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路财主N(imoneya) 作者:路瑞锁
从资产或财富管理的角度,该怎么称呼当前这个时代呢?
大膨胀时代!
其意思是,以货币数字来计算,人们所拥有的一切资产、财富都在膨胀、膨胀再膨胀,从中国大城市房产到美国股市,从日本国债到全球科技股,再从德国国债再到A股的白马股,不管其价格有多高,似乎其上涨可以做到永无休止……
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在一个富足时代里,不必担心人们基本生活费用暴涨的基础上,通过货币政策让某些资产涨破天际,让普通人的生命、劳动,与富豪们的资产相比都卑贱如尘土……
最荒唐的,是号称代表美帝劳动人民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居然发表声明:
我们的市场指数反映了我们的经济运转良好,而且并不昂贵!
“Our stock market index reflects how well our market functioned and is not overpriced.”
特朗普说不贵就不贵了?
美帝联邦政府什么时候变身股市评论家了?
看看2009年以来美国股市的上涨,再对比一下普通美国人薪水的上涨,还好意思说什么“并不昂贵”!
更进一步的说,从1970年代以来,凡政府所支持的资产,全部都出现了几十倍以上的膨胀,人类几千年来,从未出现过如此的全球规模的资产膨胀……
为什么出现如此荒唐的资产膨胀?
完全应该归功于以美联储为首的中央银行在“法币印刷”方面的迅速膨胀!
以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和霸主——美元为例,我们来看看100年来法币系统是如何实现“大膨胀”的。
1910年11月22日,沉沉的夜色中,纽约城外一趟列车缓缓向南驶去,在一节密封的车厢里,坐着一群“大人物”——他们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参议员,国家金融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家族的女婿,他的外孙尼尔森-洛克菲勒后来担任美国副总统;
派亚特-安德鲁(A. Piatt Andrew),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纽约国家城市银行(花期银行前身)总裁;
亨利-戴维森(Henry P. Davison),J.P.摩根公司(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的前身)高级合伙人;
查尔斯-诺顿(Charles D. Norton),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梅隆银行前身)总裁;
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J.P.摩根的左膀右臂,后来的首任美联储主席;
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库恩-雷波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的金融代理人)高级合伙人,与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密切关系,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一任美联储董事。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乔治亚州的一个偏僻小岛——哲基尔岛(Jekyll Island),在这里,他们躲开了所有媒体的干扰,在最专业的银行业人士保罗-沃伯格的起草和运作下,在尼尔森-奥尔德里奇的政治正确要求下,经过9天的讨论和磋商,他们起草了一份建议美国国会成立“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报告(之所以不叫“美国中央银行”,因为当时的美国民众普遍对“中央银行”极度反感)。
1913年9月18日,《美联储法案》提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1913年12月22日下午,众议院以298对60票通过法案;
1913年12月23日,参议院以43对25票(27人缺席)通过法案;
1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式签署了《美联储法案》。
就这样,美联储成立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5年后一直到今天,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机构!
美联储成立之日,金本位如日中天,全球货币系统都紧密团结在以英镑为代表的纸币周围,努力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美好理想……
1914年11月16日,美联储开始发行叫做“联邦储备银行券(Federal Reserve Bank Notes)”的纸片片,这就是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美元的正式名称。
跟随着金本位,此时的1个联邦储备券的价值是0.04838盎司的黄金,相比1792年(没错,就是122年前)美国联邦政府所规定的美元价值——24.75格令(Grain)黄金价值相去不远。
众所周知,美联储刚刚成立之后的1914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元气大伤,为了购买战争物资,欧洲黄金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了美国,美联储所拥有的黄金储备,迅速超越英国央行,成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
按照20.67美元/盎司的黄金价格计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央行拥有黄金约10亿美元、美国约20亿美元,法国和德国也各自拥有10亿美元黄金;战争结束后,变成美国拥有45亿美元黄金,英国依然拥有10亿美元,其他国家占比都很小。
当初为了取信于人,美联储发行联邦储备券的规则是——
每发行100美元纸币,金库里至少存储40%的黄金。
随着欧洲黄金流入美国,美联储被动的发行了很多纸币——由此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物价不断上涨,黄金储备增加了一倍多,物价涨了大概6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黄金继续流入美国,美国物价又再度上涨了15%。
因为拥有最坚实的黄金基础,能兑换黄金的联邦储备券(Federal Reserve Note,通常所说的“美元”),迅速超越英镑,成为了全球政府和民众最想要的纸币。
根据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美国货币史》一书,1914-1929年,美联储印刷的美元(高能货币,也称基础货币)数量如下。
你会说,咦?1922-1929年货币供应也没大幅增长,美国为什么发生股市泡沫?
嗯,因为你没有考虑货币乘数(见下图)。
从1914年到1929年大萧条爆发前夕,因为黄金的持续流入,美元:
基础货币数量从34.7亿美元增长到71.2亿美元;
广义货币数量从299.5亿,暴涨到了936亿美元,增长了2倍还多。
1929年股市暴跌之后,虽然美元高能货币数量维持增长,但因为货币乘数迅速下降,美元广义货币数量实际在持续下降,这正是美国大萧条持续那么多年的核心原因。
在美元广义货币供应迅速降低、大萧条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宣布私人储蓄黄金为“非法”,由此废止了传统的金本位(原来普通民众可以找到中央银行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
1934年,罗斯福进一步宣布,将原来含0.04838盎司黄金的美元贬值为含0.02857盎司黄金——由此实现了大幅度增加美国基础货币的目标,这样一来,凭空印刷出来的美元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资金——这极度类似于2008年之后美联储直接印钞的QE政策。
虽然贬值了40%左右,但截止到1941年,美元依然依赖于黄金来印刷。
1941年,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战争,让美元彻底改头换面。
参战之后,美国政府出现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在联邦政府的压力下,美联储开始无限量买入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国债)——
从此,美元的抵押品从黄金为主慢慢的开始变为以国债为主。
从1941年6月到1945年6月:
联邦政府债务从480亿美元暴增到2350亿美元;
美元高能货币从230亿美元暴增到416亿美元;
美国广义货币从825亿美元暴增到2538亿美元。
实际上,就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爆发之后,法国、德国、英国都由于黄金不足而不得不废除金本位,美国虽然不允许民众拥有黄金,至少在国际上,还是维持着金本位的名头(各国政府可以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实质上已经替代了英镑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最愿意拥有的货币。
因为美国本土并没有遭受战争蹂躏,美国的生产能力被充分发挥,各国政府为了购买战争物资,都把黄金输入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黄金储备量超过3万吨,占全世界中央银行黄金储备的63%以上。与此同时,美国人口和土地占了全世界6%,却占有西方世界2/3的GDP份额,1/3的外贸出口份额,61%的冶炼钢铁、84%的汽车,经济上可以说一家独大、俾睨天下。
我一家顶的过全天下,哪还有什么好说的?
挟巨大国力、财力,再加上美元纸币可以兑换黄金的良好信誉,1944年,美国主导建立起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全球货币、贸易和经济新秩序。
关于全球货币这块儿,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
美国政府承诺1美元保持0.888671克黄金的含金量,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按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
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可以储备黄金或者美元,然后通过所拥有的黄金或美元来发行货币.
从此,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体系的绝对核心。
以黄金为支撑的美元,替代英镑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纸币。
1945年之后,虽然美国又要搞马歇尔计划,又要打朝鲜战争,但为了美元纸币的长远价值,美国还真是约束了高能货币的发行。
从1945年底到1958年底——
美元高能货币从434亿美元,变化到489亿美元,13年时间仅增加了13%;
美元广义货币增速略快,从2698亿美元增加到4225亿美元,增长了57%。
然而,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一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另一方面美国也深陷越南战争泥沼,国债发行量不断增长,货币发行量也随之升高。
更大的麻烦是在国际收支方面。
由于美国对欧洲存在长期的支付赤字,到1959年底,美国的官方外债就已经与美国的黄金储备总价值几乎相等了,两者均为2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以外的国家都过来要求美国履行黄金兑换义务的话,一度占有了全世界75%黄金储备的美国,所有黄金储备将在瞬间消失。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满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安排。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对美元霸权提出尖刻批评: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嚣张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s)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不仅仅是说,欧洲人也在做!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断将自己赚到的美元纸币送到美国财政部兑换成黄金,到了1971年8月,美国仅短期外债就达到600亿美元,而当时美国所有黄金储备按照35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只有97亿美元。
针对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向债权人支付黄金这一事实,当时法国经济学家雅克-吕夫(Jacques Rueff)评论:
“这就像让一名秃子去梳理他的头发一般,纯粹是无稽之谈”。
雅克-吕夫更进一步讽刺说: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沦落为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欧洲各国辛辛苦苦的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1971年8月15日晚上,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讲:
他猛烈抨击了“国际投机分子”在黄金市场上制造金融混乱,为了“保卫美元”,美国政府必须暂时关闭1944年对全世界许诺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窗口。
“暂时”是多久?
其实是“永远”!
就一个国家的政府赖账这事儿来说,世界历史上曾无数次发生,这次美国政府的赖账,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不!不!
然而,从人类货币史的角度来看,这次大不一样!
1971年之前,无论什么纸币,归根结底其背后都由坚实黄金或其他商品做支撑,理论上整个世界依然处在商品货币时代。
1971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黄金不是钱,纸片当钱花,“金钱”的概念被彻底颠覆。
货币成了“完全的信用”!
许多人都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是一个很大的金融事件,但究竟大到什么地步却没几个人真正明白。
要路财主来说,这事儿大到人类文明史头一遭!
《美国货币史》的作者弗里德曼曾经用两句话评价:
“从远古直到1971年,每种主要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种商品相联系。偶尔与固定联系相脱离的事情也出现过,但那通常都只是在危机时期。”
“(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主要货币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实行不兑现纸币本位制,这种货币体系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哪怕美元已经主要依赖于国债发行,从美国1959-1980年的货币发行上,我们就能看出(美元基础货币发行及其增长率见下图):
1965年之前,增长率一般在5%以下;
1965-1971年,一般在4%-7%的区间;
1971-1980年,增长率跃入7%-10%的区间。
与基础货币的增长基本同步的是,美元的广义货币也持续暴增,到1980年底,美元广义货币(M2)已增长至1.6万亿美元。
哪怕脱离了黄金,美元还依然是世界货币的基础——
如此多美元涌入世界,让世界人民如何是好?
接下来,不仅美国出现了罕见的通货膨胀,所有西方国家都遭遇“尼克松冲击”,经济陷入长时间的滞胀状态。
1971年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后,黄金价格很快就涨到超过200美元/盎司;随着美元信任危机愈演愈烈,1980年初黄金价格曾一度创下850美元/盎司的新高——按照1971年之前35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黄金的年涨幅高达40%以上!
面对国际社会纷纷将泛滥的美元视作“麻烦制造者”的局面,如果想要改变美元的“废纸”印象,必须要找到美元的蓄水池。
否则,国际社会将不得不重返金本位!
1970年代的时候,最先进的国际经济构成是制造业,为美元找到蓄水池,必须要把美元同制造业运转的核心联系起来。
制造业的运转核心是什么?
是能源!是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罗斯福政府就已经和世界主要产油国沙特王室达成协议,石油以美元结算,美国保障沙特王室的政权安全。
但由于美元在战后一直顺风顺水,而石油生产国也越来越多,所以石油价格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每桶价格只有2-3美元左右,无法吸纳这么多美元……
黑金啊,该哥们你出力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以伊朗为首的11个阿拉伯产油国一怒之下,将原油价格由3.01美元/桶直接提高到5.11美元;
3个月之后的1974年1月1日,再度提高到11.65美元/桶。
短短3个月之内,世界工业的血液——石油,暴涨了4倍,可想而知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此后世界经济陷入了十年左右的滞胀。
到了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
接着伊朗和伊拉克两个产油国又爆发了两伊战争,油价再度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后来的巴列维承认,1973年底,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施加压力让他将石油涨价4倍的,而当时的他是欧佩克的轮值主席!
更绝妙的是,摩根银行、雷曼兄弟银行、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纽约主要金融机构,“适时介入”海湾国家货币金融体系,说服了沙特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将出卖石油换来的美元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稳定、绝对安全、流动性极好),支持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
这都是什么样天才才能想出来这些创意啊?!
哪个国家想发展经济,都需要和石油打交道吧?
那你就需要美元!
需要美元你又得不到(本来可以从产油国得到的),只能将商品和服务贱价出售给美国获得宝贵的美元;
这样一来,既降低了物价,美元又能维持国际货币绝对核心的地位……
简单展示一下美国顶级天才设计的这个绝妙循环:
世界各国用美元购买已涨价10倍的石油——
国际市场上的美元被支付给产油国——
产油国得到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国际市场美元出现紧缺——
世界各国求着美国政府赶紧大手笔花钱制造财政赤字发行国债——
美元又能增发又能升值——
……
1982年之后,当世界人民重拾对美元的信心之后,美国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而且以“消费型经济”为核心……
牛!牛!牛!
你觉得这已经够牛了?!
咱普通国家,得一个满分就已经不得了了,可人家美帝国主义,不仅满足于一个满分,人家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石油,另一条腿是金融!
说白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
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世界人民,拿到美元之后,不要让他们冲入现实社会的商品中买买买,而是要给他们制造出来一些数字,让他们在“数字的海洋里畅游”!
这就只能靠——金融创新了!
1971年以来,美帝政府不断鼓励金融创新,将越来越多的资产证券化,让拥有美元的人可以通过“投资”来赚钱,然后绝大多数人就会陷入赚钱的数字游戏中乐此不疲……
50个州先后在立法上,打破了美国金融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单一银行制度”和“单一州原则”的限制,为银行业跨州并购大开绿灯;
国会通过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允许所有储蓄机构和国民银行之间在银行合并条例的范围内进行并购;
1999年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宣告了限制美国银行业并购的、长达60多年的《1933年银行法》的终结。
在不断的金融创新和政策监管的放松之下,到1990年代,美国的金融市场迅速繁荣膨胀,吸引了大量的美元投入其中,成了美元最重要的蓄水池。
果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崛起,石油的蓄水池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导致石油价格在1990年代徘徊在15美元左右,难见起色(见上图)。
由于经济异常繁荣,19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税收收入大幅度上升,国债甚至有减少的趋势,由此导致美元无论是基础货币发行量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在1990年代中期都降低到5%以下,通货膨胀率不见了踪影。
如果用著名费雪公式(MV=PT)来解释——
货币量(M)*货币流通速度(V)=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P)*交易总量(T)
1973-1985年,在制造业为王的时代,主要靠提高石油价格,吸纳超发美元货币,大头由石油承担,但其有缺点,很容易造成实体经济高通胀;
1985年-2001年,金融创新之后,吸收美元主要靠资产证券化,新印刷的美元大部分进入到了金融交易而非实体经济,由此保持了实体经济连续的低通胀。
进入21世纪以来呢?
不管怎么样,美国的基础货币MB和广义货币M2,都还是在持续增加,新增加的美元去哪里了?
金融这么好用,当然还是靠金融啦!
而且,又加上了房地产!
2001年起,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的5.98%降至2003年7月的1.01%,美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负实际利率打破了谨慎储蓄与投机风险之间的平衡,刺激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投机心理。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下,房地产信贷机构不断放松住房贷款条件,房地产证券化也不断深入,再加上两个美国政府支持企业(GSE)房利美和房地美推波助澜,2001-2006年美国新一轮房地产泡沫不断形成与膨胀。
因为房地产直接连接着实体经济,这一轮的印钞和以前的石油经济一样,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一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由20美元/桶,一路增长到147美元/桶;
黄金价格由250美元/盎司起步,一路增长到1032美元/盎司。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在2004年6月变更了利率政策,2004-2006年先后17次加息(见下图)。
利率政策的变化导致房地产市场繁荣逆转,房地产泡沫于2006年中期开始破裂,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进一步导致2007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次级贷款违约迅速传导至次级债券(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演变为次债危机,随后向投资银行、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蔓延……
最终,引发了美国自1930年以来的最大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元气大伤,在2007-2009年出现严重的衰退。
为了救助美国的金融体系,美联储不得不向80年前学习,大肆开闸放水,而且,现在没有了黄金的束缚,放得那叫个自在、那叫个爽快……
观察美国2001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率,2008年的增幅能吓死你(见下图)!
没错,2008-2009年,美国基础货币增幅一度超过100%——
2001年之初,美国的基础货币仅为5913亿美元;
2008年之初,美国的基础货币仅为8244亿美元;
到了2014年9月美国结束三轮QE前夕,美元基础货币高达4.075万亿美元;
经过3年多的维持,2017年12月其基础货币仍然维持在3.851万亿美元的规模!
放了这么多货币,你以为美元体系又要爆发滔天通胀了?
错!
2009-2013年,在2008年跌入低点之后,美元和黄金确实又涨了一波,但从2014年开始,黄金和原油再度开始一路下跌,到2016年初跌至谷底,目前其价格仍处于缓慢爬升阶段……
至于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无论是互联网泡沫兴起还是破灭,无论是911恐怖袭击还是房地产泡沫兴起,无论是金融危机爆发还是QE政策推出,貌似都没有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稳定增加、稳定增加、再稳定增加……
即便是在2008-2009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翻倍的时候,美元M2也是滞后了近两年才反应过来,以至于,我觉得美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个数据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指示意义!
近10年来,美联储印刷了这么多钞票,为什么美元实体经济没啥通胀呢?
嗯,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膨胀,依赖于科技股的持续暴涨,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膨胀到超过33万亿美元,而债券市场也膨胀到40万亿美元以上……
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最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来吸收无数超发的人民币一样;美国政府靠着金融市场的数字增加,让大家继续着迷于数字的游戏,忘却真实的社会、忘却最广大的民众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如果你以为,美帝乃至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能够在尽量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从这场金融盛宴中获得点儿什么的话,那是你多想了!
下图是1968年迄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情况:
1985年以来,美国的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总体都处于下行趋势,最低的时候降到连2%也不到的水平……
换句话说,金融市场90%以上的收益,都被一部分看到时代变化和货币政策动向的精英们收割走了,这正是华尔街爆发所谓“我们是99%”游行的根源。
2008年的时候,美帝人民辛辛苦苦选了一个底层上来的黑人奥巴马当总统,他喊着“Change”的口号上来,民众期望他能够改变贫富差距,但结果呢?
正因为如此,美帝人民在奥黑任期结束后,脑回路急剧右转,2016年选出一个“非体制内”出来的富二代特朗普当总统,希望他能够代表选民改变所谓1%和99%的问题……
我认为,然并卵!
这是时代的一个大趋势!
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7年年终:
美元基础货币,从34.7亿美元暴增至现在的3.85万亿美元,增长了1100倍!
美元广义货币,从不到300亿美元暴涨至现在的13.79万亿美元,增长了460倍!
更近的,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到2017年年终:
MB,从659亿变到3.85万亿,增长了58倍!
M2,从6330亿变到13.79万亿,增长了增长了22倍!
这几个数据,最好的回答了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资产的数字价格如此不顾廉耻的膨胀?
从美联储的百年印钞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趋势,就是将越来越多的财富变成证券,变成信用,变成金钱,变成可交易的数字,而认知不到这个趋势的人,固守着原来的劳动和技能,注定会在社会财富竞赛中失败,变为微不足道的尘埃、卑贱到泥土里……
最多最多,我们只能愤世嫉俗的说——
我们正在将一切东西变成金钱、变成数字,而当整个世界都变为数字之后,也许世界将什么都不是!
那又怎么样呢?
不要忘了,最初说这句话的人,也是硅谷里从华尔街拿到了亿万美元的科技精英!
来源:路财主N(imoneya) 作者:路瑞锁
新媒体运营编辑 王程海伦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凤财君
推荐一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