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俞熔兄太熟不好下手。他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完全是假象,他打起仗来手起刀落,眼睛都不眨,在资本市场上以攻势凶猛凌厉著称。大家要小心一点。
服务业其实很难很难。大家知道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传输信息,就是0和1组成的代码,可以做到以光速传输。
第二阶段是传输物品,在淘宝上下单,在京东上下单,虽然后面有快递员的辛勤劳动,但是还是可以相对较快地安全地送到我们手上。
第三个阶段就相对麻烦了,要传送人的服务,你就发现成为一个巨大的坑,过去三五年不知道有多少资本,有多少创业者就倒在这个坑里面,死掉了。要把人的服务进行标准化,进行复制,这是一件极艰难的事情。中国经济升级为什么这么难,美国80%以上是服务业,第二产业是19%,第一产业是1%。他们是80:19:1,而中国是45:45:10。所以我们的第三产业有将近一倍的增长潜力,但是为什么就这么难?就是因为我们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服务业的管理难度,你要理解到这个难度你才真正懂得什么叫服务业。
在中国创业,在中国做事情有中国的逻辑。例如,有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一个很好的创业模式叫“剔牙鸟”,垄断的公司大块的肉吃不下去,甚至都不吃,你做剔牙鸟,从它的牙缝里衔几块碎屑,就足够让你吃肥。这种剔牙鸟业务模式的时代好像慢慢地过去了。我最初曾经在经贸部工作,我对这个业务模式非常熟悉,那时有好多民营的小贸易公司需要找经贸公司盖章,经贸部公司就拿走若干个点。
现在的业务模式叫做猫不抓老鼠狗来抓老鼠,简称“抓鼠狗”。事实上我们看中国的教育和医疗行业里典型的业务机会,都是因为在这个行业内的人不好好干活,或者是因为体制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教育的原因,他们就不好好干活,所以就给我们这些教育和医疗业的创业公司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在相对比较健康的经济体里面,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看,这两个行业都不是特别好的行业。你看俞熔一上来特别羡慕好未来的业务模式,刚需、高频,言下之意是我的医疗行业是刚需但不是高频,他巴不得我们变成高频。(现场大笑)所以这两个行业从来就不是好的业务模式,只是因为他们这些在位的不好好干活,所以才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的机会。
我们发扬企业家精神把这些事情做好,就是俞熔、白云峰他们这一批企业家的伟大之处。但是要很小心,因为这两个行业的产品是非常特殊的服务,它本质上是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它背后是人文精神,是价值观,它不完全是生意,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类宗教一样的活动。所以为什么当年传教士到中国来,传十年、二十年教没一个人信,最后他们想个办法:不传教了,第一办教育,第二办医院。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打动中国人的心,真正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他们在这里讲这些宗教的道理,背后是什么逻辑。
所以在给美年做董事,给好未来做顾问的时候,我是一根筋一样地,再三跟他们强调人文精神,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其中还专门把美年的名字用西厢记里的这句诗来阐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些东西是非常微妙的,这些事情上出了问题,不管多么巍峨的大厦,多么高的估值可能一瞬间就崩溃掉了。所以我们要很小心,要守住这个边界,“知其不可而不为”,要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自己是不可以做的,要守住这个边界。我们要努力做教师、医生的赋能者,努力提供外围的基础设施,让他们更好地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把自己的宗教情怀发挥出来,这样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讲可能也相对会更安全一些。
这一轮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创业投资热潮中死掉的公司数以千家计,赔进去的资本以数百亿计,背后都是因为太小瞧了这个行业,高估了自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实际上好的老师,好的医生从来都不愿意做资本的奴隶,甚至不愿意做雇员,这是天然的本性。像我当年从经贸部离开,辛辛苦苦五年读个博士
,吃这么多苦成了一个教授,你让我去当雇员,还要给你拎包,陪笑脸,我真没那个耐心。好的老师,好的大夫都不愿意做这些事情。我对学生可以有一百个耐心,对病人可以有一百个耐心,但是资本家、老板来吆三喝四,对不起,我不奉陪!
所以大家要很小心,很小心。但愿我把道理讲清楚了,总之我就是强调这两个行业背后是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是吃价值观的饭。我们在利用好资本、科技力量的同时,要时刻绷紧这根弦,这个行业可没那么好玩,要很小心。谢谢大家。