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端利率倒挂的“风”,吹进了全国性商业银行。
近日,包括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等在内的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
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了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在此之前,这一现象仅出现在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中。
通常而言,储户存款期限越长,意味着要损失更多流动性,相应会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对于存款利率倒挂,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当商业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时,会选择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降低利率就成为调节供需的重要手段。小小的数字变化,实际上包含了对利率趋势的研判。
“倒挂”反映银行负债管理需要
3月12日,记者查询
工商银行
手机银行APP发现,该行50元起存、
三年期
人民币定期存款年利率最高为
1.90%
,而50元起存、
五年期
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只有
1.55%
。
图片来自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中,三年期与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也存在同样的倒挂现象。
图片来自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
部分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甚至低于一年期产品。点开
招商银行“灵动存”
产品页面,该产品
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利率分别为1.60%、1.70%、1.50%,而五年期利率仅为1.55%。
图片来自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
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部分城商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在向三年期靠拢或降至更低水平。比如,
南京银行手机银行AP
P
显示,该行
三年期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
2.15%
,而
五年期
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只能达
2.10%
。
图片来自南京银行手机银行APP
江苏银行
三年期、五年期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目前持平。
图片来自江苏银行手机银行APP
“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继续倒挂,在2025年进一步加剧,且开始出现在更多类型的银行中。”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预期未来市场利率将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发放高利率、长期存款,可能面临高息负债锁定风险,导致净息差收窄,这是部分银行选择调降长端定期存款利率的原因。与此同时,资产端收益压缩也在倒逼银行对负债端定价进行调整。
除了
受存款利率下行预期影响
,长短端利率变化也与银行营销策略有关。“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
面临流动性压力
,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能够
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局面
,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此外,存款利率倒挂也与
一段时间来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
等因素有关
。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
认为,近年来居民存款定期占比有所提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及负债管理需要,更好地稳定负债成本,可能会相应调整存款期限和资金利率。从存款占比看,5年期存款占比相对较低,对银行负债影响整体有限,
利率倒挂并不会对银行负债产生特别明显影响。
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持续处于下行通道。
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4年7月、10月,主要银行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先后两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支持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包括存款利率在内的市场利率下行,仍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回升向好阶段,政策仍将继续发力稳经济,金融机构致力于维持息差稳定,需要做好负债管理工作,包括合理调整存款利率、优化存款结构、提高活期存款占比等。叠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重定价、存款定期化等影响,未来银行业存款利率可能仍有下行空间。”梁斯告诉记者。
艾亚文表示,春节前后,部分银行加大揽储力度,存款利率有所反弹。但随着“开门红”效应褪去,2025年2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均有所下滑。“整体来看,存款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行,基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这种现象可能是趋势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