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苏英杰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昨天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3 天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在单位,领导不说,但自己得懂的7个道理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12-15 06:00

正文

文 | 哎呀妈
来源 | 读者(ID: duzheweixin)


前几天听部门里一个新来的小姑娘抱怨,说感觉职场和学校太不一样了,做什么事都得留个心眼。

她以为和同事处成了朋友,说话没遮没拦,结果一句“今天这套衣服不适合你”就冒犯了对方。

自此,她和这位同事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她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进入职场,确实会面临各种挑战,既要保证工作效率、产出,又要掌握职场生存规则,有些道理领导不教,但咱们早懂就早避免麻烦。

01


  • 会说话,有时比会做事更重要。

人生的很多难题,其实都是人际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主要靠的就是沟通和对话。

在单位,最忌口无遮拦,万一说错话,毁掉的不仅是关系,还有可能是机会。

开头提到的新人,以为有一说一,就能以真诚取胜。殊不知,有些话进到别人的耳朵里,会是另一个版本。

跟她同部门的另一位同事,总能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给予对方满满的情绪价值——

“姐,你今天带的饭好香呀”“这双鞋子特别配你”“我好喜欢你的排版”……

话都是真心话,有意去标记那些正向的、美好的,忽略自己看不懂的、不欣赏的,再去表达,不要随随便便给别人添堵。

罗振宇说过:“ 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能干是职场的必选项,而会说,绝对是加分项。

懂得有效沟通,擅长合理表达,才能锦上添花。

02

  • 公司请人,不是 听问题,而是让你解决问题

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有一幕。

一位员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惊慌失措地问领导:“该怎么办?”

简单一句话,把领导气到炸毛:“怎么办?你问我吗?我花钱请你来,是来问我问题的吗?去找解决方法懂吗?”

看,这就是领导的立场。

工作难题天天有,招员工就是找人解决处理,而不是招问题的搬运工。

一味逃避问题,试图把难题推给领导处理,只会给领导和同事造成困扰,甚至给公司造成损失。

能在单位凭实力越混越好的员工,从来都是善于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甩锅大师”。

想要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和价值,要么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让领导做选择,要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自己在同行竞争中稳步向上。


03

  • 把事情搞砸了,老板不生气,不是不敢动你或喜欢你,而是在考虑放弃你。

一位资深HR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不是学校,没有人有义务容忍员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

他有个同事,在一次和客户沟通时,因为粗心把数据搞错了,结果导致公司蒙受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

当时领导知道情况后,没发火,只是说让他想办法弥补过失。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这个同事也觉得自己福大命大时,一纸调令下来,同事被调去了后勤部,远离了核心岗位。

也许有人会觉得职场无情,但现实就是这样。

不是老板或上司苛刻、难伺候,更不是故意跟你过不去,而是你做错事,造成损失,说再多也无济于事,那就把你调走,免得再出什么纰漏和差错。

所以,不管在什么单位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精进技能,才是获得晋升的前提条件。

04


  • 千万别听信任何人的抱怨、吐槽。

之前朋友单位的一些同事喜欢嚼舌根,整天说工资待遇不好,老板脾气很臭。

时间一久,朋友也被同化了,满满的负能量,觉得单位哪哪都不好,也跟着同事一起发牢骚。

结果单位效益不好,有裁员的风险。

朋友打着如意算盘,心想被裁掉也好,正好拿着赔偿金找下家,可那些天天喊着工作没意思的同事,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说自己跟公司已经有感情了,还整天拍领导马屁。

看到这些场景,朋友算是看清了,原来有的人说丧气话,只是为了过嘴瘾,真发生什么事,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职场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不要傻傻听信别人嘴里那些负能量的话。

大家聚在一起,是来打拼事业、发挥自己的价值的,不是来开“吐槽大会”的。

那些整天抱怨的同事,格局就那么点,远离他们,留得耳根清净,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05


  • 你能力再强,也不能没有团队的配合。

资深职场人分享经验,说:“职场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别想着单枪匹马能闯出一片天。”

有人自视过高,觉得靠自己就能解决所有工作难题,论单项实力,没有人比自己厉害。

结果到了团队合作环节,却发现,自己根本使不出全力,甚至陷入“1+1<2”的困境。

都说职场是团队作业,没有谁能真正一人行事,都需要联合他人一起,才能有效产出。

有些想法、点子,是在团体讨论中相互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才被某个人当即提出的。

一枝独秀固然很耀眼,但职场讲究的是百花齐放、互帮互助,进而一起放大势能。


06


  • 停止学习,就算名校毕业也会被淘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到了真实的职场环境,很多东西课堂上没教,领导也不讲,但一定要想办法自学。

如果仅凭肚子里那一丁点墨水,很难满足现实环境对自己的要求和挑战。

看看现在的AI技术,前有强大无比的Chat GPT,后有让人大呼震惊的Sora,如果不具备学习力,恐怕用不了几年,就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人踢出局了。

一位知名演讲家说:“ 终身学习,是唯一能够对抗不在三十岁‘ 死去 ’的方法。

未来的职场道路走向哪里,能走多远,不是看你手里拿着的学历证书和毕业证书,而是看你会用什么方式继续迭代和提升自己。

在别人躺平的时候,抓紧学习,并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弯道超车,拉开差距。

07


  • 每天傻干、蛮干的人,最容易吃力不讨好。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初入职场的女孩,性格温顺,平易近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老好人了。

同事让她干什么,她就干,拿快递、订外卖,就连去哪里聚餐、团建,都是她加班熬夜做计划。

朋友劝她别这么傻,不是自己分内的事要学会拒绝,可她觉得多付出别人就会念她的好。

事实上,同事看她从不拒绝,提的要求越来越多,占她便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她垫付的钱,同事不还;她额外帮的忙,同事不但不念情,还嫌她做得不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