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比较严重的肩颈问题,把胳膊抬起贴近耳朵这个动作对我来说异常痛苦。后来知道游泳可以缓解,就办了张卡,现在自由泳游得蛮好。
我发现一周游4次明显比一周游2次舒服,而且不用游很久,半小时游个500~800米足够了,全身都很舒服。
高频好于量大。
身边朋友知道我运营「老钱说钱」,问有啥心得。我说冷启动确实痛苦,好在坚持并不难,多写就行。听起来又是一句废话,但真是这样,保证每天能写几百字不难。高频重复绝对有效,这个方法在很多领域都适用。
有人说炒股也是如此—短线高胜率才能实现高复利。
这点确实没错。但高胜率需要方法和运气,而且最大的成本是时间,真心不适合想好好上班的公司人。
2
什么适合好好上班的公司人呢?有3支股票彻底改变了我的炒股理念—融创、伊利、好未来,除了坚定持有,我什么都没做。
后来这三支股票的翻倍,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洗礼,认可基本面就坚定持有,好好上班。
3
之前在👉
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讨论过行业与公司。
行业竞争真的很影响利润,所以能垄断细分行业的公司,都是值得多看的标的。
4
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你一定要知道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
比如你买了星巴克这种线下餐饮连锁公司,要看看「可比店铺销售额」相关的指标;
-
如果买了YY、陌陌、Netflix,要关注「付费用户数」和「ARPU」相关指标;(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用户规模绝对是第一位的,比营收和利润都重要。)
-
如果买了枫叶教育、好未来这种教育股,「招生人数」这个指标最值得关注;
-
如果是融创、万科这种房企,「销售额」和「土地储备」则是必看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主营业务单一,占比高的公司是值得投的好公司。因为简单,谁都看得懂。
5
股票收益分为两种:
两者都好,戴维斯双击;都不好,双杀;前者好后者不好,错杀;前者不好后者好,概念;
6
风险也只有两种:认知不足,人云亦云瞎JB买;忍受不了波动,喜欢追涨和杀跌。
投资是一场认知变现,但赚多少也和心态有关。另外,可以在高波动上冒险,但千万别在「本金安全」上冒险—说的就是那帮买高收益固收的人。
7
再梳理一些常用定量分析估值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