5月7日苹果春季发布会首次推出搭载OLED屏幕的中尺寸产品2024款iPad Pro, 标志着前代iPad Pro所采用的LCD屏幕体系退出历史舞台

从受益角度看,设备>材料>面板厂 产能扩张设备先行,材料后端受益,毕竟扩产周期要两三年,至于面板厂,大家都懂,主要是搭台的,未必能兑现到业绩,面板厂业绩主要还是看周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