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2021年全球硅晶圆片市场需求情况
2. 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房最后一榀钢屋架吊装完成
3. 华力二期12英寸项目正式建成投片
4. 紫光成都12英寸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开工
5. 士兰微厦门12英寸芯片生产线暨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开工
6. 屹唐半导体北京工厂首台设备下线交付
7. 徐州成立规模30亿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
8. 中国RISC–V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9. 赵伟国卸任南京紫光项目一把手
10. 三星宣布量产内建EUV技术7纳米LPP制程
1
2018-2021年全球硅晶圆片市场需求情况
据SEMI最新研究报告:随着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对半导体器件需求量的增加,其基础材料硅片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SEMI最近(2018年10月16日)对2018至2021年全球硅晶圆片出货量进行预测,2018年硅晶圆片出货量将超过2017年创下历史最高市场纪录,并将持续到2021年。2018年至2021年全球硅片市场需求量显示,2018年硅抛光片和外延片出货量为12445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7.1%;2019年市场需求为13090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5.2%;2020年市场需求为13440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7%;2021年市场需求为13778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5%。
2
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房最后一榀钢屋架吊装完成
10月12日华虹无锡项目又一阶段性成果——华虹七厂Fab1生产厂房最后一榀钢屋架吊装顺利完成。目前项目整体进展顺利,钢屋架吊装进度节点较原计划(10月25日)提前了13天,预计2018年底主体结构完成。
华虹七厂运营主体为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由华虹宏力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锡虹联芯投资有限公司等主体于2017年10月合资设立。
资料显示,华虹七厂投资额为25亿美元,建设一条月产能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以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按计划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土建施工,下半年完成净化厂房建设和动力机电设备安装、通线并逐步实现达产,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
3
华力二期12英寸项目正式建成投片
10月18日,华力微电子二期12英寸先进生产线建成投片大会在上海举行。自今年5月21日首台工艺设备搬入以来,华力二期项目再次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资料显示,华力微电子二期12英寸新生产线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是国家“910工程”的子项目之一,也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和2016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在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南区建设一条月产能4万片,工艺为28-20-14纳米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重点服务国内设计企业先进芯片的制造需求。项目规划1万片生产能力, 2022年前实现达产。
华力微电子目前的月产能为3.5万片,主要工艺为55-40-28纳米,其中28纳米工艺产品已开始试生产,其他主要产品工艺为射频、图像传感器、中央处理器、低功耗处理器、高压驱动芯片、NOR Flash存储器等。二期项目建成后,华虹集团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将覆盖0.5微米-14纳米各工艺技术平台,制造规模进入全球前五,工艺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4
紫光成都12英寸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开工
10月12日,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隆重举行。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亩,将建设12英寸3D NAND存储器晶圆生产线,并开展存储器芯片及模块、解决方案等关联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罗强市长表示:“我们相信,项目建成后必将助推紫光集团巩固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助推成都跻身世界芯片制造版图。我们将信守协议约定,竭诚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力支持项目加快建设,积极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运!”
赵伟国董事长在致辞中强调,成都紫光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紫光集团在芯片制造领域布局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是中国集成电路崛起征程中建立的又一个桥头堡!
这个项目瞄准了我国高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制造等薄弱环节,汇聚全球高端科技产业实力,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对我国实现高端集成电路的创新突破具有重大意义,相信它的建成将助推四川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5
士兰微厦门12英寸芯片生产线暨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开工
10月17日,以士兰微厦门12英寸芯片生产线暨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的开工典礼为契机,厦门(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海沧举行,厦门海沧再一次吸引了国内外半导体产业人的眼光。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政、产、学、研等各路精英300余人齐聚海沧,研讨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生态、新热点,助力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研讨会还邀请到了华芯投资总裁路军、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孔令文、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杭州士兰微电子董事长陈向东、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总经理王汇联等作专题报告,共同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新态势、新热点、专业技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就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士兰微电子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IDM)的龙头企业,其技术水平、营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比肩国际知名企业。2017年12月18日,厦门市海沧区政府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海沧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220亿元,在海沧建设两条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生产线及一条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这是当年福建省单体投资较大的产业项目,并已纳入参照省重点项目及三年赶超行动重大项目管理。该生产线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也奠定了海沧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地位,让海沧区在集成电路特色工艺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可以说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性项目,是海沧区贯彻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有力举措。
集成电路产业异军突起是厦门海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迈向高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沧区明确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目前,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发力,从顶层设计到发展重点环节及具体行动方案,涵盖人才、科研、资金、基础设施等配套,通过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向2025年海沧集成电路总产值不低于500亿的目标冲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孕育。
此次研讨会上,国内封测三大巨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齐聚海沧,这三家国内封测龙头企业还就企业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
6
屹唐半导体北京工厂首台设备下线交付
2018年10月16日,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厂首台产品下线仪式在北京亦庄举行。来自02专项、大基金、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力等机构和公司的120多位嘉宾见证了屹唐半导体首台产品下线。
屹唐半导体北京工厂首台产品下线和交付,标志国际品牌实现国产化,标志公司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就地制造、就地研发、就地培训、就地支持”等高效服务。
大基金总裁丁文武、02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电子信息信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专家组组长马俊如和亦庄开发区管委会副陈小男都对屹唐半导体北京工厂的快速落地、多台产品成功下线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屹唐半导体将持续保持全球化的竞争力,面向最前沿技术节点的工艺应用不断推出新产品,同时全面融入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链。坚持市场化,在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的新时期,为加速发展中国半导体装备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7
徐州成立规模30亿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
在16日于徐州举行的2018国际(徐州)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峰会上,徐州市宣布联合武岳峰资本,推出总规模30亿元的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
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维峰介绍,徐州市将以传感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为导向,力争到2020年形成设计、制造、封测、系统集成全产业链条,突破一批传感器、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引育高层次人才500名,形成100亿元产业规模。
据悉,发展传感器产业,徐州市将重点聚焦四大领域,一是加快发展安全领域传感器,二是加快发展消费电子传感器,三是加快发展汽车电子传感器,四是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传感器。
8
中国RISC–V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RISC-V产业联盟(ChinaRISC-V Industry Consortium (CRVIC))和上海市RISC-V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浦东召开,并同时举办了RISC-V产业化高峰论坛。
在成立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表示,上海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历来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始终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作为承接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